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秩泰达 瞬间|从泰达速度看中国温度 从仿真的国际投资环境到营商环境5.0(有声)

政务   2024-10-16 07:00   天津  

1984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应运而生,成为首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此后经年,从茫茫无际的盐碱荒滩到国际一流产业新城,一代代意气风发、热血沸腾的泰达人,在这片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热土上,不断掀起改革创新的浪潮,打造对外开放的高地,开创了诸多改革开放史上的先河,贡献着众多制度创新的范例,探索出多条突破性的有效路径。天津经开区是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生动缩影,谱写出中国改革开放史上最壮丽的篇章之一。

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在建区40周年之际,天津经开区管委会与天津新闻广播合作推出《四秩芳华:中国改革开放中的泰达瞬间》栏目天津人民广播电台FM97.2 天津新闻广播,每周三0:00-1:00首播,13:00-14:00重播,共同回望波澜壮阔的发展征程,以文字与声音定格一个个中国改革开放上的“泰达瞬间”,向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致敬,向每一位为泰达发展作出贡献的开拓者致敬!今天让我们走进中国改革开放中的泰达瞬间第八集——从泰达速度看中国温度 从仿真的国际投资环境到营商环境5.0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与活力的源泉。我国改革开放40余年来,通过持续推动简政放权、大幅放宽市场准入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不断朝着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目标迈进。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为无数市场主体提供了肥沃的成长土壤,使它们得以蓬勃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没有依靠国家拨款进行建设的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深知项目是区域发展的生命线从三天审批一个项目到在全国率先打造“仿真的国际营商环境”,从“一颗印章管审批”到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企业为何能在泰达不断增资,泰达的可持续发展从何而来?


法治化 国际化 打造“仿真国际投资环境”
经济技术开发区,顾名思义,乃是经济与技术协同发展的前沿阵地,其核心使命在于“双轮驱”:一方面,致力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结构优化;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并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驱动产业升级。1984年,党中央与国务院高瞻远瞩,决策开放包括天津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以加快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尽快缩短中国工业与世界工业的差距,找出在经济发展中的新体制。而开发区就是和国际接轨的“试验田”和跳板,是走向世界的桥梁。
中外投资者纷纷来到泰达参观、洽谈,寻求合作
自创立之初,天津经开区便提出了“投资者是帝王,项目是生命线”的口号,之后始终贯穿于招商引资之中。其实这一口号的出台有着客观原因:建区之初,在天津市没有财政拨款支持的情况下,天津经开区靠3.7亿元国家开发性贷款起步。因此创新探索出了“滚动开发”的全新发展模式。即初期主要将贷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此吸引一批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形成税收,经开区将财政资金继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征用开发,实现“滚动开发、良性循环”。可以说,从建区开始,天津经开区就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注定了其走市场化营商环境的道路。
但前提是,必须要招商成功,有项目尽快开工投产。也因此,经开区第一批创业者时刻都有紧迫感,为了引进企业,他们提出要创造一个“仿真的国际投资环境”。所谓创造“仿真国际投资环境”,就是要模仿国际一流的投资环境进行建设,在综合条件上不亚于亚洲各出口加工区,具备外商投资所要求的各种条件。
40年前的中国,尚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天津经开区面临着一切全靠市场、全靠自己的压力,要吸引更多企业投资,特别是外资企业投资,就必须遵循国际惯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让投资环境和国际接轨,让外商乐意来,没有顾虑地来。从提出70年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的融资划片开发,到在全国率先出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条例》等四项法规、成为依法治区的先行者……在诸多的“第一”“率先”突破中,天津经开区大胆创新改革,在土地、法治、金融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和突破,在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营商环境上走在了当时全国前列。
邓小平同志视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6年,美国驻华使馆商务参赞、经济学博士黎成信,给美国政府呈送了一份报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另一个蛇口吗》,对中国沿海18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特区投资环境进行了调查,感觉中国最好的两个投资区域一个是蛇口工业区,一个是天津开发区,认为泰达的领导班子很开明。当时我们国家的最高领导人邓小平同志也同样看到了这份报告,报告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这也促成了他1986年8月到天津经开区视察,并写下“开发区大有希望”
1987年美国驻华使馆商务参赞在访问天津经开区后,再次给美国国务院递送了一份报告,称赞“天津开发区的投资环境是中国现有可提供的最好条件”,这一结论对天津经开区吸引外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原先对这个区域不甚了解的国外投资者纷至沓来。

在接下来短短几年中,天津经开区先后颁布实施了近40项行政管理规定,为经开区“依法治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泰达还在全国开发区中建立了第一个经济审判庭,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 


办事“加速度” 服务“有温度”

到经开区来投资的跨国大企业,看重的并不仅仅是优惠政策,更看重的是有没有与国际接轨的投资环境。天津经开区领导者们一致认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是衡量经开区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服务企业就是发展自己。这里持续完善“一条龙、一站式”优质服务,建立简化的项目审批程序。早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天津经开区,就可以做到项目审批一次盖章,最快几小时,最慢10多天,平均3天审批一个,这种高效快捷的办事效率被外商称为“特区速度”。

诺和诺德厂房外景

“我们是一家独资公司,初来中国,不了解中国的情况,天津经开区了解外国投资者的需要,为我们提供各种服务,成为我们的伙伴,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丹麦诺和诺德中国公司总监刘鸿聪就曾感言。上世纪90年代,凭借着高效率、全方位服务,泰达赢得了诺和诺德的倾心,这家全球最大的酶制剂和胰岛素生产企业投资2.49亿美元,当时在天津经开区建成世界第二大酶制剂生产基地,成为诺和诺德公司本土以外最大规模的一次性投资。

如何更有效地营造让外国企业信赖的营商环境?泰达人认为,除了硬环境外,更重要的是软环境的营造,具体表现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各地的激烈竞争,天津经开区开宗明义强调的头一条,便是“亲商”,要求各管理部门倾听投资者的呼声,尊重投资者的意愿,事事都从方便投资者的角度考虑,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从清理行政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到定期走访用户制度、主动上门服务,这里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大增强了原有投资企业的信心。


首创性制度供给 营商环境始终走在前列

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外资企业对于天津经开区的要求更多集中在法治化的保障、稳定可预期的政策、高效而便捷的政务服务等方面,而随着中国整体营商环境的日益成熟,外资企业会更看重区域整体的产业环境和先行先试赋能优势的对外开放环境。泰达汇集了国家级经开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多条线、多方位开放试点政策优势,在产业载体创新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新型开放上能够持续释放制度红利。不断优化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也让这里成为企业投资的沃土。

为企业松绑,为创新除障,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天津经开区拿出了更大勇气、更强力度、更多举措,涉企服务不断更新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支撑。

2014年5月20日,滨海新区率先在全国成立了首个“行政审批局”,原有的109枚印章就此废弃,一个章管全部的审批。天津经开区是首个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国家级开发区,从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到积极承接市、区两级下放的428项许可服务事项,从成功获批国家“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到企业“政务服务全周期”,从串联到并联,减要件、减时限、减环节,“一制三”的改革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群众办事的便利性。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涉企服务行政部门已近乎极致优化制度,减要件、时限、环节近乎至极限,然而依然有企业反映事儿难办!经开区管委会深入分析企业办事全环境,发现企业要想办成事儿,不仅依赖政府“真便利”,还需专业机构“真专业”。因此,要跳出政府内部挖潜框架,引入多元主体,共建服务生态,涵盖政府政务服务、社会专业服务及企业市场服务,全面满足企业需求。

天津经开区迎商中心揭牌成立

2024年,全国首个多元共建系统集成涉企服务综合体泰达迎商中心挂牌成立。这标志着天津经开区涉企服务工作模式继大部制模式、一站式一条龙、一枚印章管审批、政务服务全周期等模式后,正式迈入5.0时代这个营商中心不同于常规的服务大厅建设模式,在一站式、一窗式、一枚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增值化服务。已入驻的60多家产业协会、知名高校、头部企业、优质中介等优质机构资源,提供法律服务、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人才服务等6类165项增值服务事项,还进一步挂牌成立了泰达一站式出海服务基地、泰达新质生产力路演中心等企业主题服务平台。他们可以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也可以是活动的组织者,既是服务的提供者,又是服务的享用者。这是“大家服务大家”的会客厅,是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大集成。

天津经开区迎商中心

“你是很官僚,还是很务实,企业一眼就能看出来。”天津经开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就曾坦言。这些年来,泰达不断先行先试,加大营商环境创新改革力度,努力形成更多“首创性”制度供给。这里开创性地提出产业营商环境概念,针对区内生物医药、石化新材料以及平台经济三大产业,在国内率先建立了产业营商环境指标体系,并加以运用,积极探索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新模式,围绕各主导产业发展在营商环境方面的痛点堵点,靶向施治,取得了良好效果,是在法治框架内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优化营商环境的良好实践。在2024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大会上,天津经开区还凭借在产业营商环境上的探索创新获评为“2024年度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

在天津经开区,企业可以享受100个自然日内“拿地即开工”;医药类企业,备案不出经开区,特殊药品关地协同通关;有跨境业务的企业,可享受自贸区项下离岸贸易业务白名单政策,跨境投融资并购金融服务;创新创业型企业,享受产业引导基金优势和OTC定向培育,扶持上市服务;人才可享受国际职业资格与国内职称资格比照认定服务、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服务……

“不叫不到,随叫随到,说到做到”,在多年的探索和积累中,天津经开区已形成一套集约高效、有动力自我革新、一切都围绕企业来服务的政府体系,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能够得到专业化的贴心服务,让企业在这里能落得下、留得住、发展得好。诺和诺德在落户泰达的30年间,先后8次增资、不断加大投入;PPG、纬湃、奥的斯等世界500强企业,将全球最先进的研发中心放在泰达;本土孵化培养的自主创新企业典型代表康希诺、凯莱英,从四五个人的小微企业,成长为“A+H”两地上市、分公司遍布全球的参天大树……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众多泰达投资兴业的企业家眼中,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已内化为泰达最显著的区域特色,是他们选择泰达、扎根泰达最重要的因素。

天津经开区一泰达
天津开发区资讯发布官方订阅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