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回那块失落的版图——张晓文与“东北钢琴”①

时事   2024-11-11 16:00   辽宁  

1952年,一批上海技术工人来到辽河岸畔的营口,建立了全国第三家制造钢琴的工厂——营口东北乐器厂。后来营口东北钢琴厂从东北乐器厂中独立出来,1986年,张晓文荣幸地成为这家工厂的一员,在这里成长,并见证了东北钢琴厂创造的辉煌——拥有“诺的斯卡”“公主”“王子”等著名品牌,年出口三角钢琴6000架,在中国钢琴制造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2007年被美资收购以后,东北钢琴的名字消失了,“诺的斯卡”“公主”“王子”不再生产,中国钢琴制造业的版图,失落了重要的一块。

2018年的8月18日,张晓文等从辽宁省证券交易所买回了“东北钢琴乐器有限公司”这个名字。2019年又买回了原“东北钢琴厂”的全部资产。2020年,“诺的斯卡”钢琴在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上重新亮相,东北钢琴正在复原中国钢琴制造业版图……

第一章 成长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决定在营口建立乐器厂。当时不少成熟的技术工人响应组织和号召从上海来到营口,协助建厂,并留下来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

1952年10月,地方国营营口市东北音乐器具工厂和音乐器具分厂正式建成。1953年,营口市第一台128型85键钢琴试制成功。随后,自产风琴、提琴、手风琴、口琴,古筝相继问世,六弦琴、儿童乐器和电子乐器等产品也陆续投产。营口乐器厂为全国各地供应乐器,也为辽河岸畔的城市营造了浓厚的音乐氛围,增添了艺术气息。

辽河岸边、街头巷尾,经常能听到琴声。

我们的主人公张晓文就是在这样的艺术氛围中成长起来的。


张晓文的父亲是一名爱好音乐的抗美援朝老兵,十分重视对子女的音乐教育。在张父的引导下,张晓文的哥哥学习二胡,而她则从初中就学习扬琴。

1983年,初中毕业的张晓文考入了营口市二轻技校。那时的技校课程安排是一年半的时间在校学习,一年半的时间到工厂实习,每月还有17.5元补助和2.5元的车补,待遇很好。所以在当时,技校可比高中还要难考,高中平均8个学生录取1名,而技校则是11个学生录取1名。

出于对音乐的向往和对钢琴的热爱,张晓文在二轻技校的模具班和钢琴制造班之间选择了后者。当时钢琴制造班要学的科目很多,除了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之外,还有机械制造和制图、油漆和木材等专业课程。张晓文始终学得很认真,成绩也很好。

1985年下半年,顺利完成学习的张晓文就被安排到当时东北最大的乐器制造厂——营口东北钢琴厂报到实习,迈进了那座她梦想中的乐器殿堂。1986年,张晓文成为东北钢琴厂接收的第一批接受过专业教育的技术工人。

厂里对张晓文这批技校学生非常重视,安排他们从钢琴制造第一道工序开始实习,一两个月一换岗,让他们了解熟悉钢琴制造的全过程。带张晓文的老师傅有不少都是建国后来援建的上海人,他们对工艺要求非常严格,对钢琴的每个部件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而待人接物时,一口上海话里又带着一种钢琴般的优雅。

在东北钢琴厂有两个工序是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是调律,另一个就是“二番”。“二番”是钢琴装配后、钢琴调律出厂前,对键盘和击弦机械的最后调整,需要操作者对钢琴结构和部件了解精熟,在机械和声学方面有相当的基础,这道工序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钢琴的最终质量。


1986年6月,张晓文正式被分配到装配一车间。当车间主任把张晓文领到“二番”这道工序时,张晓文意识到厂里领导、车间领导对她的期望。从此,张晓文的生命就和琴棰、琴键到琴弦、铁骨这些钢琴零部件们同频律动了起来。每当手指触到它们,耳边似乎就响起了琴声。

张晓文跟着老师傅学,自己钻研,埋头苦干,技术能力在一天天提高。很快张晓文成为第二班组的组长,因为表现突出,张晓文又从装配一车间轮岗到装配二车间钻研“二番”技术。1990年,厂里在全厂职工中选出百分之三的工人给予涨工资奖励,张晓文荣幸入选并涨了工资。那时张晓文24岁,参加工作5年。



往期回顾





❖创业记忆|赤子情怀韩召善①

❖创业记忆|赤子情怀韩召善②

❖创业记忆|赤子情怀韩召善③

❖创业记忆|赤子情怀韩召善④

❖创业记忆|赤子情怀韩召善⑤

❖创业记忆|赤子情怀韩召善⑥




有奖征集短视频

生活犹如多彩的万花筒,总是充满故事。营口新闻传媒中心现面向广大网友征集精彩短视频啦!无论是生活中的趣事,还是记录亲情、友情、爱情的温馨片段,都可以发送至zaykgzs@126.com(请注明姓名及电话)。入选作品在媒体平台发布后,拍摄者可获得由林昌地产集团提供的电煮锅一个。快来参与吧!




文字来源:营口日报

播音 / 王艺洁

编辑 / 侯亚岐 刘 赵欣


营口新闻
传播营口声音,讲述营口故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