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个维度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摘   2024-11-01 07:04   上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其中之一就是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明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推动文化繁荣,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并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了系统部署。


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主干—树冠”样式,彰显文化主体系统性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我们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与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做好理论的科学阐发、舆论的正向引导,抓牢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规范言行合宜、凝聚精神生成、驱动价值升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实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目标夯基筑石。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需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淬炼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升华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这个文化“主干”之所以能够既扎根传统又激发先进,就在于文化主体性。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树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维系民族团结、凝聚民族共识、彰显民族精神、激发民族志气的情感纽带,它依托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赓续传承,又嵌入国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机融合。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建章立制、选树典型、弘扬正气。


构建国家文化生产力的“组织机构—产业企业—话语叙事”框架,彰显文化载体实效性


文化生产力离不开文化组织和机构的建立与推广。统计显示,至2023年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309个,文化馆3508个,档案馆4154个,艺术表演团体1.8万个,从业人员38.5万人,全年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412万场,服务人次183537万人次。截止到2023年9月,全国已建成新型公共文化空间33500多个。另外,还有城市街头公园、纪念馆、剧院、演出场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公共广场以及汇聚近11亿人的网络文化空间。这就要求各级政府要强化自身主体责任,做好文化组织机构的规范监管,明确社会化运营管理承接主体的准入资质,构建好经费测算机制、政府托底机制、可持续发展战略评估机制和激励机制,发挥好文化组织机构的汇聚和推广作用。


文化生产力离不开文化产业和企业的创新与开拓,它们的产品和服务彰显着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源动力和目标导向。文化产业以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我们要进一步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打造乡村文化产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探索工业文化产业,赋能老工业遗址的华丽转型;推进“文商旅体娱”融合发展,实现以文育人、以商兴业、以旅荣城、以体聚气、以娱养乐;加快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多媒体等新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不断增强文化产品的互动感、体验感和叙事性。


文化生产力离不开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修齐治平、天下大同的思想观念,格物致知、明德弘道的人文精神以及和而不同、亲仁善邻的道德规范;厚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展示着中国人民以德服人、以正聚人、以诚待人的胸襟。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历史时期,需要我们立足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围绕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重要理念,对接内宣和外宣的任务,主动设置全球共同关注的议题,宣介中国主张、彰显中国智慧、实施中国方案,推进中国故事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


构建国家文化影响力的“文化理念—文化权益—文化愿景”逻辑,彰显文化客体契合性


理念相通是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前提。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传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又蕴含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背景下,要兼顾民族的“个性”与人类的“共性”,保持自身文化的认同、坚守和与时俱进;要秉持超越跨文化的理念,在表达中国情感、讲述中国故事时注重打破褊狭的主体性,积极塑造沟通、理解、包容和关怀的形象;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将具体、生动、日常、碎片的人物故事以百姓视角来阐述,更好地传递人类生存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文化权益是文化融汇共赢的坚实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的文化志向既尊重和关照个人、国家的利益,又强调追求实现人类的整体利益;“义利统一”的文化追求既讲信修睦地获取正当的权益,又强不凌弱地扩大同各国的利益汇合点;“和而不同”的文化底蕴既维护延续了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统一主流,又为国家间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创造条件。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很好地诠释了发展、安全与文明之间的关联。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独善其身”又要“兼济天下”,加快国内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发展新型文化业态;要坚决反对“文化霸权”“文化殖民”,在相互理解和借鉴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形成文化合力,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共同体文化;要扎实推进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推进不同文明在融汇中实现共赢。


文化愿景是文化美美与共的蓝图目标。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在人类数千年文明发展史上,产生并延续了许多文明和文化形态,它们多具有时间上的时代性、空间上的地域性、族群上的民族性、形式上的多样性,同时随着世界范围内交通、通讯的日新月异,又呈现出交流上的平等性。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而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愿景的“自由人联合体”,旨在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坚持以革命为动力,既包括以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净化、自我革新为目的的自我革命,也包括消灭技术和资本异化、打破“虚幻共同体”的社会革命;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不忘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携手其他国家地区共创丰盈饱满的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食粮,助力人类美好生活实现。



来源:文汇报



宝山学习
专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大众传播,努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正能量变成大流量、好声音变成最强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