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志愿军师长王扶之回乡,一个老农向他询问儿子王硕的下落。王扶之听完后,浑身一颤,大喊:“爹,我就是王硕啊!”
1953年春,朝鲜战场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英雄们从战场归来,带着胜利的荣光。
然而,对刚刚从战场归来的王扶之来说,心中却始终牵挂着一件比胜利更重要的事——回乡寻找自己阔别18年的父亲。
王扶之是第39军115师的师长,刚从抗美援朝战场凯旋。
一路回乡,车子因乡间泥泞不堪的路况无法前行,他决定背起行囊步行。
眼看离家越来越近,王扶之心中五味杂陈。
他离开家乡时还是个年仅12岁的孩子,如今,他已是一名身经百战的英雄,但与家人的联系却早已中断多年。
在乡间小路上,王扶之遇到了一位赶着驴车的老农。老农见他身穿军装,热情地邀请他上车。
一路上,两人随意交谈,聊起家乡的变化。
“你这是刚从部队回来吗?”老农问道,眼神中充满好奇。
“是啊,回来看看家里。”王扶之回答道,心中隐隐有些紧张。他不知道父亲现在是否安好。
老农叹了一口气,突然道:“我有个儿子,12岁就去当了红军,这么多年没有一点消息,也不知道是生是死。他叫王硕,聪明懂事,可惜命苦啊。”
听到这里,王扶之的心猛地一颤,手中的行李差点滑落。
这个“王硕”不就是他自己吗?他立刻从车上跳下,激动地跪在老农面前,哽咽着喊道:“爹!我就是王硕啊!我回来了!”
老农愣住了,他难以相信眼前这位身强体壮、满脸坚毅的军官竟然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
父子俩紧紧相拥,泪流满面。
那一刻,18年的思念和牵挂终于有了答案。
王扶之的离家并非一时冲动。1935年,他年仅12岁,但个子高大,谎报年龄成功加入了红军。
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近20年的军旅生涯,先后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战争的历练让他从一个懵懂少年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指挥官。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王扶之立下了赫赫战功。
1950年,他作为第39军115师343团团长,带领部队参加了著名的云山战役。
志愿军以劣势装备迎战美军精锐骑兵第一师,成功包围歼灭美军数个连队,震惊了世界。
这场战役不仅打出了志愿军的威风,也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回忆起朝鲜战场上的种种战斗,王扶之的心中仍然感慨万分。曾经在砥平里战斗中,他率部左冲右杀,坚守阵地,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任务。
那场战斗,343团几乎全军覆没,但他们硬是将美军和联合国军逼退。
王扶之深知,战争的胜利靠的不仅是战术,更是那些英勇无畏的士兵们用鲜血换来的。
他从父亲口中得知,这些年,父亲为了生计,依然靠着在村里干活度日,生活虽然艰苦,但父亲从未放弃对他的牵挂。
这一次,王扶之决定带父亲去城市里生活,希望老人家能享受清福。但父亲只在大城市住了几个月,便执意要回到乡下。
他说:“城里的日子好是好,但我更想回到熟悉的村子,过自己的生活。”
王扶之理解父亲的选择,尊重了他的决定。
每每提起那些战场上的经历,王扶之总是强调:“胜利属于所有为国而战的将士,那些牺牲的战友,他们才是我们真正的英雄。”
他知道,自己能活着回到故乡,是无数战友用生命换来的,他永远不能忘记。
晚年,他爱好书法,常常坐在书桌前,用毛笔一遍遍写下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们的名字。
他说:“这些名字我不知写了多少,他们的牺牲成就了今天的和平,我不能忘记他们。”
王扶之的这份情感,源自他对那些曾与他并肩作战的兄弟的深切怀念。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未完成的梦想。
那些在战场上倒下的英雄,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也是他毕生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