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性之外,还有人性

科技   科技   2023-05-16 23:00   广东  
◎ 题图:skateboard / bike


那以黑暗为其火花的隐形火焰究竟是什么?截止今日,我的答案是:随机性。
随机性是指某个事件或现象在发生时,其结果是不可预测的、不确定的、无规律的。在统计学和概率论中,随机性是指事件或现象的结果是由随机变量决定的,而随机变量的取值无法预测。

随机性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例如天气变化、地震发生、彩票开奖等都具有随机性。在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中,随机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例如在模拟实验中引入随机因素可以更好地反映真实情况,而在设计控制系统时需要考虑随机噪声的影响。

当我逐渐意识到不可摆脱的随机性潜伏在各种计划和决策中时,我就不断将公式 
y=ax+b+X(随机变量) 
作为评估大部分有迹可循事件的模型,甚至愿意为此「等子弹再飞一会儿」。

如此这般来说,很多事情可能没有确切的结束时间点,只要咬咬牙坚持下去,攻守之势,高低之分,可能就转换了。类似的,很多人参加高考,成绩可能不太理想,进入大学后继续学习最后取得不错学术成就的例子就很多。当然了,现在接受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之间并无法划等号,盲目追求高学历,很可能只是在逃避自己无法在学校和社会这两个游戏间无缝切换的现实。越晚适应社会,不适感越强,混的更差,更容易焦虑。从这个维度来看,终生学习更多是一种持续的状态,坚持下去,就能从随机性的缝隙里发现一条相对清晰的成长之路。

随机性在我们周围的产品中随处可见。音乐 App 中的随机播放功能,是大部分人默认的播放模式,这远比按照歌单顺序播放有趣味,迎合了人探索的欲望。B 站中的「推荐」模块使用了大量基于用户画像的加权随机算法,意味着每一名用户都有了无限长的视频播放列表。随着 ChatGPT 类的语言大模型普及,人类愈加无法控制其输出的答案,同样的问题,换一个时间、一种语言或一种问法,答案都是不一样的,这种随机性甚至没有人能解释清楚。

当一个个普通人交出选择权,收获了所谓的「懂我」的愉悦感,紧接着决策权也就失去了。美团决定你吃什么,小红书决定你追随什么,百度地图决定你的出行时间和路线,甚至目的地。在之前的文章《关于评分这件小事》中,我提出每个人都需要一种自生的随机算法,它只属于自己。

是的,那我们该怎么构建这种算法呢?与其说是算法,不如说是行为模式。持续做到下面五点或许可以起到作用。


  • 坚持自己从小养成的习惯,不要轻易因为换了住所、工作等而放弃,比如运动、写日记、画画等。


  • 保持好奇心,保持学习,每半年掌握一项新技能,可以是双拼输入法、左手画画之类的小突破,要处在某种可能性中。


  • 任何事情,自己的权重最大,要自信,与他人相处中坚持己见,积极说不。


  • 多读书,去想象书中主角的生活,去尝试作者的思考方式,然后尝试用于自己的现实生活。


  • 热爱大自然,热爱草木,热爱蓝天白云,人与他人、世界、自然的三种关系中,与自然的关系最为透彻,也最容易赋予人特质,黛玉葬花、李白登天、杜甫悲秋,最是人间真性情。


自然万物中存在着种种随机性,但一定请相信也存在着某种必然性,这份必然性中蕴藏着生命的喜悦和热情。

这才是人类应该拥有的世界,随机做选择实在是一种既不准确也无美感的无奈之举,是时候掌握些主动了。🤡

顺手建拉个「随机哔哔」的群


i 小声读书
一种简洁观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