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甘肃省张掖制种玉米采收、晾晒、脱粒、收储基本完成。沉甸甸、金灿灿的玉米种子装满仓库,静待来年春暖。
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的甘肃省张掖市,自然禀赋优越:光照充足,冰雪融水汇成的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穿城而过,水源丰沛。北望巴丹吉林沙漠,南依祁连山脉,形成天然疫病隔离带。“天帮忙”加上“人努力”,经过几十年发展,张掖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
粮安天下,种为粮先。玉米制种不仅关系当地产业发展、群众增收致富,更关系国家种业振兴、粮食安全。张掖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代国银告诉记者,近些年,伴随产业蓬勃发展,也出现了不少“成长的烦恼”。从监督检查情况看,种子生产服务费管理混乱,乱收费乱摊派,镇村干部违规接受企业吃请、收受红包礼金等问题较突出,严重扰乱产业发展秩序。
“种子生产服务费是制种企业向镇村两级支付的费用。早期由于管理不规范,部分企业直接将这笔钱打到村干部个人账户,导致截留、挪用等乱象丛生。”代国银介绍。而乱收费乱摊派主要表现为制种镇村以“赞助费”及各种纪念活动为名,向企业额外收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维修开支。个别干部甚至假借集体名义向企业借款,为个人谋取私利。
本地制种基地有限,优质基地更是稀缺资源。一些企业为了争夺更优质、更集中的基地,私下与村干部拉关系、套近乎,请吃请喝送钱送礼现象时有发生。少数镇村在选择种子公司时,考虑的不是哪家资质好、实力强,而是看“谁给的好处多”,导致出现恶性竞争、撬抢基地、拖欠群众制种款等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自2022年起,张掖市纪委监委连续三年将玉米制种领域腐败问题纳入专项监督范围,与巡察、审计等单位联动,起底问题线索,推动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全面摸排整改,完善制度规范,以制度管根本、管长远。
“违规收费、权钱交易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于过去基地配置权力架构不科学,缺乏有效监管。”代国银告诉记者,以往各村社自行决定基地配置,乡镇负责指导监督,这种模式廉洁风险较大。此外,制种基地碎片化分布也制约了种子生产机械化进程,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在监督推动下,张掖市出台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优质基地资源竞争性配置办法,基地配置决定权由市里统筹,各县区具体落实,根据种子企业动态评级情况实行市场化配置,促进优势企业与优质制种基地强强联合。
在切实保障群众利益方面,张掖市纪检监察机关推动全面落实制种款项分阶段兑付政策。据介绍,当地制种业属订单农业,2024年亩保值为4000元。此外,种子公司将在秋收前,通过预付款、垫付农资及服务等方式,支付这笔费用的八成,剩余部分根据合同约定,直达村民“一卡通”账户。这种做法在张掖已是常态,为的是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把精力全部用到提高产量上。
如果说前两年专项监督更侧重解决面上普遍问题,注重制度完善与漏洞填补,今年则是在规范基础上重点发力,深挖作风和腐败问题线索,推动攻坚克难,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以甘州区沙井镇东沟村为例。此前,3名时任村干部沆瀣一气,收受某合作制种公司钱款,加之乡镇监管不力,企业长期拖欠全村200余户群众数百万制种款。现任村干部坦言,问题不解决,村民对干部失去信任,近些年村里提升整治项目几乎无法开展,各项工作推进受阻,村里甚至没有路灯,各类基础设施都有待提升,发展明显落后于周边。
今年年初,这3名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村干部被查。张掖市纪委监委抓实以案促改促治,督促甘州区成立专班,一方面借助司法力量逐步追回欠款,另一方面制定详细方案,推动化解矛盾纠纷。
“既要治标,更要治本。”甘州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程新民认为,东沟村的问题根子上在于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乡镇及行业部门监管不力以及内外监督偏软偏弱。通过推动配优配强村班子成员,规范集体“三资”管理,健全“四议两公开”制度,解决水电暖、交通出行等方面问题,东沟村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发展走上正轨。“干群同心,我们有信心迎头赶上。”现任村干部说。
三年专项监督开展以来,张掖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玉米制种领域腐败问题65件160人,推动完善制种基地配置,基地服务费、预付款管理等一系列制度规范。玉米制种产业每年都有看得见的可喜变化,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形成农户、企业、产业共赢的良性循环。
“长远发展,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某种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张掖自然环境优越、老百姓种植水平高、田间精细化管理好,玉米种子发芽率达95%以上,远超国家标准,制种优势明显,但也面临农资、用工成本上涨,机械化作业要求高等新挑战。加大科技投入,建设高标准基地是未来保持领先的关键之一。
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该公司在甘州区打造智慧制种示范基地。基地内,齐整的大块田一侧装置气象和虫情监测站,地面铺设水肥一体管线,配套地下土壤墒情监测、空中多光谱无人机。装上“科技芯”,一个生产季下来,基地亩均成本降低11.2%,产量提升5.3%。“现在种地简单多了,小田变大田,打开手机APP就能精准浇水施肥,还有专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帮助管理采收,老百姓更愿意种地。”该负责人说。
“高标准农田建设也是今年专项监督的重点。从监督实践看,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个别项目后期管护跟进不及时、不到位,我们正在推动相关部门及时整改。”张掖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主任景国诚表示,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将持续跟进监督,护航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推动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有望迈上新台阶。张掖玉米种子也喜获丰收,将有力保障明年国家大田玉米种植需求,为明年的收成打好基础。
(徐菱骏 刘远航)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制作:席娟娟 校对:张莉 审核: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