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路宝: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赓续吉林历史文脉

民生   2024-11-26 15:59   吉林  

党的二十大鲜明提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指引和根本遵循。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不仅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激活了动力。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物”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指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只有保护传承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才能更好推进“第二个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关党的创新理论的具体实践,不仅是具体的工作责任,更是重大的政治责任。
吉林省委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门集体学习,在全省上下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全面振兴和吉林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再学习、再对标、再落实的基础上,聚焦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学思想、谈认识、找差距、强措施、抓落实”,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对我们更好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吉林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脉,我们应当充满自信、带着感情,珍惜和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吉林地处东北中心区域,有着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华夏、濊貊、肃慎和东胡族系的先民很早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高句丽、渤海国等民族政权在白山松水间长期存在,同之后在这里发展的,以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满族融合汉族在内的多民族形成的辽、金、元、清四个朝代,共同赋予了吉林历史文化悠久独特的优势和魅力。这些复杂多元的文化元素,与中原文化有较大的差异性,共同见证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融铸和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此外,传统的渔猎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与近现代的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影视文化等相互辉映,形成了吉林独有的文化体系,对引导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投身家乡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这要求我们要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人文情怀,守护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好吉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更好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
为了更好落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省委宣传部逐一调研了吉林的所有县区,实地踏查了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重点对高句丽、满铁、中东铁路(吉林省段)等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调研摸排,先后组织召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业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专题督办等一系列专题会议部署推动,对“先考古、后出让”制度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
调研情况反映,尽管近年来,特别是中央召开文化遗产保护座谈会后,我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工作力度都有明显提升,取得一定成效,但在考古、保护、研究、利用、讲述等方面历史欠账依旧较多、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突出表现在:
把认识不足理解为是缺少文化。部分领导干部,甚至包括一些文旅系统的干部,对全省和当地的历史文化都缺少了解,对历史变迁、特色文化、重要问题把握不准、讲述不清、传播不广,缺少对文化的自信和对历史的敬畏,却认为历史上东北地处苦寒之地缺少文化,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东北文化底蕴不够的错误判断。
把保护不强理解为是缺少资源。有的地方把文物视为发展的“绊脚石”或者“摇钱树”,在城乡建设中调查不够,“拆旧建新”和过度开发都时有发生,一些很珍贵的老建筑、老街区受到破坏;有的红色遗存过度修缮,改变了历史原貌;有的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假遗迹、仿古街,对真古迹却缺乏妥善保护和利用,珍贵的遗迹遗存没有发挥应有价值。
把研究不深理解为是缺少内涵。历史文化研究阐释存在碎片化、表面化、片面化现象,很多研究还停留在资料整理层面,缺少解读分析,更缺少观点、思考和提炼,特别是对吉林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文化价值发掘不够深入,至今没有形成得到普遍认可的吉林文化气质。
把重视不够理解为是缺少支持。文物保护自上而下重视程度逐级弱化、敏感程度逐层递减,一些问题多次指出却整改缓慢;在此次文物普查中,部分县区经费保障不到位,造成我省田野调查平均调查率低于全国工作要求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有体制机制、政策举措不够完善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没有真正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切实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要求,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以摸清底数为基础,持续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历史文化遗产不可再生、不可代替,保护工作如果不主动,随时都可能被破坏。和环境保护不同的是,文物一旦损毁,即使再修复、再重建也已经是赝品,失去了价值。物之不存、文将焉附,因此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一刻也不能放松。当务之急是摸清底数、掌握实情,以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为抓手,加强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协作,抓住入冬前的窗口期,全力推进田野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全省的文物数量、保存状况和资源分布情况,形成全省文物保护名录和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底图,为下步工作打牢基础。重中之重是加强保护、防止破坏,坚持保护第一、应保尽保,确保全省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古镇古村、文化景观、非遗民俗等文化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工作中不能做表面文章,只保留几处孤立的文保单位,对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老建筑、老街区和城市空间肌理,要做好整体系统保护,决不能脱离监管、一拆了之。基本原则是整体保护、最小干预,统筹考量古迹本体和周边环境,科学划定保护范围、建控区域和风貌协调区,真实保留山水形胜、历史风貌、文化生态。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先考古、后出让”制度,从严做好各地拟拆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评估,坚决防止大拆大建、拆旧建新、拆真建假的行为。重要手段是加强宣传、强化监督,发挥各级媒体作用,既要当宣传员积极推介正面典型,也要当监督员敢于曝光负面案例,不断强化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推动“共谋、共建、共管”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营造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是以加强重点领域历史研究为突破,阐释好吉林历史文化底蕴。历史文化遗产是吉林历史长期演进、吉林人民辛勤奉献和吉林大地发展进步的文化结晶。必须深入发掘蕴含其中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好提炼吉林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品格。统筹考古挖掘与研究阐释,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研究、考古中国—吉林系列项目,推进《吉林全书》编纂工程,出版吉林文脉系列研究成果,进一步阐释吉林地方文明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程中的地位贡献,为塑造普遍的历史认知提供有力支撑。统筹问题研究与学术建设,加大高句丽等历史问题研究的支持力度,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省已在论文发表、专著出版、成果运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加快建设高句丽和渤海历史、东北边疆史、满铁史等史料馆,推动开展跨省、跨国研究调查,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切实掌握学术戍边、史证主权的话语权和主动权。统筹科技赋能与人才赋智,建立文物数字档案和网上博物馆,用好人工智能技术,以数字化、信息化助力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各级社科研究、文博场馆、考古单位加大引才力度,广泛加强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不断提升研究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是以推动文博场馆高质量发展为途径,传播正确的历史文化观。文博场馆作为收藏、研究、展示、传播文化遗产的重要空间,在保护传承历史文化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坚持系统规划为引领,高水平规划建设吉林省博物馆群,构建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行业博物馆为特色、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博物馆体系,实现场馆数量和质量双提升。突出红色资源为带动,加快构建“三地三摇篮”红色资源展陈体系,推动建设中国一汽博物馆、中国航空博物馆,改造提升长影旧址博物馆、四平战役纪念馆等重点场馆,引领全省场馆建设进入快车道。强化精品展览为支撑,持续提升展陈质量,推出精品展陈展览项目,盘活闲置文物资源,拓展藏品来源渠道,提高展览更新频率,多展示历史实物,做到以物说史、以物释史、以物证史。加强展览和解说内容审核把关,坚持用历史事实说话,确保传播内容的客观性、准确性,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完善运营机制为保障,运用市场化方法,优化文博场馆管理体制机制,通过延长开馆时间、加强展陈策划、丰富体验项目等方式,更好地促进文博场馆自身发展,满足广大群众文化需求,形成对历史文物展示开发和保护传承的良性循环。
四是以打造新型文化空间为载体,更好推进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使用是对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要充分挖掘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促进更好融入城乡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精神文化生活,让与文化遗产共生共融成为广大群众的生活日常。健全工作机制是首要前提,通过加快明确历史文化遗产的所有权归属,完善保护投入机制、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切实解决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中重视不够、人才缺乏、投入不足的问题,积极引入民间力量和社会资本,探索历史文化遗产合理开发和活化利用的有效途径。融入生产生活是努力方向,通过合理化布局和差异化开发,把工业遗址、老旧建筑、历史街区谋划建设成为文化产业园区、文旅融合景区、消费体验街区和美好生活社区,打造融社会教育、文化服务、文明实践于一体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延续传承的生动见证,要通过推动非遗进学校、进社区、进景区、进商场、进展会、进图书馆,实现文化生产、商业消费、城市生活的有机统一,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丰富文化交流是有效抓手,通过引进更多高质量文博艺术展览、推动省内优秀文物藏品域内外巡展等方式,更好地发挥文博展览的带动作用和辐射效应,不断提升吉林历史文物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历史与受众之间真正形成可触可感的真实所在,提升全社会的历史素养、美学修养和文化涵养。
五是以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为驱动,充分激活文化遗产的产业价值。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归根结底是人的精神文化活动。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进而以文化人、以人兴业。推动文化遗产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位,以旅游带动文化传播、推动文化繁荣,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高标准培育特色线路,加强规划设计,有效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打造多样化的主题旅游线路,提升整体价值;依托G331国道最美边境旅游线、图们江鸭绿江边境风情游等精品线路,把各类遗迹遗址贯穿融入其中,促进“美景悦目”和“文化润心”相得益彰。高水平打造旅游产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旅游融合发展,调动演艺力量加强历史题材创作和文化遗产创新呈现,推出一批体现吉林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演艺项目,开发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形成有吸引力的新业态、有体验感的新场景,为文旅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高频次加强宣传推介,出版一批历史文化题材的精品书籍,制作一批有质量的宣传片、纪录片、短视频,通过新媒体平台展示好吉林历史文化魅力,让更多人了解吉林、向往吉林。积极做好“文旅+会展”的文章,在各类展会中固定设立吉林特色文化元素和文旅项目展区,开展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非遗技艺的展示推介,更好地创造需求、促进旅游。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推进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研究和利用,更好地守护和传承吉林的历史文脉,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贡献文化价值和精神力量。


来源:《新长征》杂志2024年第11期

初审:刘美荣

复审:丛逸冰

终审:佟鑫





今日靖宇
发布信息,服务大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