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个聪明的考生,因此寄希望用更多的时间能勤能补拙,采用多加练习的方法来达到目的。”
范同学,本科毕业于暨南大学金融学专业,硕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济学专业,现就职于某外资银行投行部。
他从本科开始CFA的系统学习,目前已经顺利通过了CFA三级考试。
在漫长的备考路中,他也曾有过懈怠,想过放弃,但重整信心后再次出发,终在不懈的坚持和努力之下,收获了自己最好的成果!
![]()
大一的时候机缘巧合下参加了一次高顿的CFA宣讲,了解了CFA的课程体系,尽管我是金融系的,但是CFA的课程不仅仅与大学课程有交叉,而且更多的是互补。
并且CFA能够把大学四年的相关课程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基于此我报名了高顿的CFA课程,开启了我的CFA之旅。
![]()
CFA一级与大学课程有较多相似知识点,我是从大二开始学一级的,大三时因为准备考研和申请读研相关的事情暂停了。大四时决定重新学习一级,但由于我整个CFA一级的准备期过长,到后期难免会感到有些疲惫。还由于2020年的考试推迟,我当时甚至出现了不想考试的想法。不过幸好有打卡群一直督促我学习,让我能收拾心情,不仅重新出发,坚持下去,还顺利通过了三个级别的考试。准备二级和三级考试时我已经参加工作,备考的时间都只有半年左右,时间比较紧张。尤其是考二级时我刚加入投行部工作,每周工作时间就有70-80小时。因此我在备考前期会在每天上午7点起来学习到9点,在晚上12点工作结束后再学习1-2小时,到中后期复习和冲刺阶段我就会在早上6:30起床学习,并把晚上学习的时间也相应延长。由于要实现工作和学习的平衡,我给自己制定了每日的目标,做好时间表,每天要看多少时长的课,做多少课后题,每天晚上休息前便制定好计划。再根据一天的工作量适度、灵活调整,所以即使是备考时间紧迫,在合理的规划学习后,我最终也能从容不迫地参加考试,通过考试。![]()
一级的知识点很多,主要的学习方法有点像高中的学习方法。
比如自己画思维导图搭建知识体系;建立错题本,把每一个错题和相应的知识点总结起来;多默写公式,让自己记住相应的公式应用场景等。一级不难,但贵在坚持。
相比三级,我认为二级是更难的,因为它涉及到更基础、更原理性的知识点,包括计算、概念等的要求比一级和三级都要高,因此备考难度和学习强度也比较大。
三级考试相比一级二级更接近现实世界,学习知识点的时候可以把自己带入其中,理解起来也相对容易,但是理解容易不代表知识点容易记住。
由于有主观题,三级更需要对知识点本身印象深刻,包括概念,原理,逻辑等等,因此我每周也会花很多时间去看思维导图。
在一级二级时,我是学完了全部正课再开始做题的,但是三级的时候由于需要自己多写,才能真正知道主观题如何应答,因此我在每次学完正课以后都会安排一部分练习题,从而加深印象。虽然目前CFA考纲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学习方法有时候是通用可参考的。我不是一个聪明的考生,因此寄希望用更多的时间来勤能补拙,采用多加练习的方法来达到目的。如果顺着课程看下来,体系也就初步搭建好了,特别是陈老师和文老师的课,不仅仅教了理论,也教了实践,让我受益匪浅。![]()
CFA证书学习的真实感受
其实在学习CFA的过程中,我一开始似乎感觉不到CFA的实际用处,但在考完以后,我便开始发觉它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是CFA最重要课程之一的财富管理,尽管我并未从事财富管理的工作,但我开始用学到的知识为自己的理财和未来的发展做规划。
我常常也与身边的朋友们提到其重要性,而CFA的知识点放在实际应用当中都是十分具备说服力和实操性的。其次是财报、宏微观经济等课程,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企业估值、企业基本面价值、以及经济发展的驱动因素等,让我的日常工作都能很好地完成。CFA考试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结合高顿的课程,再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一定能顺利通过考试,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坚持。人生路上求学、求职等也都需要坚持,努力去沉淀就能获得最好的结果。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们能够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