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天气:阴 3~14℃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已成为我们肩负的重要使命。惠山泥人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其传承与发展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探索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创新,实践团于2025年1月12日奔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惠山泥人文化调研活动。
图1实践团到达无锡
在前期准备阶段,团队成员设计了惠山泥塑调查问卷,涵盖了对惠山泥塑了解程度、艺术价值认知、兴趣程度、推广方式评价、传统技艺保护必要性、参与活动意愿、AI 技术引入影响、市场潜力、未来发展态度、宣传渠道以及推荐意愿等多个维度,旨在全面深入了解大众对惠山泥人的认知与看法。
2025年1月12日实践团成员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爱,抵达无锡后迅速展开行动。深入当地社区与景区,向当地居民与游客发放调查问卷,旨在深入了解大众对惠山泥人的认知、喜爱程度以及对其传承与发展的看法与期望。
在调查过程中,团队成员积极与受访者沟通交流,耐心解答疑问,确保问卷填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团队成员首先深入当地社区,向居民们发放调查问卷。通过与居民的深入交流,团队成员了解到惠山泥塑在当地社会文化生活中扎根之深,以及它在传承地方文化、凝聚社区情感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价值。居民们普遍认为,惠山泥塑是无锡的文化象征,其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至关重要,他们也对泥塑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
图2团队成员向当地人发放调查问卷
随后,实践团成员前往无锡的热门景区,向来自各地的游客发放问卷。游客们对惠山泥塑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泥塑精美的造型、丰富的色彩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赞叹不已。在与游客的交流中,团队成员发现虽然许多游客对惠山泥塑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制作工艺知之甚少。游客们普遍希望有更多机会深入了解惠山泥塑文化,并通过参与相关活动、购买泥塑产品等方式为泥塑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游客们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泥塑文化的宣传推广、开发更多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泥塑产品等,以吸引更多年轻一代的关注。
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地多数受访者对惠山泥人有着较高的认知度,认为其是无锡乃至江苏的文化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也有部分受访者指出,惠山泥人在现代社会面临着传统技艺传承困难、创新不足、市场推广有限等问题,亟待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然而,异地游客对惠山泥人的了解程度较低,大多游客都从未听说过惠山泥人。
图3团队成员在天下第二泉景区发放调查问卷
图4 团队成员在惠山古镇文化街区发放问卷
2025年1月13日实践团走进无锡博物院,为了更好地感悟非遗文化的魅力,并探索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创新路径,系统学习惠山泥人的历史渊源、制作技艺和发展现状。
在博物院的讲解员带领下,团队依次参观了惠山泥人的历史展区、发展展区和博物院珍藏的经典泥人作品。通过参观无锡博物院的泥人专区,团队成员们全面了解了惠山泥人的起源、发展、分类及文化内涵,对其艺术特点与历史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图5团队成员在无锡博物院门口集体合照
图6团队成员参观经典泥人作品“大阿福”
1月14日实践团前往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的惠山泥人厂进行参观,为更好的了解泥人的制作工艺。在厂方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团队成员深入车间,参观了泥人的制作工艺流程。从泥料的选取与处理,到泥人的塑形、固形,再到精细的调色与上色,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手艺人的智慧与心血。
通过与工匠的交流,团队成员了解到,惠山泥人的泥料为惠山脚下一米深处所挖。在泥人的固形过程中,不仅需要精确的温度和湿度控制,还需要根据泥人的大小和形状进行个性化调整。
接着,团队成员参观了泥人的调色过程。工匠们精准地调配出各种鲜艳而持久的色彩,为泥人赋予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团队成员也了解到现代科技的引入不仅提高了调色的精度和效率,还为传统色彩的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最后,团队成员也观看了泥人的上色过程。上色师傅们以细腻的笔触,将调好的色彩巧妙地涂抹在泥人身上,使每一个泥人都栩栩如生。这一过程不仅展示了传统技艺的精湛,更体现了工匠们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图7 团队成员在泥人厂门口合照
图8 团队成员参观泥人固形过程
图9 团队成员参观泥人上色过程
通过参观惠山泥人厂,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惠山泥人的制作工艺,也增强了团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传统工艺的传承需要与时俱进,结合现代科技和创新理念,才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实践团将继续开展实地调研,采访手工艺人、体验泥人制作等,在实地调研结束之后,融合AI技术,创作“如果泥人动起来”系列宣传视频并制作宣传手册和海报,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来推动惠山泥人文化的传播与创新,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周璇、胡海强、李硕威)
队员心得
感受泥塑雅韵,体悟文化力量
经历这几天的调研,我对惠山泥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了解了其起源、发展、分类与制作工艺,也在发放问卷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了当地居民与游客对惠山泥人的态度和看法。我深切地感受到公众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每一件作品中所凝聚的手艺人的智慧和心血。但经过调研,我也了解到了目前惠山泥人所面临的一些困境,如传承人不足、成本高、创新力度较小等。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共同努力,也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作为调研者,我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若泥人能够更加贴近现代生活,融入更多时尚元素,会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李硕威)
当班管家:风禾尽起
鸠心未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