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眯着眼,仔细一看,发现稻田里竟然匍匐着一片黑影。那些影子正慢慢逼近,带着致命的危险。
1937年9月下旬,正值淞沪会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卿伯金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28军91团奉命驻守宝山。
这片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地形,成了日军猛攻的目标。宝山的地理位置尤为重要,若被日军突破,战局将极为不利。
这一夜,卿伯金担任岗哨,守在一片靠近稻田的地方。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稻田里传来的轻微水声,仿佛有人在缓缓挪动。
卿伯金果断拉响了警报信号,迅速举起机枪,朝着敌人猛力扫射。枪声顿时划破了夜空,沉寂的战场瞬间被打破。
敌人一时间措手不及,稻田中爆发出杂乱的叫喊声和脚步声。日本兵试图反击,但已经太晚了。
紧急增援的战友们迅速占据了有利地势,展开了激烈的火力压制。战斗持续了半个多小时,稻田里一片混乱,敌人试图多次反攻,但都被坚决击退。
这场稻田伏击战虽然规模不大,却充分体现了淞沪会战的惨烈。
战场上,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与勇猛作战令敌人措手不及。哪怕是在武器装备不如日军的情况下,国军依然凭借坚毅的意志与不屈的精神一次次打退敌人。
夜晚的战斗结束后,稻田里横七竖八地躺满了敌人的尸体。卿伯金和战友们疲惫但不敢松懈,他们知道,敌人不会轻易放弃。
随着战争进入后期,抗日军队逐渐在战术上做出调整,开始逐步掌握战场主动权。
尤其是在滇军、川军等部队的参与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协同作战,使得日军在后期陷入了不可持续的消耗战。
夜色渐渐褪去,战场上硝烟还未散尽,但稻田里的敌人已被彻底击退。
卿伯金这样的普通士兵,用机枪、刺刀,甚至是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中国抗击侵略的坚固防线。
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较量,更是一场毅力、决心和团结的考验。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而像卿伯金这样的一线士兵,正是这场战争胜利的真正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