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威海铸就爱国主义文化之魂的城市样本

政务   2025-01-29 08:33   山东  




一湾碧波荡漾,千万代豪情犹存。

威海,先民们在此守护着中国最古老的海域,承载着无数传奇故事。羲仲宾日、始皇寻仙、汉武拜日,历史的遗迹与传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神秘色彩,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深厚沃土。

东临黄海,北望渤海,天然的海防优势使威海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清时期,民族英雄戚继光曾驻防“扼黄海而防倭寇,陈重兵而御京师” 的文登营,并在《过文登营》中写下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的诗句,字里行间充满了忧患意识与爱国尽责的担当。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心声,更是威海作为海防要塞的责任与担当的生动写照,构成了威海爱国主义精神的原初底色,凝聚起守护家园的强大力量。

1888年,北洋水师在威海卫正式成军,这座城市自此与中国近代海军的命运紧紧相连。甲午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在战舰受损、弹药殆尽的绝境下,毅然下令全速冲向敌舰,舍生取义,蹈海殉国。“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为威海乃至中华民族留下了震撼人心的爱国篇章。

甲午战败后山河破碎,列强们如同饥饿的豺狼,纷纷将贪婪的目光投向积贫积弱的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依仗着强大的武力和卑劣的外交讹诈手段,威海卫一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时任北洋海军见习军官的张伯苓先生在刘公岛目睹 “国帜三易” 的屈辱场景,这一经历成为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促使他走上教育救国之路,多年后,他在南开大学提出振聋发聩的 “爱国三问”,威海的精神图腾在民族危亡之际愈发鲜明,救亡图存的信念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

1937年12月,天福山起义的枪声骤然响起,中共胶东特委在此组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燃起抗日烽火,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与日军展开顽强斗争。在反扫荡中,马石山十勇士四进三出包围圈帮助群众突围,最终全部壮烈牺牲,他们的事迹在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时,作为首个英模方队旗帜,在天安门前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300多位乳娘和保育员,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用自己的乳汁与生命,哺育、守护着1223名革命后代。她们之中,有的为保护孩子,忍痛牺牲亲生骨肉;有的在敌人搜捕下,冒死将孩子藏于深山密林,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母爱赞歌。

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是威海人民用热血与生命铸就的不朽篇章,更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最鲜活、最生动的素材。在 “威海千里海疆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 的精心雕琢与精彩演绎下,这些故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宣讲团成员凭借着精湛的艺术化表达,将每一个故事都讲得绘声绘色,同时结合丰富翔实的知识分享,搭配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影像资料,让郭永怀、胶东乳娘、马石山十勇士等英雄们的壮举和爱国记忆,以一种极具感染力、饱含深情且易于接受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在广大受众面前。

千里海疆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团走进南开大学

这正是威海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丰富历史资源,积极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新路径的生动缩影。如今,讲好威海故事所带来的 “长尾效应” 正不断显现,文化软实力如同潺潺流淌的细流,缓缓渗透进城市的每一寸肌理。威海以 “警钟长鸣 发愤图强” 为主题,全力打造 “千里海疆爱国教育” 的城市 IP,精心构建起以全市为阵地的千里海疆爱国主义展示带,形成独特的爱国主义教育长廊,让每一位到访者都能在其中领略到威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崇高的爱国精神,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时代担当。

只需轻轻点击 “威海红色基因图谱” 小程序,就能将全市的红色场馆、红色人物、红色故事和红色旅游线路串联起来;借助先进的数字交互和数字投影技术,刘公岛公所后炮台体验馆让人们仿佛穿越回甲午海战的硝烟战场,真切感受邓世昌等爱国将士在绝境中奋勇拼杀、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悲壮与豪迈。重走 “马石山十勇士” 带领群众突围的路线,沿着1500米长的山沟前行,亲身感受当年勇士们护送群众突出重围的艰辛,领悟英雄们舍身保卫人民的无畏精神。漫步在威海的世昌大道,凝视着以邓世昌命名的道路,思绪便飘回当年海战的激烈场景,深刻体会先辈们为捍卫国家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而不屈抗争的伟大爱国情怀……整合的138 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深入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富矿,打破了以往片段式展示的局限,不断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载体、新模式、新场景和新应用,创新推出 10 余条研学线路,走深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每年逾百万人次前来威接受现场教育。

正如古人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去年初秋,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新生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入学伊始便上了一堂别具一格的 “行走的思政课”。他们步伐坚定,徒步穿梭于威海的城市主干道,沿途感受着这座城市蓬勃的发展活力与深厚的历史底蕴。随后,新生们登上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刘公岛,深入参观学习。“来威第一课”就是一场生动且深刻的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教育。不少学生感慨,此次经历让他们在心底种下了奋进的种子,更加坚定了在威海潜心学习、立志成才的决心。亲身行走其间、接受教育,这恰恰是威海全市全域建设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层价值所在。

进入新时代,威海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肩负着新的使命和担当,始终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以昂扬的姿态和坚定的决心全力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光威集团攻克碳纤维卡脖子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让威海制造在高端材料领域崭露头角;金猴、迪尚等企业,在大阅兵、奥运会等国家重大场合亮相,成为中国制造闪耀世界的重要力量,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和精神传承的动力。

威海,这座扎根海疆、继往开来的文化之城,正以其深厚的爱国主义文化底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这里,追寻先辈的足迹,汲取奋进的力量。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威海必将继续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来源:大众网

编辑:王昕

审稿:谭艳华

威海宣传
举旗帜 聚民心 育新人 兴文化 展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