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官微特别策划“两弹一星”元勋校友专题,让我们走近东大与“两弹一星”的故事,致敬功勋科学家,致敬“两弹一星”精神。
他是中国导弹事业的开拓者
几十年如一日
甘做无名英雄
填补了中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空白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杰出科学家奖”
“全国先进工作者”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只是他卓越成就的几项注脚
“巨浪之父”“东风-21之父”
叙述不尽他精益求精的一生
他就是
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
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东南大学校友
黄纬禄
1916年
黄纬禄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
深受刻苦读书、严谨治学家风的影响
高中考入当时全国知名的扬州中学
1936年
黄纬禄以总分第一的成绩
从4000名考生中脱颖而出
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现东南大学)电机工程系
据黄纬禄女儿黄道群回忆
1940年毕业时
他四年均分是88.8分
位列专业第一
抗战全面爆发后
国立中央大学西迁重庆
黄纬禄靠着学校设立的资助资金维持生活
在这里
黄纬禄目睹了导弹的巨大威力
心中萌发了研制导弹的念头
也立下了报国鸿志
2016年
黄纬禄院士的家人
发现了一本“微分方程”笔记
这是黄纬禄在大学学习期间
唯一一本写有自己名字的全英文笔记本
一经报道 引发广泛关注
书写工整,字迹隽秀
一丝不苟,如同印刷
堪称当今学子治学的楷模
展现出黄老“求知若渴、奋发图强”的
治学精神和严谨品质
考虑到这本笔记对东南大学意义特殊
黄道群选择将“原本”捐赠给东大档案馆
2019年
黄纬禄院士之女黄道群女士莅临东南大学
详细展示了黄纬禄
为国家导弹事业鞠躬尽瘁的一生
东大不仅为年少时的黄纬禄提供了求学之所
还启发了他的报国之志
在东大的学习与生活
为黄纬禄日后的导弹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1957年
黄纬禄在成立一年的中国导弹研制机构
——国防部五院
开始了他的导弹人生
从此隐姓埋名、艰苦攻关
开启了我国导弹研制的新征程
1960年11月5日“东风一号”发射成功
这是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
实现了我国军事装备史上导弹武器零的突破
1964年6月29日
“东风二号”发射成功
我国成功走上导弹自行研制的道路
1966年10月27日两弹结合试验成功
我国具有了战略威慑能力
短短10年
中国导弹事业走过了
从仿制到研制的自主创新之路
取得被国外称为
“像神话一样不可思议”的进步
20世纪60年代
新中国国防安全受到挑战
时任火箭控制系统所所长的黄纬禄临危受命
调任“巨浪一号”导弹研制工程的总负责人
1982年10月12日下午
潜地导弹如蛟龙腾越出水面
喷吐着白色的云柱直刺高空
“巨浪一号”潜地导弹发射成功
这一次成功
早已在黄纬禄心里用无声的语言描绘过多次……
“巨浪一号”潜射导弹的成功发射
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
掌握水下发射弹道导弹技术的国家
2011年
享年95岁的黄纬禄
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深情地说:
“假如有来生,我还要搞导弹。”
他所倡导的
“有问题共同研究
有困难共同克服
有余量共同掌握
有风险共同承担”
成为航天工程各系统协同工作的金科玉律
黄纬禄把对党的高度忠诚
对祖国的深厚热爱
全部倾注到导弹事业中
为祖国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日以继夜
忘我工作、殚精竭虑
奉献了毕生心血
是我国“国防战线上的无名英雄”
堪称爱国知识分子的楷模
在建校九十周年之际
黄纬禄院士曾亲笔题词 表达祝福
育才树人 環宇增辉
黄纬禄院士心系国家
为国奉献一生
以科学名世
以人才报国
吾辈东大人
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勇挑民族复兴重任
新媒体工作室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来源 | 中央电视台、央视网
东南大学校友总会、东南大学校史馆
责编|李小雨 蒋子羲
校对|田琳果
分享、点赞、点亮1000个在看!
为东大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