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越来越成为全球共识。截至2023年10月,已有151个国家已经或准备提出净零排放或碳中和目标,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英国等世界主要碳排放国。然而,当前国际地缘政治经济形势面临深度不确定性,对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来,我国始终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之路,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实现途径。从世界范围看,多数国家将碳中和目标定在21世纪中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平均有50年的过渡期,而我国的时间只有30年左右,任务更加艰巨。2023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愿景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指引。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中国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从转型进展、政策体系以及面临的挑战与需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低碳转型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中国在低碳转型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据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51.2%,单位GDP能耗相比2012年降低了26.5%。同时,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已提升至17.5%,森林覆盖率也达到了24.02%。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中国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以及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的全面低碳转型。
在工业领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了新成就。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持续增加,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技术水平和制造规模均位居世界前列。在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销量和保有量均实现了快速增长,绿色出行方式日益普及。在建筑领域,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占比不断提升,绿色建筑面积超过100亿平方米。
双碳“1+N”政策体系
为了全面落实“双碳”目标任务,中国政府在2021年10月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作为“双碳”“1+N”政策体系的总体纲领性文件。这一政策体系覆盖了碳排放相关的所有关键领域和重点部门,包括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为“双碳”工作提供了总体框架和工作重点。
双碳“1+N”政策体系的“1”由《意见》和《行动方案》组成,“N”由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实施方案及相关政策保障方案组成(图1)。
图1 双碳“1+N”政策体系示意图
双碳“1+N”政策体系将为中国的“双碳”工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指导。
政策设计覆盖碳排放相关的所有关键领域和重点部门,包括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减污降碳等重点领域,以及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重点行业的行动方案。
注重通过科技创新、财政支持、价格改革、科技支撑、人才培养等支持措施为“双碳”工作提供切实保障。
体现了全社会广泛参与,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体现,参与主体涉及各部委、地方政府、行业、园区、企业及个人等。
“1+N”政策体系还力图促进更广泛的合作,包括“一带一路”能源绿色发展,以及各行业、各部门中的国际合作政策设计。表1总结了“1+N”政策体系中的部分关键量化目标。
“1+N”政策体系为“双碳”工作提供了总体框架和工作重点,但与此同时,“双碳”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其路径和政策需要在国内外形势变化中保持韧性,并不断作出动态调整。
“双碳”目标下的转型需求与挑战
尽管中国在低碳转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需要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其次,中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制造业庞大的国情,以及碳达峰到碳中和时间短等现实情况,增加了转型的难度。此外,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稳定、绿色贸易和技术壁垒的增强等外部因素,也给低碳转型带来了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国需要科学理解和落实“双碳”目标,统筹气候、安全与转型发展;加速全面绿色转型,增强低碳竞争力;同时加强基础研发能力,储备关键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此外,还需要完善保障“双碳”目标实现的关键性制度和能力,如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和“双碳”相关的法律体系,提升地方政府落实“双碳”目标任务的能力等。
“双碳”转型路径是一系列目标、技术、资金、政策等综合驱动的系统行动路线图。把握好机遇和挑战“双刃剑”,处理好各类基本关系,解决好短期内成本高、难度大的问题,以及中长期的系统性挑战,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加速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全局的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探索符合我国实际的“双碳”发展路径与配套协同的政策制度。
文章摘编自《中国科学院院刊》2024年第4期,战略与决策研究栏目,原标题:进一步深化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转型路径的若干思考
作者:顾佰和 于东晖 王琛 王毅
审核:岳晓雪
编发:朱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