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陈昶乐教授团队 Angew:通过双组分催化剂制备极性高抗冲聚丙烯

学术   2024-11-07 13:17   江苏  
点击上方蓝字 一键订阅


聚丙烯(PP)作为一种低成本、低密度、耐热和机械性能良好的树脂,在全球塑料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全球年产量超过1亿吨。然而,传统的等规聚丙烯(iPP)存在脆性和非极性的问题,导致其抗冲击性能差,与极性材料的兼容性不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工业上常采用弹性体增韧、化学接枝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存在能耗高以及副反应多等缺点。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陈昶乐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题目为“Integrated Ziegler-Natta/Brookhart-Ni Catalysts for the Synthesis of Sutured Polar High-Impact Polypropylenes”。他们成功利用Ziegler-Natta和Brookhart-Ni双位点催化剂(图1),通过新的合成策略,制备出了具有优异机械性能和极性兼容性的高抗冲聚丙烯(HIPP)。

 

图1. Ziegler-Natta/Brookhart镍双组分催化剂用于制备极性高抗冲聚丙烯


通过结合Ziegler-Natta催化剂和Brookhart-Ni催化剂,利用它们在聚合反应中的协同作用,成功制备出了极性高抗冲聚丙烯。这两种催化剂分别催化了离子簇型极性单体的沉淀聚合反应,从而引入了极性单体单元到HIPP中。在该研究中,探讨了三种催化剂组合模式:混合型、核壳型和集成型。实验结果表明,集成型双位点催化剂实现了最佳的材料性能。这是因为聚烯烃离聚物作为缝合分子,将不同组分缝合成一个整体网络,从而显著提高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和极性兼容性。这种集成型双位点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它利用了工业上广泛使用的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无需对现有聚丙烯生产设备进行大规模改造。其次,该方法通过一步法制备出集成型催化剂,简化了制备过程并降低了成本。此外,集成型催化剂还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


除了优异的机械性能外,该团队还发现这种极性高抗冲聚丙烯在减少微塑料释放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热老化实验中,与传统的iPP/POE混合物和PP-R材料相比,极性高抗冲聚丙烯显著减少了微塑料的释放量。这主要归功于聚烯烃离聚物作为缝合分子增强了不同组分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此外,这种极性高抗冲聚丙烯还可作为高效相容剂用于回收聚乙烯/聚丙烯混合废塑料。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少量极性高抗冲聚丙烯即可显著提高混合废塑料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和韧性。这为塑料废物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有助于减轻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问题。此外,聚丙烯基复合材料体系中,极性单体提供了良好的相容性,从而实现了复合材料性能的提升。

 

图2. 微塑料释放:(A) 聚合物共混体系往往导致微塑料释放加剧的问题。(B) iPP/POE混合物(PPH-T03/8450 = 85/15)。(C) PP-R(PPR K7227)。(D) 极性HIPP(表1,条目9)。(E) 废弃PE和PP混合塑料(70/30)。(F) 含有2份相容剂-极性HIPP的废弃PE和PP混合塑料(70/30)(表1,条目9)。(G) 微塑料释放量数据。

 

图3. 极性HIPP用于提高不同混合体系下的相容性:(A) 在有或没有相容剂的情况下,PE/PP = 70/30混合物的拉伸强度和韧性(灰色:无相容剂;橙色:来自集成型催化剂的5% BPE/iPP混合物;绿色:来自核壳型催化剂的5% BPE/iPP混合物)。(B) 非极性PE、非极性iPP和缝合极性HIPP的水接触角(WCA)(表1,条目9)。(C) 含有20 wt%滑石粉(C)和40 wt%滑石粉(D)的PP/滑石粉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杨氏模量。含有40 wt%玻璃纤维(E)和50 wt%玻璃纤维(F)的GMT部件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和杨氏模量。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为高性能聚烯烃材料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法。通过集成多个催化剂位点,成功制备出了具有优异机械性能、极性兼容性和环保性能的极性高抗冲聚丙烯。这一成果有望在塑料工业中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


全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ge.202417849


相关进展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 JACS:订书机策略助力混合塑料升级回收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 Angew:快速光响应自修复木质素基聚烯烃复合材料

中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 CCS Chem.:烯烃复分解串联聚合制备可循环热固、热塑以及弹性体材料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 JACS:商用催化剂共聚合成极性全同聚丙烯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Adv. Sci.》:光、热、力三重刺激响应聚烯烃

中科大陈昶乐课题组 CCS Chem.综述:具有工业化潜力的烯烃-极性单体配位共聚催化体系

中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 Angew:多嵌段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塑料混合回收中的应用

中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Acc. Mater. Res.》综述:异相化策略在镍催化合成聚烯烃及其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中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Nat. Commun.》:共锚定策略制备极性双峰聚乙烯

中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 Macromolecules:用于制备异相的镍催化剂的乳液聚合策略

中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 Angew:核壳型自负载镍催化剂用于制备聚烯烃复合材料

中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 Macromolecules:基于生物基共聚单体的极性聚烯烃材料

中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Trends Chem.》综述:“Catalyst + X”策略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

中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 Nature Synthesis:可降解/可循环热固、热塑以及弹性体类聚烯烃材料

中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 Angew:助催化剂策略在烯烃复分解中的应用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Nat. Commun.》:离子锚定策略用于烯烃异相聚合及复合材料制备

中科大陈昶乐教授《Macromolecules》:功能化聚乙烯材料性质研究进展与展望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JACS》:离子簇策略在功能化聚烯烃材料合成中的应用

中科大陈昶乐教授:功能化聚烯烃材料 | 202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大会报告回放
吉大张越涛教授/中科大陈昶乐教授《Angew》:极性二烯单体可控聚合制备序列规整聚合物以及功能化聚丙烯

中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Angew》:具有光响应的钯和镍催化剂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

大连理工大学刘野教授与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JACS:C1资源制备聚酮高分子

东华大学蔡正国教授与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Angew》:氢键策略制备异相催化剂用于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发展了基于共聚单体的新策略用于功能化聚烯烃的制备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在功能化聚烯烃弹性体领域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含乙烯基苯基取代基的膦磺酸镍催化剂在乙烯聚合中的应用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发展了可用于乙烯气相及淤浆聚合的自负载策略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实现功能化聚烯烃性弹性体的制备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Angew. Chem. Int. Ed.》:邻苯二酚功能化聚烯烃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双管齐下”的烯烃聚合催化剂调控策略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Nat. Commun.》:在镍基烯烃聚合催化剂领域取得新进展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实现烯烃与极性内烯烃的共聚反应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在功能化聚烯烃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通过间接方法实现醚官能化聚烯烃材料的制备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光调控的开环聚合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综述烯烃聚合研究进展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含酚羟基的α-二亚胺镍和钯催化剂在乙烯聚合中的应用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系统评述:官能团化聚烯烃:新催化剂、新聚合调控手段、新材料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羧酸功能化聚烯烃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中国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直接合成功能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及低密度聚乙烯(LDP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昶乐教授发表论文综述:烯烃聚合研究进展

中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将商业化环酰胺用于催化聚乳酸合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昶乐教授团队在烯烃聚合领域取得新进展

中科大陈昶乐教授课题组在烯烃聚合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高分子科技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info@polymer.cn

诚邀投稿

欢迎专家学者提供稿件(论文、项目介绍、新技术、学术交流、单位新闻、参会信息、招聘招生等)至info@polymer.cn,并请注明详细联系信息。高分子科技®会及时推送,并同时发布在中国聚合物网上。

欢迎加入微信群 为满足高分子产学研各界同仁的要求,陆续开通了包括高分子专家学者群在内的几十个专项交流群,也包括高分子产业技术、企业家、博士、研究生、媒体期刊会展协会等群,全覆盖高分子产业或领域。目前汇聚了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研发中心的上万名顶尖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企业家。

申请入群,请先加审核微信号PolymerChina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并请一定注明:高分子+姓名+单位+职称(或学位)+领域(或行业),否则不予受理,资格经过审核后入相关专业群。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高分子科技
高分子科技®协同全球高分子产业门户及创新平台 “ 中国聚合物网 www.polymer.cn ” ,实时报道高分子科学前沿动态,关注和分享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一线科技创新设计、解决方案,促进产学研及市场一体化合作的共同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