1956年6月15日发行的特15"首都名胜"邮票,其中8分面值的天安门图(俗称"放光芒")邮票被停售回收,经修改设计后重印发行。这是继"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三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后,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又一次有较大影响的事件。
风景题材是50年代前期群众对于邮票的意见中比较集中的话题,也是邮票发行工作者早就牵挂于心的。"首都风景"(后改名"首都名胜")的选题最早列入1954年的邮票发行计划,"因设计水平低,走了弯路"①,直到1955年3月才完成初稿,共有天安门狂欢之夜、天坛祈年殿、故宫太和殿、颐和园万寿山和北海5个图案,设计时照顾到"民族建筑艺术"、"历史文物价值"和"风景秀丽优美"三方面的结合。
由于这是第一套风景邮票,上上下下都很关注,讨论中也就形成了种种不同看法,一时难以统一。于是,邮政总局采取了一个此前此后从未有过的做法,将讨论中的各种意见一一列上,附上设计图、效果图和参考图片24张,函送中国美术家协会"帮助解决"②。1955年3月18日美协复函提出了具体意见:1.天安门图"仍以采用阳光照耀下的天安门为宜,其构图应避免与太和殿雷同",2.颐和园图"应另选适当画面",3.天坛图不错,只是栏杆可适当上移,4.太和殿图"可以采用斜正面近景,使主题突出",5. 北海图水面太空,可用游艇弥补①。设计者据此意见,重新设计了天安门和颐和园两图,并对天坛图稍作改动。
【① 邮政总局呈送"首都名胜"图稿请部长审核的说明,1955年4月19日。②《邮电部邮政总局(55)票字第85号函》,1955年3月16日。】
1955年4月8日,邮电部将这套邮票5个图案报送中宣部审核,专门说明"原计划为七一八个图案,在选择资料中因适当的题材不多,所以只选五个图",邮票设计曾参照美协的意见修改等②。4月14日中宣部答复"'首都名胜'邮票图案由你们自行审定"③。但在邮电部部长办公会议讨论时,天安门图的设计未获批准,其原因我们可以从后来修改设计的说明中得以了解:
一、天安门改亮了一些,使阳光感更强,表现出东方红的效果。
二、骑自行车的人已去掉,改为三三两两的行人,远处亦加上了小汽车。
三、此图重新画过,为了烘托东方更亮,天空色调不宜过淡。至于天空"阴沉"感觉,可以通过雕刻制版时的掌握。同时这枚邮票是印红颜色的,这个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5月7日邮政总局的报告中,还专门就"阴沉"感觉作了说明,5月11日朱学范部长在此报告上批示"同意"。
此前,1955年4月18日邮政总局已将订印这套邮票的数量通知了供应局,4月28日确定北海和天安门两图的原模雕刻工作由邮票发行局自己承担,其余三图及全套邮票的花边由工厂雕刻。
【①《中国美术家协会致邮电部邮政总局函》。②《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55)邮票字第129号函》。③ 《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第536号函》。】
在此后半年多的时间里,邮票处对工厂的原模雕刻提出了详细的意见,1955年12月17日供应局正式向中国人民银行印刷厂订印这套邮票①。天安门图的印样是在1956年1月25日送邮政总局领导签发的,关于该图天空背景的问题被又一次提出,设计者为此于2月1日专门去了美协,回来后所写的便条称:
"首都风景"邮票中的天安门天空沉闷问题,经与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蔡若虹同志交换意见,结果,他认为这个图还是好的,不会引起什么"暴风雨"和"爆炸"等的误会。天空沉闷的感觉,可能是由于油墨颜色过重的缘故。如果把墨色改淡一些,沉闷问题将会解决。
2月23日,供应局将调整后的印数通知工厂,并确定了这套邮票的志号②。5月22日,邮电部发出通知,6月15日发行"首都名胜"特种邮票③。
就在邮票发行前夕,1956年6月9日,邮电部以(56)邮票字第20号急电,通知各省、市、自治区局:暂停发售"首都名胜"邮票中天安门图一枚,"扫数退回,不得流入公众之手,其余四枚仍按期发行,所缺天安门图票修正重印后再补充发行"。6月12日发出的正式通知重申了上述规定,并指示"各局如发现交寄邮件上贴有该'天安门图'邮票时,应当揭下,换贴其他同值邮票,并作注销列账。揭下之票仍由你局汇退"④。其间,邮政总局还在6月9日和11日两次给各省局打了长途电话。
【①《邮电部供应局(55)木字第799号函》。②《邮电部供应局(56)木字第199号函》。③ 该通知刊登于1956年6月5日出版的《邮电部文件汇编》总第13期上。④《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56)邮票字第23号通知》。】
这个图案的邮票为何停售回收,档案中没有明确的记录。从现有材料看,"'天安门'票奉部长指示要修正重印",但具体理由不详。这年6月,邮票处曾将全套邮票五种送邮政总局部门委员会①"传阅并提意见",据7月2日收回的书面意见看,主要针对的是"天安门图",如"早霞光彩太多太大";"早霞刻的太乱太暗了,有些像风雨来临的样子,不太好";"设计上浓厚的黑云,似乎阴天要下大雨是(似)的,打大闪一般的光芒,不大适当,不合实际";"天空的云和云后透出的也许是光的是多余的,日落时的阳光可能有这种情形。早晨的阳光却不容易成这种样子",等等②。这些意见都是事后提出的,所以不是邮票停售的原因,但这些说法可以为了解当时邮政总局内部对这个图案的看法提供参考。
【① 当时邮电部机关工会在各局司设部门委员会。② 据设计者后来回忆,当时还有"天安门前爆炸了一颗原子弹云云……"(《"放光芒"邮票为什么停止发行?》,《中国集邮》1999年第2期),但档案中未见此说法。】
尽管停售回收的工作抓得很紧,但这枚邮票仍有少量流入社会。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均有提前发售的情况。据邮票发行部门的统计,江苏(江浦、射阳、邳县)未能退回的有44枚,浙江(崇德、定海、临安、常山)114枚,江西(南昌和丰城)716枚,邮票处少退1枚与湖南多退1枚(从信封上揭下)抵消,未能回收的共872枚。
1956年10月15日,天安门图的设计修改工作完成,天空云景"改为一条轻淡的似纱的云,以表现天安门早晨的晨曦和黎明的效果"①。10月20日邮电部领导批准采用。11月23日邮票发行局致函中国近代印刷公司,"补充订印首都名胜特种邮票第三枚天安门邮票2000万枚"②,12月25日部领导看过大版印样后"同意付印"。1957年1月29日,邮政总局通知各地邮局在2月20日发行这枚补印的邮票③。
特15"首都名胜"邮票的印数几经变动,1956年2月23日通知工厂印制5000万枚,6月1日又添印2500万枚。其中停售回收的天安门图邮票一共印了1200万枚(原拟添印的600万枚于6月16日停印)。所以,这套邮票各图案的正式印数为:颐和园图1200万枚,北海图1200万枚,天安门图2000万枚,天坛图1650万枚,太和殿图1650万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