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气温又降下来了,家家户户都拿出放了一年的取暖设施,热水袋、电热毯、暖风机、暖手宝,以及应急神器“暖宝宝”……一一看下来,那叫一个眼花缭乱,一应俱全。
也正是这个紧要时候,疫苗君不得不提醒各位宝爸宝妈一句,给宝宝用这些取暖设施前,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一旦用错了,那杀伤力就不是人为能控制得了的。
这不,前两天疫苗君就刷到一条新闻:
哈尔滨一名2岁男童不小心尿床尿在电热毯上,结果导致电热毯受潮,引发爆炸,孩子下体被严重烧伤,已处于干性坏死的状态,严重影响后续生育能力。
(图源:看看新闻)
这光看新闻,就已经够吓人了。
因电热毯使用不当引发的事故,并不在少数。
去年底,太原的一户居民家中突然起火,户主直接被浓烟熏晕了过去,所幸邻居和消防员及时赶到,才免于一场悲剧。
(图源:网络)
事后消防员对火场进行分析,推断出起火点正是床上的电热毯。
除了爆炸、引发火灾等危险,长时间睡电热毯、或是使用其他辅热设备,很可能会导致宝宝烧伤、以及体内水分蒸发过多引起脱水热,严重的话甚至会危及生命!
01
警惕低温烫伤
今年年初,杭州的张女士担心女儿太冷,就在睡觉前冲了热水袋放在女儿的被窝里,谁知一觉醒来,女儿腿上突然起了一片疹子和小水泡,摸起来还很痛。
经过医生检查,判断是热水袋导致的低温烧伤。
(图源:网络)
央视指出,低温烫伤在冬季高发,约占冬季烫伤的三分之一。
它是指机体长时间接触温度不太高的热源,致使热量蓄积而导致接触部位皮肤、皮下组织烧伤。
比如贴片式暖宝宝的发热温度最高可以超过60℃,充电式电热宝的工作温度在74℃以上,灌入沸水的热水袋表面温度更是超过80℃,这些都可能对皮肤和皮下组织造成伤害,形成低温烫伤。
有人可能觉得,低温烫伤只是烫出个水泡什么的,平时也不怎么有感觉,不需要太在意。
但实际上,低温烫伤虽然创面疼痛感不是十分明显,但创面却很深,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并发感染,加深创面,以及形成慢性溃疡。
其中,婴幼儿是低温烫伤的高发人群。
此前,宁波消防就曾做过相关实验,在市面上选购的6款不同品牌暖宝宝包裹鸡蛋,大概只过了2个小时,鸡蛋就已经被烫熟,温度最高的鸡蛋表面甚至达到了66℃。
(图源:宁波消防)
之前广州一男子就因为怕冷,随身贴着7个暖宝宝,被同事发现,背后都已经冒烟了。
由此可见,低温烫伤比高温烫伤更不容易被发现,也更要警惕。
如果发现自己被低温烫伤,不要立即弄破水泡,最好由专业医生处理,以免发生皮肤感染。
特别要提醒的是,患者在烫伤创面上不应涂紫药水、红药水、酱油等作为紧急处理,这些带颜色的药水都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02
这些御寒神器,需要谨慎使用
除了暖水袋、暖宝宝等御寒神器,以下这些冬季常用取暖家电也需要慎用。
01
取暖器
和电热毯差不多,长时间使用取暖器容易引发短路,导致爆炸和火灾。
2019年,江苏常州一家住户家中取暖器着火引发火灾,事发时,家里只有一个午睡中的3岁小男孩,等孩子被救出时已陷入深度昏迷,后抢救无效身亡。
(图源:网络)
02
浴霸
浴霸是通过红外灯泡的热辐射来升高室内温度的,使用时会产生强光,如果强光长时间直射宝宝眼睛,会对宝宝的视网膜造成伤害,严重时甚至会损伤宝宝视力,让宝宝视力难以达到正常人水平。
03
暖风机
暖风机吹出的热气温度是非常高的,如果宝宝靠得太近,很容易被灼伤,另外,经常使用暖风机会使室内空气变得干燥,使宝宝咽干舌燥,从而引发脱水热。
04
直排式热水器
直排式热水器属于是最早的热水器,燃气直排热水器就是以天然气或者石油气煤气等气体为能源的热水器,直排主要是因为燃烧后的废气直接排放在室内,由于气体的不完全燃烧,排出的气体中含有一定量的一氧化碳等成份,很不安全,极容易发生事故。
(图源:微博)
一一看下来,这些御寒神器都有一定的危险性,疫苗君建议,如果不是特别冷的情况下,还可以多穿点,扛扛冻。
实在是要用了,最好间断使用,比如隔半个小时就拿走让皮肤透透气,然后再继续用。
当宝宝深度睡眠时,就最好不要继续用了。另外,在购买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在使用前要详细阅读说明书。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了,点个“在看”,转发给需要的朋友们吧~
▍ 图片:宁波消防、看看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