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商品馆,割的就是你

财富   2025-01-02 21:17   河北  

 你想了解的,这里都有!

导读:对俄罗斯有特殊感情的中国人,恐怕要白高兴一场了。

■来源:冰川思享号

不需查阅资料,即便是口耳相传,一般人也应该知道,不仅过去的苏联轻工业不行,今天的俄罗斯,轻工业照样不行。


撰文丨任大刚

在大街上随便拉住一个行人,问他是否使用过俄罗斯商品,我敢说,很多人会摇头作答。

非但没有用过,恐怕连见过的也很少。

我这辈子见过的唯一一件俄罗斯商品,是一台明斯克牌冰箱,据说是上世纪80年代从苏联进口的。这台单门冰箱设计简单,运转的时候,声音很大。

除此之外,衣食住行,一样未见。


01
俄国货热潮来了?没有的事!

但最近《中国商报》报道说,2024年,蓝底白字的醒目标识,搭配着循环播放的俄语歌曲,如雨后春笋般开张的俄罗斯商品馆,成为多地街头巷尾的一道新风景。

据俄罗斯商品馆的招商人员介绍,加盟俄罗斯超市,风险小回报高,整体利润率在40%—60%。“我们现在的几十家门店当中,快的话三个月、慢的话五六个月就能回本。”

其实,在短视频平台上,以俄国女婿或俄国媳妇身份,叫卖俄罗斯商品特别是食品的,同样不少。

俄国货真的在中国兴起消费热潮了吗?

最近,一条短视频显示,一个博主进入“俄罗斯”商品馆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些都是假的。”博主称,店内大部分商品实为中国制造,且价格虚高。

图/网络

我相信这个博主说的是真的。据悉,目前,已有不少俄罗斯商品馆开始了整改。

在杭州的一家俄罗斯商品馆内,货架上增设了一张红蓝色的小插卡。对于产地为中国的商品,小插卡上写着“温馨提示:此区域商品产地为中国”;而对于俄罗斯进口商品,也写出了“此区域商品产地为俄罗斯”。

至此,对俄罗斯有特殊感情的中国人,恐怕要白高兴一场了。


02
食品安全驱使下的消费选择

但这场虚假的热潮,仍有值得反思之处。

目前,“输入”中国的“俄罗斯”商品,以食品为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心。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的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食品安全大概分为四个等级:最基本的,是没有特别认证,安全性依赖生产过程控制的普通食品;其次,是在生态环境良好中种养的无公害食品;再次是对农药化肥有较为严格检测的绿色食品;最高等级是不使用农药化肥以及生长调节剂和基因工程技术的有机食品。

一些无良商家在食品制作过程中,无节制使用有害有毒添加剂,普通食品的安全性堪忧。

再加上工业化过程中,不少地方存在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等,公害严重,粮食蔬菜生产也受到严重影响,致使食品行业的信誉大受影响。

一些无良检测机构也是有钱好办事,不顾消费者利益,任意办认证证书,致使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信誉度不高。

在这种背景下,稍有经济实力和条件的人,宁愿相信进口食品,而不愿相信国内食品的品质和安全等级。

如今,忽然之间街面上出现了外国食品“专卖店”,趋之若鹜在所难免。

再说,只要是上过初中地理课程,或者略微关心国际大事,都知道俄罗斯地大物博,没有那么严重的环境污染,且对科技与狠活不是很擅长,而以生产“傻大笨粗”的商品著称,于是想当然认为,他们的食品恐怕更货真价实,兴许更安全。

这种内外因素驱动下,中国消费者是很容易走进“俄罗斯”小超市的。

这样的消费者,值得同情。


03
缺乏基本常识的消费行为

走进“俄罗斯”小超市的消费者固然值得同情,但不可否认,这些消费者又是缺乏起码常识的。

首先,缺乏地理常识。在报道中,“俄罗斯”小超市居然售卖产自俄罗斯的热带水果制品,比如俄罗斯榴莲糖,这真是要把人忽悠瘸了。

其次,对俄罗斯的产业缺乏常识。不需查阅资料,即便是口耳相传,一般人也应该知道,不仅过去的苏联轻工业不行,今天的俄罗斯,轻工业照样不行。为啥不行,见仁见智。

而只要在搜索引擎上查一下资料,俄罗斯目前的轻工业状况照样不容乐观。

在过去十年,中俄之间的贸易增长了将近3倍,2024年预计超过2400亿美元。

▲2024年1-11月中俄贸易额已达1.58万亿人民币(图/海关总署)

其中,俄国向中国出口的大宗,主要是能源和其他原材料。最近,俄罗斯农产品出口中国持续增长,特别是奶制品、火鸡肉和蜂蜜。但这些品种,根本撑不起一个超市所需要的货物品种。

而中国出口到俄罗斯的商品,则包含俄罗斯人全部衣食住行之所需,丰富程度让人眼花缭乱,可以说,若不从中国进口商品,则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将大受影响。

有论者说,“中国制造,已经承包了北方邻居的衣食住行!”这恐怕不是信口开河。


04
警惕“价值观”营销的套路

毫无疑问,利用消费者的无知欺骗消费者,是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应责令其改正。“俄罗斯”商品馆一方,应为其欺诈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但除了追究责任,有些消费行为之外的微妙之处,不得不费些思量。

毫无疑问,忽然之间冒出来这么多“俄罗斯”商品馆,除了上述食品安全的担忧之外,还不可避免地存在蹭流量的想法。

2023年,有短视频平台出现一名异军突起的“战地英雄”——“保尔·柯察铁”,这个自称身处乌克兰前线的俄罗斯士兵,成功吸粉30万。然而,在这个“保尔·柯察铁”的光环背后,竟然隐藏着一个笑话:他其实在中国河南省,而非乌克兰前线。

但凭借那些荒诞不经的视频,“保尔·柯察铁”在自己的网店大卖伏特加酒、蜂蜜等俄罗斯商品。

被揭穿后,他急忙删除所有影片,并将账号名改为“王抗美”,但最终被平台销号。

图/网络

几乎同一时期,还有一个名叫“娜娜”的“俄罗斯女子”,通过分享自己在中国的生活走红,吸引近200万粉丝,通过此渠道销售了大量商品。

但最终其身份被揭穿,原来她是一名通过化妆和使用变脸特效工具来假冒俄罗斯人的中国女性。

不管“保尔·柯察铁”“王抗美”还是“娜娜”,玩的都是骗术,而这个骗术的背后,是“价值观”营销的套路——不问真假,只问立场,真假服从于立场。

“俄罗斯”商品馆也是如此。只不过,它把线上的骗局,挪到了线下,如今是线下不起眼,不招惹众人目光。在线下聚拢一群价值观相近的人,收割一丛韭菜,照样可以发财致富。

有识之士认为,这种生意做不长久。

但有识之士可能不清楚的是,只要存在“不问真假,只问立场”,骗子们照样可以用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再次收割成功。

【免责声明】易晟财富除发布原创干货以外,致力于优秀金融行业优质文章精选、精读。若有版权和肖像权问题,敬请和我们联系,我们文章没有商业推广,更无意侵权,一经确认,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处理。联系方式:微信vicfer002
以上内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易晟财富
全财富管理顾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