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区这些街道的名称由来,你知道多少?

政务   2024-12-30 15:01   江西  

我们每天在袁州生活、穿梭

感受着她的呼吸

见证着她的发展变化

然而,关于袁州区各乡镇、街道

名称的来历

很多小伙伴都不怎么了解

今天

小编首先为大家整理了

袁州区10个街道及城区有关

道路、建筑名称由来

希望热爱家乡的你

能更多地了解家乡

……

今天,就带大家来一起了解下吧
袁州区概况

袁州区位于宜春市境西南部,地处赣江支流袁河上游,为宜春市委、市政府驻地,是宜春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袁州区辖区面积25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2万左右,下辖乡镇、街道28个,其中街道办8个,镇17个,乡3个,分别是灵泉街道、秀江街道、湛郎街道、珠泉街道、化成街道、下浦街道、凤凰街道、新康府街道、彬江镇、西村镇、金瑞镇、三阳镇、慈化镇、天台镇、洪塘镇、芦村镇、水江镇、渥江镇、新坊镇、南庙镇、竹亭镇、辽市镇、寨下镇、湖田镇、新田镇、楠木乡、柏木乡、飞剑潭乡。

 

袁州区得名由来

首先来了解下宜春的历史由来。在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派大将灌婴攻打江南一带,灌婴打下南昌后,又占领了宜春,并于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在宜春设县,取名为春宜县。此后过了一百多年,汉武帝封刘成来宜春做官,刘成觉得这里一年四季如春,把“春宜”改为“宜春”。意思是:“四季都是宜人的春天”。(另有说法是源于城西美泉,以其“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此外,刘成在宜春还建了宜春台、湖冈台、凤凰台、仙女台、化成台。宜春台即位于现在的春台公园,春台阁后面有一古香古色的建筑就是昌黎书院(韩愈,自称郡望昌黎,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在宜春做官时释放抵债奴婢,倡导学风,为宜春日后科举闻名于天下打下了基础,唐朝中后期,宜春考中了30多位进士,赢得了“江西进士半袁州”的美誉。为纪念他,宜春市区有昌黎路、昌黎巷、昌黎阁、昌黎大桥、多胜楼等,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就是韩愈的诗句。)它是明朝嘉靖年间,在韩文公祠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三年一次的乡试主考场就设在这里,所以宜春台南面有一条路现在还叫"考棚巷”。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为避晋武帝祖母张春华名讳,改宜春县为宜阳县(因此有了宜阳新区、宜阳大道得名),并随其所隶属的安成郡划归荆州管辖。自隋开皇十一年(591年) 天下设州,宜阳县改称袁州,宜春为什么改称为袁州呢?这与东汉时宜春的一位著名隐士袁京有关,其为东汉司徒(宰相)袁安次子,为当时(东汉)研究易经有成就的名士之一,世称高士,是继东汉大隐士严子陵之后,第二位最具影响的山中高士。朝廷素闻袁京才学渊博,多次派人请他进京做官。袁京坚辞不去,依旧过他的隐居生活。其第五世重孙袁绍、袁术皆为三国名将。袁京去世后,人们感念他的高风亮节,把他居住的地方,叫做袁山,改宜春郡为袁州府。宜春百姓还建了“高士坊”“袁高士祠”来纪念他,这两座山便叫袁山,也因此才有了后面的袁河(属赣江支流,由于流经宜春段时风景秀丽称秀江)、袁州、高士路、袁山大道……

位于袁山公园高士亭旁的袁京石像

 
灵泉街道
因境内“灵泉池”而得名。灵泉池成曲尺形,南接中山中路,是建于三国时期宜春城现存最古老的塘井,此巷也称为灵泉巷此处原有一株大柳树,历称柳树下。后来有人考证认为,灵泉池即是宜春泉,而宜春则是以宜春泉而命名的。古书记载:因城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故名宜春,也就是说宜春因泉而得名,因为先有“宜春泉”,后有宜春县。

灵泉池

秀江街道
因秀江流经境内得名。秀江河即为袁河,因在宜春城中的一段风景秀丽,被当地人称为秀江河。

秀江

湛郎街道
因“湛贲中举,彭伉落驴”典故得名。“湛郎”意为古桥—湛郎桥。唐代就已存在的湛郎桥位于宜春城区东面葛家岭西麓,横跨珠泉河,旧名赤板桥。因为唐朝宜春第一个进士彭伉贞元七年(791年)与第二个进士湛贲贞元十二年(796年)的一段佳话,改名落驴桥,后更名为“湛郎桥”,该桥于1969年拆毁,原址位于宜春东门加油站附近。

状元洲小学(第七小学)

珠泉街道
因境内有珠泉池而得名,古人归为袁州八景之一:南池涌珠。位于袁州至安福的古道旁,自古有一脉清泉从坑底涌出,百姓俗称“涌坑泉”。《袁州府志》载:“宜春形胜,龙自南来,水从东注。此泉乘龙而来,常年喷涌,亘古不息,滋润宜春,故名龙来泉。”百姓依泉而居,形成村落田园,溉田万顷,远近闻名。后有文人改名“涌珠泉”,以青石围垒,长14米,宽4.75米。千年古泉自有美丽的传说。一说元末朱元璋从吉州北上江州(九江)征讨陈友谅,因正值大旱之年,将士又饥又渴,难以前行。朱元璋唯恐军心涣散,情急之下传令:“前方袁州相传是泉城,必有甘泉,我部去袁州安扎。”将士一听顿时来了劲,一鼓作气行军至袁州城南,不料四处一看也是大旱,不见清泉。朱元璋急得直跺脚,只见脚下的几个坑顷刻泉水上涌,如珍珠翻滚。朱元璋朝天作揖:“天不负我也!”命人拿来纸笔题名:珠泉。另一传说似与府志描述有关。明万历年间一秀才进京赶考,行至袁州城南顿觉干渴难耐,倒在山脚石边昏睡过去。一老农赶猪路过,疑秀才中暑,决定救他。老农见石下有水珠渗出,知此必有源泉,遂决定杀猪取血灌于石下,老农口中念念有词,石头被猪血染红,少顷,一股清泉从石坑涌出,红石映照泉水,在阳光下朱红透亮。秀才醒来俯身畅饮,顿感神清气爽。正要起身拜谢恩人,只见老农化作一缕青烟扶摇直上,消失在仰山。秀才面南而拜,心知神助,赴京高中进士。一年后回到此地,见百姓称此为“猪泉”,遂提笔改名:珠泉。

南池涌珠

化成街道

因“化成晚钟”而得名。“化成晚钟”位于街道境内的化成岩森林公园,里面的化成禅寺(简称“化成寺”)的前身为两个佛寺的合成:上岩叫开化院,下岩叫惠昭院,距今已经有1200多年历史。宋代诗人赵善坚有诗曰:“僧居罗上下,钟声答晨暮”,化成寺所处故称“化成晚钟”,是古袁州府的“宜春八景”之一。关于化成台还有一个典故,这还得从唐朝的宰相李德裕说起。李德裕为唐朝赵郡人,出自名门大族,曾任兵部尚书(宰相),他是唐王明“牛李党争”中李党首领,是位思想较进步的政治家。唐文宗大和八年(公元834年),因斗争失败,李德裕被贬至宜春当了个长史(刺史的副官,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李德裕被贬后,毫无心情管理政事。当他见化成岩风物妖冶,气象万千,就整日居住在那里,喝酒,写书,论道,麻痹政敌。在宜春两年后重返京城,重掌大权,显赫一时。李德裕在宜春时很欣赏当时宜春的那些学子,包括卢肇、易重、黄颇等人,还经常与他们一起为文作诗,用他那种比较开明、比较进步的思想点化启发他们。后来,卢肇、易重都跳了龙门,中了状元,黄颇也高中进士。这种经李宰相一点化就有成就的事一传开,使那里的一草一木、一丘一石都因李德裕而变得神奇了,因此,就用"化成"二字来命名这方宝地。由此也就有了化成路、化成岩、化成寺,在化成公园内也有不少纪念李德裕的摩崖石刻等纪念物。

化成岩森林公园的化成禅寺

下浦街道
因街道驻地名下浦,“下”意为下首,“浦”意为码头,地处原城区下首码头,故名。袁河与新坊河交汇处即是下浦,下浦集镇便位于两河之滨,集镇上原有下街,下街东接获鹿古桥,是古代通往分宜的官道。因乡公所设于下浦,故下浦由此得名。虽然下浦是袁州最为古老的乡镇之一,但以下浦为名源于民国时期,下浦在唐朝时称诏君乡,而后更名为征君乡、诏恩乡、诏仁乡。1939年,始设下浦乡。2003年11月,撤乡设街,定名为下浦街道。

▲下浦街道鸟瞰

凤凰街道

因辖区范围内有两峰,名为大小凤凰山,故名。2005年1月,从化成街道划出滩下、黄颇、林桥,从灵泉街道划出柒家岭、凤凰,从湖田乡划出岐山,设立凤凰街道,地名沿用至今。这里还要重点说下黄,黄颇,字无颇,韩愈贬任袁州刺史时,拜韩愈为师。连续十三年不中,唐武宗会昌三年(843)癸亥科,终于与宜春学士卢肇一起登榜,卢肇为状元,黄颇则第三名。黄颇亭、黄颇路,皆因黄颇而起。

凤凰街道在润达购物中心东广场一楼建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红色驿站”


新康府街道
因此地土质松软如糠而得名。相传明洪武三年(1370年),宜春知县仲时举以府址破旧狭隘为由,欲迁建新址。经四处勘察,选中老城区西南一地,即现新康府地段。经仔细勘验,发现此地方位和土质不宜构建楼宇。后来发现开元寺(老宜春县政府)废基稳固,风水亦佳,即定于此。因当时府址首选现新康府地段,大家直呼此地为“新袁州府”,后又因此地土质松软如糠,便又戏称此地为“新糠府”,后改为“新康府”,六百余年延续此名至今。2015年9月,新康府街道正式成立。

新康府街道到新康府学校开展“弘扬爱国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

来源:宜春市政府官网

编辑:赵思阳;校对:刘婷婷;编审:甘露;监制:熊高军

大家都在看

袁州发布APP迭代升级完成!快来更新
“袁州硒橙”远嫁海外!
赞!袁州这支队伍获3项国家级荣誉
这12项服务全免费!附地点
搬迁公告!

秀江微语
袁州第一新闻门户,以传播袁州声音为己任。由袁州区委宣传部主管,袁州区融媒体中心主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