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路上,父母要多做减法

教育   2024-12-02 12:31   河北  

有偿征稿,点击查看

文/秋秋
该怎么定义“好父母”呢?

只要对孩子好,愿意做任何事,我相信这是为人父母的本能,但可能并不是“好父母”的标准。

要想教育好孩子,重要的不是“教育”,而是“孩子”,也就是说要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不断成长的人来看待。

这就要求父母不仅要学会为孩子做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不去做什么。

现在的孩子,缺少的不是“爱”,而是发现自我的空间、是发展能力的机会,是父母的限度。

教育路上,父母也要学会适时“摆烂”,做做减法。
1
少跟孩子讲大道理

(1)道理,说多会招人烦
要论会讲道理、会啰嗦,谁也打败不了《大话西游》里的唐僧,凭一张嘴说“死”两个小妖精,成为这部影片中的经典角色。

当月光宝盒砸来,被唐僧无意中接住,唐僧:
“哎哟,悟空你也真调皮呀!我叫你不要乱扔东西呀,唉,乱扔东西是不对……哎呀话没有说完你怎么把棍子也扔掉了?月光宝盒是宝物,乱扔它会污染环境,唉,砸到小朋友怎么办?就算砸不到小朋友砸到花花草草也不好嘛。”
你听听,这好听吗?
更何况以现在父母对孩子们的关注程度,又岂止是在“乱扔东西”这一件事上能如此喋喋不休呢?

道理听多了,就像“超限效应”里的马克·吐温一样,不仅不想为一场“话太多”的“演讲”来付费,甚至还得“偷”走点。

当孩子受到的唠叨太多、时间太久,就会引发心理上的极度不耐烦甚至是反抗。

要么给出清晰的指令,让孩子知道该怎么做,要么干脆少说点话,让他亲身体验、“亲自成长”。

“听过太多的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不就是在说,“不用听太多道理,人生也照样过”嘛!

(2)道理,你说了他不一定懂

有这么一个视频:  

一位外国爸爸试图让女儿保持安静,讲了很多道理,可无论怎么说,孩子都只喊一句:“你让我不要吵,是不是不爱我了?”

很多时候家长所说的“道理”,孩子还没有足够的心智去理解。

你在说具体事件,他还只能停留在给出情绪。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孩子只能从自己出发来认识世界。

当我们试图用讲道理的方式说服孩子,如果这个道理不是孩子已有认知,那你无论如何也打动不了他。

最近早上送孩子前,有意无意会说的一句话就是:“边说边做事。说话又不占着手,可以一边说一边穿鞋的。这样节省时间。”

之所以会注意到这句话,是因为勾起了小时候的记忆,妈妈就是这么跟我说的。当时只当作耳旁风。

这句话真正起作用,我能明白何为“边说边做事”,是之后的无数个需要改变的瞬间,而且这种改变给我带来了切实的好处,有很多的正反馈让自己变得舒适,所以才愿意在行为上做出改变。

同样的例子,还有“多吃青菜,对身体好”,“早点睡觉,别熬夜”,“别弄脏衣服,要讲卫生”……

好多道理,需要时间和经历,孩子才能懂。
2
少挑孩子的错、少一些指责

孩子中午在学校吃饭,所以每天的午餐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吃。

做一个人的饭,非常简单,因此非常糊弄,即便这样,三年间我曾经出现的失误有:

筷子、勺子掉地上;

炒菜忘了放盐;

煮面水少结果粘锅底;

去晾衣服忘了灶台上熬着的粥;

把饭端到餐桌前撒了;

最过分的,摔了油壶(天知道此时的地板有多难收拾)……

我自己也验证了:人无语的时候真的会笑。同时我又非常庆幸:
这层出不穷的“糗事”是在我一个人的时候发生的,而刚好我具备处理后果的能力和时间,因此我不会愧疚,也就没有慌乱,收拾烂摊子就好。
但凡有另一个人在场,我也要在心里打打鼓:

我怎么手忙脚乱的?

我又干了什么?

没错,失误=惩罚,比起怎么弥补、挽救,我似乎更加根深蒂固想要去掩盖。

为什么我如此惧怕犯错?

因为我从小受的教育,使我对错误非常敏感。

一旦犯错,就要承认自己笨、坏、无能、不听话、没记性、不聪明、没出息……

总是责怪,很少安慰,一直教训,几乎是我们对待错误的一贯态度。

可悲的是,我们一直都搞错了,“错误不是用来承认的,而是用来改正的”
生活中的小失误放在孩子身上,再正常不过。

当孩子犯错,比起指责,比起告诉他为什么错,比起逼他承认自己的无能,告诉他怎么才是对、怎么才能对,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帮助他学会并减少再犯的可能性,才是王道。
3
少跟孩子发脾气

发脾气的背后都有诉求,就是希望孩子配合。

想让孩子听话,结果孩子不配合,这时候的发脾气就是“期待落空”“些许羞耻”,于是“怒火中烧”,“无助”“认为这是最快的方法”“(以为)没有别的办法”,甚至升级为“满心的委屈”,最后归于“自责”。

总想着用吼叫、发脾气来压制或者惩罚孩子,其实最终“受伤”的还是自己。

明明解决眼前的事情就可以,发脾气不仅自己的目的没达到,甚至还节外生枝,又有了新的麻烦。

如果家里经常爆发亲子大战,就已经能得出结论:发脾气不能让孩子变好。否则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大吵了。

遇事爱着急、发脾气、吼叫,其实是你没试过其他方式,等不及其他方式产生效果。

《非暴力沟通》里说:

“每一种愤怒的背后,都隐藏着我们的期望和需求,表达愤怒,就是充分地将这些期望和需求表达出来。”

《亲密关系》里提出过一个“X(事件)Y(环境、情境)Z(感受)”陈述法,有助于我们讲明白,惹怒我们的具体行为。

它的格式是:“当你在Y情境下做X的时候,我感到Z。”

举个例子:“你刚刚东张西望不写作业的时候,我感到很生气。”

对比同类情况下,很多人都会用到的表述:“你总是磨磨蹭蹭,不抓紧时间写作业!”

前者是特定行为,有利于对方做出针对性解决,后者则过于宽泛,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还容易激化矛盾。

和孩子的沟通中,比起发火,还可以直观表达诉求,提出期望:

“我想在十点之前休息,所以希望你能在这个时间前完成作业。”

“我需要回家做饭,希望十分钟后能一起上楼,明天可以再继续和小朋友们玩。”
4
少牺牲自己

韩剧《我的大叔》中有这样一个片段,男主大叔的妻子出轨、工作岌岌可危但为了满足原生家庭的期待,一直隐忍不发,对在国外读书的孩子也极力隐瞒。

没有任何可发泄空间的他,来到了寺院找自己的昔日好友和尚放松心情。

他发出疑问:还以为只要自己一个人牺牲,日子就能很好地过下去呢!

和尚反驳他:什么鬼牺牲,虽然像是努力生活了,但没实现什么,也过得不幸福,当然想成是牺牲,当然想这么包装。

你跟你的孩子说你的牺牲,谁想要你的牺牲啊!

什么样的子女,什么样的父母,谁为谁牺牲啊!为这操蛋的人生进行自我合理化,真行啊小子。

大叔说:可是大家都是这么过的。

和尚继续说:那你让你的孩子这么过呀!这句话让你两眼冒火吧。不想让孩子过的人生,为什么要强求自己?先从自己开始幸福吧,拜托,把牺牲这词儿收起来。

当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有了牺牲的感觉时,也会认为自己是好父母,进而和孩子之间产生了不平等的感觉:我牺牲,你亏欠我;我付出,我更好,你要听我的……

如果选择去做或者不去做某件事,让父母有了“牺牲感”,那最好不要去做。等孩子长大,他会识别出“牺牲”的含义。

营养均衡的三餐、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接受教育、把他养成独立的个体、尽力爱他,足矣。

5

爱让父母成长,也让父母有了软肋,时时担心、焦虑。

“养儿一百岁, 长忧九十九。”养育儿女,注定有操不完的心,可只有父母多做“减法”,孩子才能做“加法”。

可古语有云:“大树之下无芳草,伤于多阴也。”

一直藏在父母的庇佑下,孩子很难有自己的天地茁壮成长。

父母适当“摆烂”,适时“放手”,孩子才有机会,做独自闯荡世界前的试炼。

作者:秋秋图片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秋秋
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谢绝任何形式的改编、抄袭、洗稿媒体平台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往期走心文章 · 推荐

“反向育儿”虽好,但也有可能起反作用!

娃为啥总要跟我对着干啊?“叛逆”俩字了解一下

孩子,有求必应是最廉价的善良

对,我就是那个“说话不算话”的妈妈

不管孩子,还指指点点?

孩子新交了个“坏朋友”

好好的孩子,怎么说抑郁就抑郁了?

很多家长,都把培养孩子的重点放错了!

孩子开始“盘串”了,我不仅不批评,还非常支持!

夸11岁的儿子“聪明”,他居然说我骂他……

有效唠叨小技巧,亲测有效

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有价值育儿文章

微信号 : baomabaobao

分享有深度,有态度的育儿文章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

深度育儿
分享有深度,有态度的育儿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