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你的认知:这个品类的米黄釉,才是市场黑马!

百科   2024-10-31 00:02   广东  

开始今天的古瓷探索之路,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之前的文章颠覆你的认知:这类米黄釉,会是市场下一个风口吗?

再来看看今天的续集:

宋代,全国各地窑口林立。

各地窑口想分一杯羹,而且能卖高价,那就要搭上皇室这趟火箭才行。

所以,各地大的窑口通过土贡或者定烧的方式,源源不断向皇室输送瓷器。

或许,正因为存在官方用瓷背景,一些大窑口的产品与官窑,存在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联,或仿官,或直接被误为官器。

米黄釉,米色这一名称,来自外国学者康蕊君为此件“南宋官窑米黄釉直颈瓶”所作《莹润绝色赛黄玉》一文中所指出的。

南宋官窑?米黄釉直颈瓶

高21.5公分

2015年伦敦苏富比春拍0032号拍品

成交价高达108.5万英镑,折合人民币1千多万

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藏家米内山庸夫,指出米黄釉是“带壳稻米之金黄”,就像成熟的稻谷澄黄之色。

日本常盘山文库,出版了一系列研究《米色青瓷》《米内山陶片》等的会刊,里面有关“米色青瓷”的讨论。

△ 日本常盤山文库出版的中国陶瓷研究会会报

但是,这类“米黄釉”与古文献中的“炒米色”是有区别的:炒米色是指白而微黄的釉色,或许与“传世哥窑器”的釉色更相近。

宋元时期,不同窑口生产的米黄釉瓷器,在工艺上是有一定的差异的。

特别是对于杭州官窑、景德镇窑、吉州窑以及漳州窑,它们在制作工艺上的区别体现了各自的特色和技术水平。

以下是关于这些窑口在工艺上的更详细论述:

PART
杭州官窑米黄釉的工艺特点

01

 杭州官窑的米黄釉瓷器制作精细,注重细节和整体的美感。

宋室南渡,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礼崩器毁。

官家无奈,只能烧制大量的瓷器,代替传统的铜器作为祭祀用器。

这是南宋官窑设立的目的!

南宋官窑采用耐高温的紫金瓷土作为胎料,是为了获得仿铜器的效果,整器硕大雄浑,有铁骨铮铮之相。

宋官窑青釉弦纹瓶

北京故宫藏

南宋官窑胎质瓷化程度低,吸水率相对高,釉面厚很容易形成开片,以“无纹者尤好”的审美相悖,无疑是不适合用作生活实用器的。

铁元素是青釉的主要呈色剂,青瓷的烧成过程,也是由黄赤到纯青的变化。

南宋修内司官窑灰青钵

南宋官窑鹅颈瓶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南宋官窑馆区藏

即使是同一窑炉,器物呈色也是各有差异,器物越靠后位(远离窑火)温度相对偏低,青瓷的釉色就会出现偏黄、偏灰。

所以严格来说,黄釉青瓷是非正烧的次品。

PART
景德镇窑米黄釉的工艺特点

02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对景德镇湖田窑遗址和落马桥遗址考古发掘,发现一批重要的宋元时期米黄釉瓷器标本,其品质之好,器型丰富,可谓空前绝后。

研究人员从这些宋元时期米黄釉瓷器标本进一步分析,推测当时的窑场是有意烧造米黄釉瓷器,而且市场还卖得不错。

浙江湖州凡石桥遗址也出土一批宋元米黄釉瓷器遗物,与景德镇窑址发现资料相互印证,见证了产地(景德镇)与消费地(如凡石桥)的重要历史联系。

这批宋元时期米黄釉瓷器标本,其特征除宋元时代外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釉面密集开片;

二是釉色呈米黄;

三是造型以各种礼器、祭器的瓶炉为多。

自北宋时期起,文人士大夫摹古之风日盛。

景德镇工匠把握住这一契机,开始烧造质量上乘、风格古雅的瓷质摹古彝鼎礼器,以迎合市场所需。

2020年7月份,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曾经办过一场“彝鼎留芳—宋元时期景德镇米黄釉器物特展”。

▲景德镇湖田窑出土,米黄釉兽足标本(左)
景德镇湖田窑出土,米黄釉油灯标本(右)

南宋

景德镇窑米黄釉镂空器座

景德镇东方古陶瓷研究会青白瓷专委会藏


南  宋

景德镇窑米黄釉双耳三足炉

景德镇东方古陶瓷研究会青白瓷专委会 藏

此展的一批米黄釉瓷器正是宋元文人摹古思潮下的产物,其中以炉、鼎、尊、觚、瓶类为主,品质之精,令人叹为观止。

PART
吉州窑米黄釉的工艺特点

03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吉州窑出土米黄釉来看,虽然釉色偏米黄,但基本没有开片,釉层稀薄,透明度较低,且胎质较为粗糙。

2013年出版的《中国吉州窑》中仍然将下图这两件器物定为吉州窑所产。

▲ 纽约 J.J.LALLY 画廊 2002 年展出米黄釉剔花盖盒(左)
江西宜春市元代窖藏出土,米黄釉剔花兽耳瓶(右)
其实,细心观察景德镇窑和吉州窑米黄釉的剔刻技术是不一样的。
吉州窑主要采用剪纸贴花技术,使露胎部位平整,而枝干和花蕊部分则采用剔刻与彩绘方式。

南宋-元 吉州窑白釉刻花梅枝纹盖罐

上海博物馆藏

▲江西樟树市出土,米黄釉剔花荷叶盖罐

景德镇窑的米黄釉,多由工具剔刻而成,露胎处可以清晰地看到剔刻痕迹,这与使用剪纸贴花技术制作的平整样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南宋景德镇窑米黄釉剔花梅瓶
景德镇东方古陶瓷研究会青白瓷专委会 藏
两者外观看上去相似,但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工艺体系。
PART
漳州窑米黄釉的工艺特点

04

漳州窑,被称作“漳窑”或“漳瓷”,创烧于明朝前期,其生产的白釉米色器小开片瓷器,曾作为地方贡品进献朝廷,并远销海外。

漳州窑生产米色开片瓷器的记载,最早是清光绪十二年郭柏苍的《闽产录异》卷一·货属条:“漳窑出漳州,明中叶始制白釉米色器,其纹如冰裂。”

上世纪80年代,福建省博物馆和漳州市文化局对境内的东溪窑址进行考古发掘,确定了“漳窑”米色釉瓷器的生产地点。

南靖县封门坑窑址出土,米黄釉标本

漳州窑的米黄釉瓷器,装烧工艺主要采用匣钵和垫圈方式,釉面白中泛黄,通常又称“米黄釉”,“其纹如冰裂”。

漳窑的胎土加工不甚精细,且含杂质较多;装饰手法包括拍印、刻划、镂雕等多种工艺。

漳窑米黄釉器物大部分为陈设器和文具用品,如樽、瓶、觚、鼎、炉、仿生雕塑、笔洗、笔架等,也有少量的罐、盘、碗等日用器。

▲ 华安县扫帚石窑址出土,米黄釉标本(左)
南靖县封门坑窑址出土,米黄釉标本(右)

综上所述,杭州官窑、景德镇窑、吉州窑、漳州窑在米黄釉瓷器的制作工艺上各有千秋。

这是在特定历史时期,适应社会不同阶层的产品。

杭州官窑,它有官家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和对美学的高度追求;

景德镇窑,在技术创新之上,迎合了当时的文人的需求;

吉州窑和漳州窑则更贴近民间,体现出简单和朴实的风格,展现了一种自然的美感。

这些不同窑口的工艺差异,不仅体现了各自的技术特色和文化背景,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审美趋势。

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黄釉青瓷普遍存在于任何生产青瓷的窑口。

宋代米色青瓷长颈瓶
日本常盘山文库藏

唐宋越窑、耀州窑以及龙泉窑等青瓷窑口,其所烧的产品其基本色调都是青中带黄的。

“秘色瓷”之可贵,在于“碧”(秘)色,较为纯净的青碧之色。

唐代越窑青瓷斗笠碗
 英国V&A博物馆藏

更值得思考的是,为何很多天价瓷器说明、引用观点,却采纳自外国学者、国外博物馆和收藏家的藏品呢?

自己的东西,自己却没有话语权,我们是不是应该警醒反思?

我们需要主动走出去,与国际接轨,培养自己独立的鉴赏力和真知灼见。

然而,目前想要扭转这种局势,无疑是任重道远的!


参考资料:

叶英挺:《南宋“官窑”米黄釉直颈瓶辨正》

李其江:《景德镇宋元时期米黄釉瓷器的科技分析》

周浩:《新安沉船出水的米黄釉瓷器研究》

古瓷研习社:《老崔说‖翰熙博物馆藏南宋米黄釉瓷瓶及同类产品对比研究

沈琼华:《“大元帆影” 特展之缘起及策展思路》,《中国文物报》2013 年1月2日第 4 版。

李育远、何俊:《景德镇湖田古瓷窑址考古新发现》,《陶瓷考古通讯》2016 年第 2 期。


欢迎家人们转发出去支持我们,让更多人受益!





版权声明: 本图文转载自网络,旨在传播收藏资讯,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因为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足足的精气神儿!

民藏之声
网罗古玩收藏界的最新资讯,关注民间收藏的市场动态,为广大藏友发声,为民藏发展助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