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运网评】守护文化遗产 灌溉传承之花

政务   2024-11-07 16:58   天津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证物泰戈尔曾言:“古老的种子,它生命的胚芽蕴藏于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的土壤里播种。”文化遗产便是那古老的种子,承载着历史与文明。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对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意义非凡。

拂去文化遗产的历史尘埃,让文化在传承中发展创新,能为社会进步提供无尽滋养。比如故宫文创,将故宫的文化元素巧妙融入现代产品,从故宫口红到故宫日历,让古老的故宫文化走进大众生活,焕发出新的活力。威尼斯为保护其水上城市风貌这一独特文化遗产,严格限制大型现代建筑建设,同时对古建筑进行定期修缮,使得这座城市至今仍是浪漫与艺术的象征。
古老技艺、传统习俗等都是先辈智慧的结晶,传承它们能让历史记忆永不褪色。就像南京云锦,那精巧绝伦的织造工艺,从图案设计到挑花结本,再到上机织造,无数道工序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传承至今仍熠熠生辉。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也是文化传承的经典案例,无数的文物保护工作者通过数字化采集、修复壁画等工作,与风沙等自然侵蚀和旅游开发带来的破坏对抗,让这座艺术宝库能长久留存,向世人展现其辉煌。
    古老的文化元素,承载古今,唤起尘封的民族记忆,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冯骥才说过:“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稀世证物,是我们与遥远祖先沟通的唯一渠道,是联系古今的血脉。”端午节赛龙舟等传统习俗,让大家在共同参与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将整个民族紧紧相连。古老的中医文化,不仅传承至今为人类健康服务,其理念还启发了现代医学研究,促进了新疗法的诞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秉持赓续传统、修复生态的文化发展战略,在发掘保护、传承发展中,使诸多深藏于民间的“非遗”项目存续状态发生了积极变化,在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出积极作用。如对非遗传承人的扶持等,让文化火种得以延续。2024年9月24日,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更明确的政策要求,为今后非遗保护工作提供指南。
然而,挑战犹存,我们要处理好“保护与传承”关系,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作者:天津市宁河区文化和旅游局 宋伟秀



来源:网事津评

审核:岳晓雪

编发:朱可欣



网信宁河
发布网信政策解读、信息发布和热点发声等权威内容。传递宁河好声音,打造宁河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