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概括地讲: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在市政协读书活动中,我阅读了《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读本》《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等书籍,了解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和实施路径,让我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认识之一,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传统农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生产效率低下,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我在前期开展的“四千行动”课题调研现代农业园区中发现,现代农业园区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集中体现,但也不同程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培育优势特色产业缺乏深度策划,“土特产”文章做得不深,农产品加工集群发展不够,产业链条较短,附加值较低,等等。
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链整合,通过引入智能农业装备、精准农业技术等现代农业科技,推动传统粗放式农业管理向精细化、智能化生产转变,从而促进农产品向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延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农业产业体系,为农村消费市场注入发展潜力。例如,上海市青浦区通过成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菌菇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和附加值的提升;河南省郑州市通过与惠农网合作,推动农业产业数字化升级,提升了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响应力。这种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来源,也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认识之二,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桥梁。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长期以来,城乡之间存在着二元结构,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发展机会不均等,无论物的现代化还是人的现代化,或是公共服务和治理现代化,农业、农村和农民都处于相对滞后的状况。从“城乡统筹”转向“城乡融合”,更加强调了城乡要素之间的流动、城乡空间之间的共融。在阅读中我发现,乡村的振兴,不在于乡村是否变成了城市,关键在于农村和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人居环境等差距是否逐步缩小、逐渐消除;也不在于村民是否变成了“城里人”,关键在于城乡户籍所附带的公共服务、公共福利是否均等。
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连接城市与农村的桥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可以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消费和投资,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促进城乡之间的资源互通和优势互补。例如,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典范,以村庄整治为切入点,使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带动了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四川省成都市探索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发展以农业、旅游、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农业综合效益,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度假好去处,实现了城乡经济互动发展,让城市与农村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认识之三,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在阅读中我发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得怎么样,关键在人、在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因地制宜,尊重客观规律,尊重每个乡村的特征,凸显村民的主体地位,通过制度创新、机制创新,让村民主动参与到乡村建设中,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更是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关键所在。通过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弘扬乡贤文化,引导村民广泛参与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和文明教化中,引育一批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新兴产业振兴、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的“三农”工作队伍和新型职业农民,让参与乡村建设的各个主体在产业链转型发展中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创造更多创业商机。例如,湖南省江永县探索推行“三精三微”工作举措(2023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指“内容精细、施策精准、成果精致”的工作要求和“微建设、微改造、微整治”的工作内容),完善农民参与机制,推行“政府提供用料、村里筹资筹劳、村民投工出力”的乡村建设模式,既为乡村塑形,又为乡村铸魂,激发农民参与意愿,广泛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结合《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读本》《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等理论书籍的学习,我深刻感受到,理论源于历史的智慧,是对历史的互动和把握,学习理论不是文字堆砌的泛泛而谈,而是从“认识抽象”到“具体把握”的生动解答,也将在日后的工作中为我提供有益指导。
文|赵天智
责编|张亦囝 校对|叶新昀 审核|王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