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耻!继续对中国下手!

职场   时事   2024-11-28 11:12   山东  

一、管好自己的事!


【海外网】11月27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七国集团(G7)外长会联合声明涉华内容提问。对此,毛宁表示,今年以来,中方已经多次就七国集团涉华错误言论表明严正立场。我们坚决反对七国集团损害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敦促G7国家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以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管好自己的事情。此外,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中国持续不断“支持”俄罗斯,这使得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继续,还称中国的经济和安全风险对我们构成了挑战。


【荣茂观察】


布林肯声称中国持续“支持”俄罗斯致使俄乌冲突延续,这纯粹是无稽之谈。中国在俄乌冲突中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积极劝和促谈,从未向任何一方提供军事援助。反观美国,自身还在进口俄罗斯铀料,且俄罗斯炮弹中含有美西方国家零部件,美国却倒打一耙,实在是可笑至极。中国有严格的军品管制措施,中俄正常贸易往来是基于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美国根本无权干涉,其指责不过是为其遏制中国寻找借口。


布林肯还称中国的经济和安全风险对美国构成挑战,这也是其霸权思维作祟。中国一直致力于自身发展,并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稳定器和推动者角色。中国倡导的是合作共赢,而非美国式的霸权掠夺与零和博弈。美国所谓的投资贸易审查、关键技术出口管制以及反对经济胁迫等手段,不过是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体现,是对正常国际经贸秩序的破坏,其目的是打压中国发展,维持美国摇摇欲坠的霸权地位。


从美国自身现状来看,美国国防问责办公室已指出其空军持续部署损害战备能力,存在人员短缺等诸多问题,F-35战机出勤率未达指标,海军舰艇维护延迟等,其军事力量已呈现出疲态与衰落迹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布林肯还妄图联合日韩对中国进行威慑,实在是不自量力。中国有足够的实力与底气应对外部威胁,并且始终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无意与任何国家发生冲突,但也绝不惧怕美国的无端挑衅。


总之,美国在G7外长会上的这种“反华大串联”的行径,是其逆时代潮流而动的表现。如今的世界格局已不是列强横行的时代,各国相互依存度日益加深。布林肯的言论注定只是其下台前的闹剧,无法改变中国坚定发展以及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的大势,奉劝“布林嫂”,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带娃”比较好,省得跑到意大利丢人现眼,自己孩子反而被狼叼走了。


二、拜登遏华政策注定失败!


【网易】近日,岛内媒体表示,拜登的动作一开始风风火火,但结果是一地鸡毛,全部烂尾。例如,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机制,随着中印在边境问题上和解,拜登的印太战略已经崩塌。即将上台的特朗普更有可能对此弃之不顾。


【荣茂观察】


岛内媒体近日发出惊叹,拜登政府的遏华政策已然彻底崩溃,这一论断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一系列无可辩驳的事实。拜登政府初时动作频频,企图以强势姿态重塑亚太格局,然而如今回望,却只见一地鸡毛,政策烂尾,成果寥寥。


以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机制为例,这一曾被寄予厚望的战略支柱,随着中印边境问题的和平解决而瞬间瓦解。中印两国的和解不仅展现了双方通过对话解决争端的智慧,也直接戳破了拜登印太战略的泡沫。更令人瞩目的是,即将重返政坛的特朗普,以其一贯的实用主义态度,很可能对此战略弃如敝屣,进一步加速其消亡。


再看拜登拉拢东盟国家的印太经济框架,这一旨在构建围堵中国经济圈的计划,在拜登任内便已显露出疲态,提及次数越来越少。而特朗普,对多边协议向来不感冒,更偏爱双边交易,上台后这一框架恐将更难逃被束之高阁的命运。


与此同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攻势却频频告捷。中澳经济和解,中日关系持续改善,这些变化不仅彰显了中国的外交智慧,也反映出各国对于与中国合作共赢的渴望。特别是当美国内部的政治动荡和对外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时,中国作为稳定的经济增长极和全球市场的关键角色,其价值愈发凸显。


更为关键的是,无论是印度、韩国、日本还是澳大利亚,这些国家都逐渐意识到,盲目跟随美国遏华,不仅不符合自身利益,还可能错失与中国合作带来的巨大机遇。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开放和包容性成为各国争相拥抱的宝贵资源。


拜登战略的破产,不仅是其个人或团队能力的缺失,更是全球化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特朗普的回归,即便他再次打出“美国优先”的旗号,试图同时实施遏华政策,也注定将重蹈覆辙。因为历史已经证明,搞围堵、搞遏制,既不符合中美两国的根本利益,也违背了世界各国的共同愿望。


在这个全球化日益加深的时代,合作才是共赢的基石,封闭和对抗只会导致双输。拜登政府的遏华政策,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其失败的结局。而对于即将到来的特朗普时代,如果继续坚持这种过时且错误的战略,那么等待美国的,也将是同样的命运。


三、高层政策新动向:经济大省成化债资源新宠


【综合新闻】近期,高层刺激政策的思路悄然发生了变化,一个显著的趋势是,更多资源(特别是化债资金)开始倾向于经济大省,而非债务负担较重的省份。这一转变引发了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各界对于政策调整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荣茂观察】


据统计,自10月以来发行的5885亿特殊再融资债中,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南、四川这六个经济大省占据了高达66%的份额,而去年同期这一比例仅为9.2%。相比之下,12个重债省份的占比则从去年的15%猛增至今年的超70%。这一数据对比鲜明地展示了政策调整的力度和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这六个经济大省的城投债规模在近期也首次出现了净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它们在经济复苏中的引领作用。过去,中央的政策思路是化债资源向重债省份倾斜,而发展资源则向经济大省倾斜。然而,这一策略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因为经济大省受到债务利息的制约,加之土地市场萎靡,借钱发展的意愿并不强烈。


如今,政策调整的逻辑变得更为清晰:先为经济大省松绑,再顾及重债省份,这样的顺序更易启动经济。这一转变意味着化债的重点已从单纯的防风险向防风险与促发展并重转变。经济大省将获得更多的化债资源和更大的发债主动权,这无疑将为它们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对于这一政策调整,我们应理性看待。一方面,它有助于缓解经济大省的债务压力,激发其发展潜力;另一方面,也需关注重债省份的实际情况,确保政策调整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未来,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实现经济的全面复苏和稳定增长,将是政策制定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

觉得不错请分享



荣茂观察
原“THLDL领导力”。作者:李荣茂,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THLDL大课堂、清大领导力创始人、原清华大学领导力创办人、资深投资人。站在中国立场分析国内外政经走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