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华裔女作家辞世,享年99岁

时事   2024-10-22 23:27   广东  


据媒体报道,知名作家聂华苓21日在美国艾奥瓦州家中去世,享年99岁。她的次女王晓蓝发布消息称,母亲“走得很安详,没有太多痛苦。”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聂华苓1925年出生于湖北武汉,1949年抵台定居,从事文学创作;她曾在台湾大学任教,在东海大学兼课;20世纪60年代,她定居美国,任教于爱荷华大学(The University of Iowa)。

   

聂华苓在《三辈子》一书的自序中写道,“我的母语就是我的根,是我可以抓得住的根。”


图片来源:中国侨网


台湾地区知名文学期刊《文讯》杂志社21日晚间在社交平台发文写道,“送别文坛永远的母亲”。文章还引用聂华苓的话,“我是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艾奥瓦)。”

  

文章追忆聂华苓对国际文化交流的贡献时提到,她被众多作家誉为“文坛永远的母亲”“世界文学组织之母”。


01
“世界文学组织之母”


对于自己的一生,
聂华苓曾形容:

“我是一棵大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


熟悉她的作家李锐认为,
后面应加上一句:
“果实在全世界。”


1967年,聂华苓与其先生、美国诗人保罗·安格尔在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坊”的基础上创办了“国际写作计划”,每年在世界范围内邀请作家前往。至今,“国际写作计划”已邀请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作家前往爱荷华进行创作与交流。

世界各地作家齐聚一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奥尔罕·帕慕克、切斯瓦夫·米沃什、谢默斯·希尼、托妮·莫里森都曾参加过这一计划。聂华苓也因此被誉为“世界文学组织之母”。


青年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李浴洋详细梳理过“国际写作计划”的发展历程:

1967年创办后,不同国家的作家在这里相聚,借用聂华苓的话说,他们“交流”而非“交锋”。在20世纪后半叶充满对峙与斗争的国际关系格局中,“国际写作计划”发挥的作用尤为引人关注。

聂华苓

1978年,聂华苓访问中国大陆。次年,她与安格尔在“国际写作计划”中发起了“中国周末”活动,邀请中国大陆作家陆续赴美。

“国际写作计划”还使“爱荷华”之名从美国走向世界。爱荷华本被翻译为“艾奥瓦”“衣阿华”,十分拗口,聂华苓将其改为“爱荷华”,“爱荷华,热爱荷花的芳华。这是神来之笔,洋溢着东方美学的神韵”。


02

她是快乐的源泉



在许多作家的印象里,聂老师特别爱笑,经常大笑。日渐衰老的躯体,并不能关住一颗一直生动的心灵。


“她的家在山坡上,太多作家去过她家了。”毕飞宇于2006年参加“国际写作计划”,他记得那一年一共有26个作家。大家每天都在一起,吵吵闹闹的,“那三个月无限珍贵。”

毕飞宇回忆,聂华苓是一个拥有无限能量的人,热情,特别热心于助人。当然,她也有脾气,几乎不掩藏。“我和聂老师之间有过许多美好的时光,我时常回忆起我们在一起的时刻。”


在爱荷华,毕飞宇记得聂华苓一直在请吃饭。“她对所有去爱荷华的中国作家都这样,不停地请大家吃饭。她家里有一张椭圆形的餐桌,像一个微型的足球场。这个家的主人显然知道家里会来许多客人,餐桌就比一般的餐桌大一些。所有的客人来了之后,都会在这张桌子的周边,海阔天空。”


她是快乐的源泉,大嗓门,同时对快乐的反应也格外敏捷。她永远是第一个大笑的人。听她的笑声,你以为她是一个大块头,实际上聂老师身量很小,但她能量充沛。”



毕飞宇说,聂华苓八十多岁的时候还在开车,就开着车带他到处逛。等到2017年——“国际写作计划”50周年,他第二次来到爱荷华,聂华苓已经年过90岁。“她失去了心爱的驾照,很失落,不止一次对我说,没有了车,就失去了自由。”

“我最后一次见到聂老师就是2017年,分别时痖弦也在,还有他的两个宝贝女儿。我们就围坐在那张桌边,足足有两天的时光。除了睡觉,我们都在一起。我猜,聂老师和痖弦都知道,那是他俩最后一次见面了。现如今,他们都走了,我格外怀念那个小小的足球场。”

03

她不仅是“伯乐”,也是一匹“千里马”



在石一枫看来,在“国际写作计划”,有两点弥足珍贵,一是开阔了视野,二是能真正去了解世界各地的作家们都在关心什么。

得知聂华苓去世的消息,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主任Chris Merrill给王晓蓝发去这样一段话:“对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作家来说,这是多么悲伤的一天。能认识她,爱她,对我来说是多么大的幸运。她会永远留在文学史上。我们会尽我们所能,维护她的愿景。

李浴洋注意到,作为国际性的作家交流平台,“国际写作计划”虽然也邀请功成名就的作家参加,但他们所占的比重其实很低,大部分名额留给了尚在成长中的年轻作家。而几乎所有中国当代的重要作家,在其崭露头角时,便都会进入聂华苓与安格尔的视野并得到她的帮助。因此,聂华苓与安格尔受到了国际文坛的高度评价与普遍尊重。

但在李浴洋看来,阅读聂华苓,不应忽略在她外在的活动与内在的人生的接榫之处,除却一桩桩文学因缘,还有她一部部文学创作。 

“她是创作、翻译、评论与研究的多面手,其中尤以小说创作与翻译见长。换言之,她不仅是‘伯乐’,自己也是一匹‘千里马’。只不过日后作为‘伯乐’声名日隆,以至掩过了她的作家本色。

来源:广州日报综合自中国新闻社、澎湃新闻、扬子晚报、齐鲁晚报、界面文化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刘成玉

扫码观看
广州日报视频号

广州日报
追求最出色的新闻 塑造最具公信力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