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回答杜绝“假大空”,4种方法对症下药

时事   2025-01-07 22:17   北京  



面试一对一督学提分营

【扫码即可了解详情】



在各类学习资源泛滥、AI工具迅猛发展的当下,“无话可说”和“没有素材”已不再是大多数考生的烦恼。随着考生答题流利度的普遍提升,新的弊端也随之而来——很多考官抱怨,考生的回答同质化严重,内容空洞。


所以,想要获得面试高分,还得在内容上拉开差距。谈哥总结了面试流于“假大空”的四个原因,快来一起对症下药。


原因一:言之无物


很多同学因为经历所限,缺乏公开表达观点的锻炼,没有“输出性”经验,一遇到公考这样严肃的场合和深刻的题目,往往陷入了茫然状态,不知从何说起,导致内容干瘪,词不达意,言不对题。


避坑指南:把思维画出来


建议小白们从思维导图开始,先做好内化训练,并不急于外向表达。作为“思维—表达”路径并不畅通的选手,不能做到“边说边想”或者“想即能说”,最好从打腹稿开始准备。从每一类题型中打磨出一个答题架构,在脑海中提示自己从哪方面开始解读对应类型题目,防止自己被题干中某个提示词干扰了思路,从而思维卡顿,言之无物。


原因二:言之无序


语言是思维的外化。很多考生在考场紧张的氛围和情绪作用下,会产生表述失序,虽然脑中有想法,但是表达时会急于把想到的好内容尽数展示出来,而准备时间有限,腹稿转化成演讲稿的逻辑语序往往会出现逻辑不清、表述重复等问题。


避坑指南:做好语速管理


建议同学们在面试备考的时候,多看看领导们的公开讲话,不光局限于文字稿,视频或音频也可以参考学习。因为领导常常要从全局视角来解读事件,兼顾多个层次和不同内容,需要严密的逻辑和把控能力。同学们在练习时可以着重训练语速,让自己语言张弛有度、抑扬有别,防止快慢差太大,给考官造成一种表述卡顿、前后反差过大的印象。同时,稳定的语速也能稳定考试情绪,有利于理清逻辑层次,防止说到后面忘了前面。


原因三:言之无力


有些同学虽然言语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不错,但是对时政热点的理解和深挖不足,导致宏观性、哲理性的题目答不出要点,流畅有余,深度不够。


避坑指南:转换思维角度


大多数考生虽然在笔试阶段进行了素材累积和理论学习,但是对于宏大而深邃的方针政策和时事解读,没有多年的持续关注和研习是很难答出深度的。尤其是对于实力接近的选手,如果表达观感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想要胜出就看谁能答出亮点。


值得注意的是,亮点并不是要出奇制胜,做与考试严肃性相悖的举动或输出另类的观点,而是要体现考生“弯道超车”的智慧。在一个话题上深耕不下去,那么巧妙过渡到自己有见解的领域上,再结合题目来剖析,既规避了众多考生内容的同质化,也能加深对内容的把控。当然,不断深度学习才是根本。


原因四:言之无状


无状既包括考生在作答时小动作多、口语化等直观状态,也可包括考生答题时像“没有感情的答题机器”,完全不在状态。


避坑建议:注重实战锻炼


在严肃的公考面试中,着装得体的基本要求考生们都能做到。但是,不同于一般职业的入门筛选,公职人员除了能力素质之外,还应对于公职这一身份葆有情怀和敬畏。考生要始终铭记,即将要成为一名履行国家公务、代表政府形象、服务百姓民生的公职人员。考官们作为经历者、参与者,更希望看到一个有情怀、有信仰、踏实肯干的青年人,而不仅是渴望上岸的答题机器。



半月谈
“中华第一刊”《半月谈》官微,每天帮你分析政治、经济、商业大事,解读社会发展,品味人生百态,您的政经顾问,学习良师,生活益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