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 批
文/大海
究竟何为侨批?侨批又究竟意味着什么?怀揣着这样的疑问,我踏入了位于汕头市外马路邮政总局对面的汕头侨批文物馆。一进展厅,虽然灯光略显柔和,但每个橱窗内聚焦的灯光却异常明亮,它们照亮了那一幅幅图片和一张张泛黄陈旧的信笺,仿佛在向每一位访客诉说着侨批的悠悠岁月和背后的故事。
在细致入微的参观与阅读中,我逐渐明晰了侨批的内涵。侨批,这一在潮汕侨乡盛行了百余年的特殊文献,是华侨华人与家乡眷属在通信往来中所产生的书信、账目及汇款票据等的综合体,是“银、信”合一的民间瑰宝。它承载着华侨华人在海外的生活点滴、奋斗历程以及所在国的历史与文化信息。
侨批的盛行始于19世纪中叶,直至20世纪70年代才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前后绵延了150多个春秋。在福建方言、潮州话和客家话中,“信”被称为“批”,因此得名“侨批”。而潮汕,这个地处沿海、人多地少、生活压力巨大的地方,先民就素有出洋谋生的传统。侨批也就应运而生了。潮汕侨批发源于民间、流转于民间、收藏于民间。据统计,现居海外的潮籍华侨华人超过1500万,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此,潮汕地区产生的侨批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广,堪称近代之最。汕头侨批文物馆目前收藏的侨批就多达12万余封。
侨批作为民间瑰宝,其流转与收藏均离不开民间力量。它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详细记录了经济、政治、文化、交通、社会生活等多个领域的历史变迁,是研究近代华侨史、家族史、经济史、文化史等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
侨批的往来传递,离不开侨居国的侨批局,更离不开那些勇敢无畏的水客。在东南亚等国金融邮讯机构尚未完善之时,水客们凭借着自己的诚信与勇气,远渡重洋,四海为家,为海外华侨华人传递着“人、信、财、物”。他们秉持着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诚信,无论遇到多大的风浪险阻,都要确保侨批能够安全、及时地送达客户手中。
侨批不仅是一种汇款方式,更是一种家书,其内涵之丰富,几乎涵盖了华侨华人在海外生存发展的全部内容。从问候祝福到报告侨居地信息,从寄送侨汇到托送物品,每一封侨批都承载着深深的亲情与思念。
在侨批文物馆的展厅中,我亲眼目睹了一封“催人泪下的侨批”。这封简短的侨批只有寥寥几字,却道尽了人间的辛酸与无奈。旅泰华侨杨捷从在批封上特意留下十个字的叮嘱:“见信至切赎回吾女回家”,让人感受到了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刻骨铭心的牵挂和无尽的舐犊之情。原来,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妻子无力养活一双儿女,不得已将年幼女儿卖掉,在海外的父亲闻之心如刀割,捶胸顿足。悲痛之余,想方设法凑足钱款,从批局托寄国币5万元(旧币)回家,要妻子拿钱赎人。“至切”为潮汕方言,意即千万、务必,相当于普通话“切切”,父亲心中的迫切、焦急跃然纸上。
而在汕头澄海,还流传着一段关于侨批的感人故事。年轻华侨李明为了生计和梦想远渡重洋打工,在通讯和交通都不发达的年代里,他与家人的联系全靠一封封侨批。当得知母亲病重时,他心急如焚地写下了侨批并附上积蓄寄回家乡。虽然国际邮路不畅导致侨批历经波折才送达家人手中,但那份孝心却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了母亲的心房。在儿子的鼓励下,母亲勇敢地与病魔抗争并最终康复。
如今当我再次凝视着那一封封泛黄的侨批时,心中不禁涌起无尽的感慨。这些侨批不仅记录了个人奋斗的历史和家国情怀的浓烈亲情乡情故事,更见证了无数海外华侨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和无尽思念。它们是连接海外华侨与家乡亲人的纽带,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铭记这段历史,珍惜这份情谊,让侨批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朱海明:汕头市语言艺术协会会员。平时爱好文学,业余朗读爱好者,愿通过声音与你结为朋友。华豫文苑主播!
华豫文苑投稿需知
1、投稿须为原创首发,题材不限,古体三首,现代诗二十行以上,散文、随笔、小说1000字左右。
2、请关注华豫文苑公众号,所投稿件,如果被录用,在本平台没刊发之前,严禁一稿多投或重复投稿。
3、赞赏奖励:如有获奖,作者50%,朗诵者25%;图文编辑25%,赞赏不再发放。欢迎积极转发分享,期待获奖!
4、感谢为平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平台作品推送七天后,阅读量不到100+后台将做删除,不求数量,但求质量。
5、因平台发展需要,现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加入我们:诵读主播、图文编辑,如有意私聊:yxqy521zw;我们尊重支持原创作品,图文版权归作者所有,
6、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删除,分享产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