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久久为功筑就绿色长城

政务   2024-11-26 22:20   陕西  
点击上方
“榆林日报”
关注我们
       
榆林是国家“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的重要节点,也是“三北”工程建设的重点地区和国家六个地级市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之一。

自1978年“三北”工程实施以来,榆林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各项部署要求,历经40余年的艰苦奋斗,让北部毛乌素沙地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沙区造林保存面积突破1567万亩,樟子松保存面积超过190万亩,植被平均覆盖度达到60%;南部丘陵沟壑区造林保存面积达793万亩,林木覆盖率为23.3%,初步形成了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使陕西成为全国唯一栓牢“流沙”的省份。



全民动员 携手书就绿色奇迹

“三北”工程启动以来,榆林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持续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建成了总长1500公里的长城、北缘、环山、灵榆四条大型防护林带。

全民动员,人人参与。1981年12月,随着《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在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义务植树便成为了榆林全民与绿色的不变约定。其间,全市每年参加义务造林人次超过100万,先后建成植树基地300余个、典型示范区50多个,全民植树3.4亿株,并于2019年成功创建为“国家森林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锚定“加快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战略目标,确定了毛乌素沙地、黄土丘陵沟壑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白于山区、中心区域“五大生态空间”治理路径,先后开展了“三年植绿大行动”“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等造林绿化活动,在毛乌素沙海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的成片林165块;通过市、县财政大力支持,鼓励动员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近3年累计投入达15.09亿元,完成营造林111.7万亩,全市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沙里淘金 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造一片林子,绿一处荒沙,富一方百姓。

在“三北”工程建设中,榆林干部群众坚持将生态治理同产业增收结合起来,让荒沙秃岭变成了“金沙银山”,实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如今,榆林此前饱受风沙之害的150万亩农田,以由“三翻五种,十年九不收”的贫瘠之地变成了稳产高产的基本农田,形成了以防护林为屏障、节水灌溉农业为基础、粮油肉奶为主导产品的绿洲农业新格局;逐步形成以550万亩玉米、300万亩小杂粮、195.49万亩马铃薯、13万亩设施蔬菜为主体的农业产业规模,羊子饲养量达到929.19万只,成为全国非牧区养羊第一大市;各类经济林种植面积超过400万亩,形成红、黄、绿各色相融的经济林果产业新形态,建立起集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新体系。


与此同时,榆林还依托区域森林资源建设了定边县马莲滩、榆阳区小纪汗等16座城郊森林(沙漠)公园,建成了陕西省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无定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横山区市级臭柏自然保护区等6个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植物470种、野生脊椎动物208种。


接续奋斗 再谱生态建设新篇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来自全国22个省份的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奔赴榆林治沙造林一线,成为榆林科学绿化的先行者和开拓者;

创建于1976年的榆林林业学校(现为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林学院),累计为陕、甘、宁、蒙等省区培养上万名优秀毕业生,成为相关地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骨干力量;

榆林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充分发挥专业引领示范作用,在全市建立了20多个林业科技示范基地……

在持续深入推进“三北”工程建设的40多年里,榆林还涌现出了以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石光银、牛玉琴、张应龙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全国治沙造林英模。《大漠雄心》《五月花开》《生命的绿洲》等以榆林治沙英模为原型创作的影视、文艺作品,也成为了彰显榆林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产品。以“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为内核的榆林治沙精神,也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榆林人前赴后继,以实干担当续写绿色传奇。


林草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榆林人从“一把铁锹两只手”起步,顶烈日、冒严寒、战风沙,将一棵一棵小树苗栽种到荒漠之中。一年又一年,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一代又一代,昔日的辛勤付出铸就了绿色长城。未来,榆林将聚力“东西南北中”五大区域,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全力打造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示范区。


记者 李志东 图片均为资料图

编辑 叶蕊 校对 秦学 责编 李治学



榆林日报
榆林日报公众微信是权威、主流、新鲜的本地新闻的发布平台和优质生活资讯的服务平台。这里推送当天榆林重要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开展网络互动交流,畅享移动生活服务新空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