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一鸣【悠悠天汉】 读《汉书》札记(九)

文摘   2024-09-19 07:00   陕西  

读《汉书》札记(九)  

作者   叶一鸣

52.刘敬力主匈奴和亲 

敬曰:“陛下诚能以长公主妻单于,厚奉遗之,彼知汉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外孙为单于。岂曾闻孙敢与大父亢礼哉?可毋战以渐臣也。

——《汉书卷四十三·刘敬传》

刘敬力主和亲匈奴,乃不得已而为之,但为两汉王朝争取了200多年的时间去积蓄力量,很有战略眼光。刘敬建议给和亲公主们雄厚的嫁妆,匈奴人贪财,必定将公主立为阏氏,生下儿子就会立为太子,将来可以取代单于。外孙怎么能和外公分庭抗礼呢。就像冷战时期美苏培养亲美、亲苏的政权势力一样。

刘敬算得很精明,但有一步棋没有算到。生男生女怎么能算到呢?历史上和亲匈奴的公主成为阏氏者少,生子者更少,继匈奴单于之位者无。汉朝最终还是靠武力驱匈奴出中国。

53.叔孙通令皇帝高贵 

于是皇帝辇出房,百官执戟传警,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自诸侯王以下莫不震恐肃敬。至礼毕,尽伏,置法酒。诸侍坐殿下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谒者言“罢酒”。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哗失礼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汉书卷四十三·叔孙通传》

刘邦乃地痞无赖出身,郦食其投奔刘邦时,骑士告诫他:“沛公不喜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刘邦得了天下,属下朝见没有规矩礼仪。儒生叔孙通率弟子及学者百余人学习礼仪,朝拜时毕恭毕敬、诚惶诚恐,刘邦才体验到做皇帝的快乐。我开始不理解有些领导们为什么如此反感不让吃喝的八项规定,参加过几次酒席,凡有领导之桌,前后左右各桌的奉承拍马者,按级别、分先后敬酒敬菜,此时此刻领导才感到有成就,人生没有虚度。如果总是让领导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只讲付出不讲回报,不让坐豪车、不让喝茅台,不让与女下属开房,那当领导还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连昔日在儒生帽子里小便的刘邦也立即喜欢上了儒生叔孙通,“拜通为奉常,赐金五百斤”。班固在赞语中说:“廊庙之材非一木之枝,帝王之功非一士之略。”上至雄才大略之人,下至鸡鸣狗盗之徒,皇帝都是需要的。

54.我乃无兄! 

人或毁不疑曰:“不疑状貌甚美,然特毋奈其善盗嫂何也!”不疑闻,曰:“我乃无兄。”然终不自明也。

——《汉书卷四十六·直不疑传》

直不疑,南阳人,美男子,官至御史大夫,精通和崇尚黄老的无为学说,做官低调收敛,一切照前任制度办,唯恐人们知道他做官的政绩。也不喜欢别人以官名称呼自己,人们叫他长者,是个厚道人。却有人损毁他,说他和嫂子通奸。直不疑连哥哥都没有,哪来的嫂子去通奸?但他不多做解释。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世上流言因色而起,市井间热衷于传播并喜欢添油加醋,最终以讹传讹,弄假成真,不能自明,有损清白。厚道之人总是要吃亏。直不疑无嫂可盗,而陈平盗嫂是真。奇怪的是古人往往喜欢盗嫂,今人喜欢小姨子。

55.晁错死,刘氏安 

1.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

2.上卒问盎,对曰:“……方今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则兵可毋血刃而俱罢。”于是上默然,良久曰:“顾诚何如,吾不爱一人谢天下。”

3.错殊不知。乃使中尉召错,绐载行市。错衣朝衣斩东市。

——《汉书卷四十九·晁错传》

晁错曾从90岁的伏生学习《尚书》,又上书陈述防备匈奴、守备边塞、奖励农耕等策略,文帝很欣赏他,让他做了太子家令(太子家总管)。景帝即位后提拔他为御史大夫,非常受宠信。他又提出削藩国策,加强中央集权。晁错的父亲听说后,赶紧从老家颍川赶来,对他说:“你提出削藩,离间皇室骨肉,诸侯群起而攻,你怎么办?”晁错说:“形势所迫必须如此,不如此,则天子不尊,宗庙不安。”他父亲知道晁氏危、刘氏安的道理,提前看到了悲惨的结局,不忍等到祸及自身,回家后就喝药自杀了。十几天后,七国之乱爆发了,提出“诛晁错、清君侧”。大臣爰盎(yuán àng)公报私仇提出杀晁错以平七国之乱。汉景帝权衡利弊,默思良久,说我不能因为爱一个人而拒绝天下,还是决定杀晁错。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三人联名上奏,杀晁错平定天下。景帝批示了一个字:“可”。可谓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晁错瞬间从宠臣变成了一枚弃子,仿佛当年红极一时的“王、关、戚”一样,转眼就沦为阶下囚。于是中尉陈嘉骗晁错上朝议事,他穿着朝服走到东市被腰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真的是伴君如伴虎,无论忠奸善恶。

他为人峭直刻深,个性严厉、刚直、苛刻、心狠,不近人情的性格,很难与大臣融洽相处。那么多大臣同景帝合谋杀他,没有一个人为他通风报信,他到死都被蒙在鼓里。他如果和爰盎等人搞好关系,当不至于身死。削藩后,国家稳固了,他却被腰斩了。晁错可谓善于谋国,却不善于谋身,就只能以身许国了。景帝想立梁王(刘武)为储君,爰盎进行劝谏,后来被梁王派的刺客杀死在回家的路上。爰盎、晁错地下相见,不知作何感想?

56.邓先为晁错鸣冤平反

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乃拜邓公为城阳中尉。邓公成固人也,多奇计。

——《汉书卷四十九·晁错传》

晁错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注定要被错杀。还是我们汉中郡城固人邓先在景帝面前为晁错鸣冤,景帝也醒悟了,说你说的很好,我也悔恨了,算是为晁错平了反。可惜晁错已经死去了。邓公多奇计,他的儿子邓章也以精通黄帝、老子的学说而显名于大臣王公之间。可惜的是父子二人的奇计、学说没有被记载下来。

57.冯唐替他人作嫁衣裳

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吏奉法必用。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汉书卷五十·冯唐传》

云中郡太守魏尚上报战功,斩杀匈奴的首级多报了六颗,文法吏便削夺爵位,判魏尚一年徒刑。冯唐说农民子弟从军,哪里知道那么多军法条令哩。上报战功一言不相符,文法吏就严格援引法律来制裁。这点小过错同魏尚能远避匈奴保边境平安来说,真的是微不足道。陛下你制定的法律太严明,而赏赐太轻,惩罚太重。文帝听了大悦,就让冯唐持皇上符节赦免了魏尚虚报之罪,恢复了他云中郡太守职务。冯唐替他人做嫁衣裳,自己历汉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却未被重用,等到武帝想起来时,冯唐已经九十多岁了不能为官了,就封他的儿子冯遂为郎官。这样的一个人才,在六七十年的光景里,为何无人为他作嫁衣裳哩,是命运吗?所以王勃感叹: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58.翟公论交情 

先是,下刲翟公为廷尉,宾客亦填门,及废,门外可设爵罗。后复为廷尉,客欲往,翟公大署其门,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汉书卷五十·张冯汲郑传》

翟公在武帝元光五年至元朔二年(前130~前127)任廷尉,宾客盈门;被贬官后,门庭冷落;后复职,宾客又欲前往。翟公于是在大门张贴告示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成语“门可罗雀”也由此而来。唐代为纪念翟公,在下刲(kuī)县(今渭南市临渭区)东北设有翟公乡。翟公墓冢,原在下刲东35华里处,可惜今已不存在。

关于交情,翟公说得很对。他在门上贴告示论交情的做法,比起散金断交、当面羞辱势利之徒的主父偃来说,委婉的多了。

59.灌夫嗜酒遭灭族

1.夏,蚡取燕王女为夫人,太后诏召列侯宗室皆往贺。婴过夫,欲与俱。夫谢曰:“夫数以酒失过丞相,丞相今者又与夫有隙。”婴曰:“事已解。”强与俱。

2.婴曰:且终不令灌仲孺独死,婴独生。

——《汉书卷五十二·窦传》

丞相田蚡新娶了燕王的女儿为夫人,太后令诸侯宗室前去祝贺。灌夫自己明白因为醉酒多次得罪过丞相田蚡,不想去。可是窦婴说事情已经过去了,硬要灌夫同去。灌夫敬酒时,田蚡说“不能满觞”。灌夫很生气,就嘻笑着说“您是个贵人,但还是满饮一杯吧!”但是田纷不肯干杯。田蚡酒没有喝干,养了金鱼。灌夫不答应,较真发了酒疯,被田蚡借机送进牢狱。窦婴非要救,说自己不能让灌夫一人去死,我独自苟且偷生。他夫人谏曰:“灌将军得罪丞相,与太后家迕,宁可救邪?结果窦婴、灌夫二人一同被弃市问斩。

酒是双刃剑,可浇胸中块垒,亦可酒后失言招祸。杜甫与忘年交郑虔喝酒“得钱即相觅,沽酒不复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与剑南节度使严武喝酒,酒后失言,说“严挺之乃有此儿!”严挺之是严武的父亲,对子毁父,犯了大忌讳,气得严武差点杀了杜甫。因此有诗“常恐性坦率,失身为杯酒。”也是对酒很好的总结。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叶一鸣,男,汉族,生于1974年,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勉县三国文化研究院会员,爱好文学、历史。发表作品40余万字,散文《木牛流马亭祭》被收入2018年版《勉县志》。


《赤土岭文协》微信平台编辑委员会

总顾问:王蓬

顾问:(以姓氏笔画为序) 马俊惠  马强  王汉喜  李汉荣  李青石  李虎山  沙建国  姚骏骊 梁中效 黄建中 庞 桥 芦雅萍 杨西藏 赵万宏 魏来安

艺术顾问:武妙华  龙怡珍  陈超  黄国梁  黎 智 史延年  李大庆 何宝安

总编:熊建华

副主编:伍宏贤  王 东

执行主编:胡彦琛

编委:罗枫  张胜利  马艳 孙芬玲 屈树东 孙斌 毛鹏举 王会林 苏值 李艳 杨杨 罗茹 胡丽岚 陈照国

本期审核:田也,责编:国文,序号:3392

赤土岭文化交流协会官方微信公众号 

赤土岭文协
传播汉文化精髓,弘扬三线文化精神,促进文化交流;推动汉中经济社会进步、生态文明和文化旅游发展;肩负汉中地方资源的宣传、推介和文化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