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95%的牦牛生长在中国的青藏高原,牦牛绒每年自然脱落,是最能代表中国的珍稀天然纤维之一。再聚焦中国纺织行业,我国幅员辽阔,上好原料有不少,叫得响的面料却不多。如何将珍稀天然纤维转化为好面料,再制成消费者人手可及的高品质成衣?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消费国,中国纺织行业交出创新答卷。“一头牦牛每年只产100克的牛绒,堪比高原‘软黄金’,它比羊毛温暖30%,比羊绒更透气。”牦牛绒品牌SHOKAY绣嘉公司创始人乔琬珊,已经在牦牛绒产业耕耘了近20年,是较早发现牦牛绒价值的人,她相信身为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独有的牦牛绒产业具有巨大潜力。江南布衣则是最早应用牦牛绒的中国设计师品牌之一。2017年,其旗下高端女装品牌LESS就发布了牦牛绒产品,2021年LESS又推出首个牦牛绒系列服饰。“天然牦牛绒以黑棕色为主,浅驼色和白色牦牛绒数量稀少。由于深色牦牛绒脱色或漂白都会导致纤维受损,所以纺纱、织布只能采用天然色的牦牛绒,因此颜色比较受限。”江南布衣面料企划负责人张韶华表示,通过纱线风格变化和织造工艺改进,以及和其它可染色纤维混纺、交织,可呈现出变化的牦牛绒面料和纱线,助力开发新颖的牦牛绒产品。今年秋冬季,江南布衣旗下五个品牌包括JNBY、LESS、速写、jnby by JNBY、RE;RE;RE;LAB等都推出了牦牛绒产品。“消费者对于牦牛绒产品从惊奇到惊喜,是需要时间去体验的。以LESS品牌数据为例,2021和2022年牦牛绒产品的售罄率低于同品牌的大盘售罄率,但2023年售罄率就超过了,达到79.9%。”张韶华说,相信随着牦牛绒产品在市场上的“能见度”越来越大,消费者对它们的接受度和喜爱度也会越来越高。值得注意的是,一缕牦牛绒在串起产业振兴之路的同时,也助力产区生态平衡。据介绍,牦牛的碳排放量更低,且有着更温和的吃草习惯。业界专家认为,当人们充分认识到牦牛绒等资源的珍贵,便会主动加强保护,这对保持草原生态和文化非常关键。今年,江南布衣联合多方合作伙伴共同发起“布尽其用-牦牛绒产业振兴项目”,包括制定牦牛绒的国际可持续标准、对牧户们进行动物福利保护培训并且进行牧场认证、参与牧区的草原生态修复,以及牦牛绒面料的创新研发等。旨在联动从原料采集到消费市场的多方价值链参与者,推动整个本土牦牛绒产业的完善与发展。如今,一条既可以连接从牧区到时尚产业上下游合作方、系统性提升中国牦牛绒产业价值,又可以提升牧民可持续意识、技术能力以及收入,助力产区生态平衡的可持续时尚产业新路径正被开拓。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力,持续推进对于牦牛绒产业的探索与创新,以可溯源的高端牦牛绒为原材料的中国精造产品,将会走向更宽广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