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汾湖畔,
虾蟹肥美正当时。
今天,
2024陶庄镇了凡善文化季
暨“蟹逅汾湖”陶庄首届虾蟹季
在嘉善县陶庄镇开启。
共富市集、烹饪大赛、蟹王蟹后拍卖……这是一场美景与美味兼备的奇妙之旅,更是一次文化、经济与生态深度融合的盛大庆典。本次活动以鱼虾蟹等美食为载体,展现了陶庄镇“汾湖三鲜”特色产业,打响了“汾湖蟹”等土特产的“金名片”,更唱响一曲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共富渔歌”。
快看,汾湖长堤边,
虾蟹满舱的丰收故事正精彩上演……
“我们陶庄啊,最不缺的就是水!”正如当地的居民所说,陶庄,是镶嵌在嘉善土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河网密布,纵横交错的河道宛如大地的经脉,流淌出了一幅徐徐展开的江南水墨画卷。
嘉善县陶庄镇,自古便是渔业重镇,水产资源丰富,尤以“汾湖三鲜”闻名。不管是膏满黄肥、肉质细嫩的汾湖蟹,还是鲜嫩可口、紧实弹牙的鱼虾,都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和食客前来品尝。
其中,汾湖蟹更是千年传承、声名在外,被誉为“浙江第一蟹”,这只“蟹”不简单。
汾湖蟹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小钳”和“紫须”。据《嘉善县志》记载,汾湖蟹以其紫须、青灰色蟹壳、饱满雪白的脐部以及坚硬结实的蟹脚而著称,尤其是其独特的紫色须髯,更是成为了汾湖蟹的标志性特征。“星星蟹火簖横斜,薄雾溟蒙月不华。小市团尖须尽紫,栅南一夜响爬沙。”陶庄籍南社诗人周斌在《柳溪竹枝词》中对汾湖渔夫夜捕紫须蟹情景的描绘,生动展现了汾湖蟹的独特魅力。
关于汾湖蟹的“大小钳”,这背后还有一个典故。相传战国时期,伍子胥在吴越边境——汾湖筑点将台练兵,准备大战越国,士气非常高昂,连湖里的虾兵蟹将都来帮忙了。而湖底长着的千层蚌,却是越国的奸细,在与蚌妖的战斗中,汾湖蟹断了一臂,再生后,就成了大小螯了。从此以后汾湖蟹的钳子都是一大一小。
实际上,汾湖蟹之所以有“大小钳”,跟汾湖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汾湖靠近东海,螃蟹在咸水区产卵后,汾湖成为一个重要的集聚点。由于螃蟹非常多,再加上螃蟹本身有抢食好斗的习性,断肢再生后就相对较小,因而造成了这种特点。
自古以来,汾湖蟹就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明代美食家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称赞其为“嘉郡风物极佳者”,清代诗人朱彝尊、曹雪芹等也纷纷留下赞美汾湖蟹的佳句。这些诗句不仅传递了古人对汾湖蟹美味的向往,更见证了汾湖蟹在江南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优良的水质条件,为陶庄鱼虾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陶庄资深养殖户老张自豪地夸赞道:“咱这汾湖水啊,是鱼虾蟹的天堂。这水里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丰富得很,鱼虾蟹在里面就像在吃‘山珍海味’,能长得不好吗?”
除了优质的水源,汾湖广阔的水域面积和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也为鱼虾蟹提供了舒适的生长环境。陶庄产的鱼虾蟹个头饱满、肉质鲜美,深受市场欢迎,来自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也很快成为了陶庄人的“财富密码”。
晨曦初破晓,薄雾如轻纱般缭绕在湖面上。随着第一个蟹笼出水,汾湖畔的宁静被打破,一只只体态饱满、青背白肚的螃蟹被捕捞上岸。
“一网下去,收获满满!”汾湖蟹农业科创园内,养殖户金春看着挥舞着双钳的肥蟹,难掩内心激动。
“公蟹要达半斤,母蟹要达四两,我们主推螃蟹中的精品!”从事水产养殖行业十几年的金春,涉及的品种很多,螃蟹、南美白对虾、鲈鱼……从2023年开始,借助政府振兴汾湖蟹品牌的东风,他承包了核心区136亩高标准生态蟹塘,沉下心来研究低碳生态养蟹模式,虽然养殖模式变化了,但品质更接近于湖蟹,对打造汾湖蟹全新品牌,他非常有信心。
今年10月底,好消息传来。在2024首届河蟹产业(上海)博览会上,面对来自江苏、安徽、浙江、湖北、宁夏、天津、上海等省(区、市)的200多家相关企业的同台竞技,嘉善的“汾湖蟹”不负众望,获得知名企业大闸蟹评比大赛优质奖,金春也获得“养殖能手”称号。
陶庄的虾蟹之所以能连连斩获大奖,在市场上打拼出属于自己的天地,这背后离不开养殖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升级。
智能水质监测仪就是其中的代表。它能够实时精准地掌握水中温度、酸碱度、溶解氧等关键数据,就像一个24小时不休息的警卫员,养殖户只要看一眼监测数据,就知道水里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马上就能采取措施,确保虾蟹的生长环境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除了智能水质监测仪,陶庄还引入了其他一系列先进的科技成果,如自动化投喂系统、智能温控系统等。这些科技成果的应用,让养殖户们切实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养殖户小王兴奋地说:“以前我们每天都得守在塘边,时刻担心水质变化影响鱼虾蟹的生长。现在有了这些高科技设备,不但节省了许多人力成本,而且产量和品质都提高了。”
为了让鱼虾蟹产业成为当地人取之不竭的“金山银山”,陶庄镇政府也不忘时刻提倡生态养殖理念。种植水草、投放有益微生物等措施,让汾湖蟹养殖基地的水域生态系统更加健康稳定,减少了病害的发生,提高了鱼虾蟹的成活率和品质。
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在陶庄人脚下不断拓宽。
在陶庄,舌尖产业舞翩跹,“鱼米之乡”藏富韵。
“等秧苗种下去后,我们再养一季虾,今年先试种100多亩。”今年7月,嘉善县陶庄镇翔胜村种养大户顾小华和工人们正忙着清理外塘,为水稻的种植做准备。今年顾小华计划尝试“一稻两虾”的种养模式,在经过去年“一稻一虾”种养模式的摸索后,今年的种养工作对他来说更加得心应手。
2022年,原本经营农资店的顾小华在翔胜村承包了635亩农田,办起了盛顺农场,如今已成了小有名气的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今年我购买了2800余万尾‘南太湖3号’罗氏沼虾苗,1月初放下第一批虾苗。”顾小华沿着田埂边走边说。这批沼虾早在5月20日就开始销售,售价每斤达45元。在稻田养殖的罗氏沼虾平均亩产量为175公斤,水稻亩产约500公斤,每亩田的毛收入超过1万元。
政府用心,农户有信心。“‘稻+虾’轮作不仅保证了田里的粮食产量,还能一年多收一季虾,实现了‘百斤虾、万元钱’的好收益。”陶庄镇副镇长王刚介绍,今年镇里提前谋划,帮助顾小华制订了种养计划,并积极对接有关部门、企业,保障罗氏沼虾苗供应。同时,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专家从帮助设计和规划虾塘到上门指导,使顾小华的稻虾种养模式不断完善。
如何把虾蟹产业的红利惠及更多老百姓?
近年来,陶庄采用了“村集体+主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既实现了一地多收,提升了农田的亩产价值,也助推了强村富民,让老百姓的钱包更鼓。
“像基地所在地翔胜村,除了每年能获得20万元的分红,附近村民还能通过务工赚取薪金。基地带动了周边村民20多人就业,基本是60岁以上的老人。”王刚表示,陶庄镇将继续与龙头企业、农业大户合作,引导更多村集体参与进来,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带动更多农户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的目标,实现多方共赢。
此外,为了扩大销售市场,陶庄镇政府还积极牵线搭桥,线上线下拓宽市场渠道。不仅促成了与大型超市、餐饮企业的直供合作,还敏锐抓住电商浪潮,引导养殖户们积极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养殖户们纷纷转型,开启了直播带货、网店经营等新的销售模式。
渔歌唱响共富路,水乡儿女笑开颜。如今,随着产业的不断拓展,陶庄虾蟹已经成为了许多食客心目中不可替代的舌尖美味。“汾湖三鲜”,不仅仅是一项产业,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不断书写着陶庄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新篇章。
此次“蟹逅汾湖”陶庄首届虾蟹季活动期间,各类汾湖优质的水产品及本地特色产品,将在各大摊位展出。市集上,咖喱鱼蛋、鸡蛋汉堡、冰糖葫芦……各种以鱼虾蟹为主题的特色美食,邀您品尝捞网上岸的“一口鲜”。还有糕点、酱蹄、青鱼干等本地土特产,文玩手串、天然水晶、珍珠饰品等文创商品,特色竹编、刺绣、漆扇等手工艺品,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陶庄镇独特的文化气息。
来到汾湖,怎能错过蟹王?今天,张牙舞爪的螃蟹们将被摆上拍卖台。拍个蟹王回家尝尝,满足一下味蕾,感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后续,拍卖所得款项将用于支持当地水产业发展或公益事业。
“我在陶庄等你来”,趣味横生的“虾兵小将”钓虾大赛正在等大家来挑战。这不仅是一次亲子间的默契考验,更是一个增进感情、共享天伦之乐的绝佳机会。现场将邀请100组亲子家庭,在钓虾的乐趣中欢笑,共同创造属于陶庄鱼虾季的回忆。
陶庄镇“柳溪大地艺术季”也将同步开启。汇集非遗、咖啡、文创、美食、雕塑装置的文旅市集和艺术展,人与自然、艺术与文化的碰撞,一场风格迥异却不失和谐的艺术盛会,邀您品鉴。
千万别忘了,现场去“偶遇”鱼虾蟹公仔和渔民、渔家女,和他们进行游戏互动,就可以获得市集抵价券和惊喜好礼。活动现场,还有不少巨型拍照框打卡点,打卡分享,让欢笑与美好成为值得被记录的朋友圈瞬间。
在这场美景与美味兼备的奇妙旅途中,游客们将沿着虾蟹这条纽带,用眼睛、用舌尖邂逅陶庄千年文化,深入探寻这座江南小镇的独特魅力。无论你是文化爱好者、旅游达人还是美食家,都能在这次旅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陶庄,这颗镶嵌在嘉善土地上的璀璨明珠,正以它独有的方式讲述着关于水与舌尖珍馐的不解之缘。
左手把酒,右手持螫,这种惬意人生,宜早不宜迟。还在等什么?鱼虾蟹盛宴、钓虾大赛、艺术展、文旅市集……陶庄准备好了!一起出发,期待与你鲜美“蟹”逅。
陶庄首届虾蟹季具体活动安排👇
这个周末带上孩子
来嘉善陶庄品一口鲜香吧
记者:潘钰鑫
通讯员:徐佳慧 王俊倩
编辑:徐宇洁
责编:潘晓琴
审核:姜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