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9年,全省前3!

时事   2024-09-11 19:55   四川  

全州环境空气质量自2015年以来,连续9年综合排名稳居全省前三位;

水环境质量24个国省考断面、饮用水源地水质自2000年以来,连续23年优良比例均保持100%;

森林覆盖率达52.16%,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86.21%;

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全省第一;

9月6日,在2024年四川省凉山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凉山交出了优异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成绩单”。

近年来,凉山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发展优化、治污有效,走出了一条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凉山高质量发展之路。


多举措筑牢生态屏障 让绿色“拥抱”大地

西昌市民李瑜在工作之余喜欢去安哈镇的森林徒步,看着周围高大的树木,呼吸着山间清新的空气,她感慨道:“好的生态,让我们生活更有品质。”

绿色是凉山最靓丽的一抹底色,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凉山一直在努力。为更好地推进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凉山不断健全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修订完善《凉山州目标绩效管理办法》,出台《凉山州强化重大目标考核结果运用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试行)》。2023年,全州累计办理生态损害赔偿案件103件,确认赔偿金额5080.6万元。

凉山成立了州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全面推行河(湖)长、林长、田长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出台了《生态环境促进稳增长服务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凉山州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规划》《凉山州蓝天保卫战年度作战计划》《凉山州土壤污染分区管控方案》等多项措施方案,将保护绿水青山的“烙印”深深打下。

2023年以来,全州完成营造林40.7万亩、义务植树1002万株,开展生态修复造林4900平方米;金阳百草坡、美姑大风顶等10个自然保护区被纳入国家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西昌被纳入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县(市),德昌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创建省级康养基地2个、森林人家2个,邛海泸山景区获评首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全州累计接待游客超49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540亿元,积极推动生态价值转换。

2024年上半年,全州优良天数率97.8%、同比提升3.8%,空气质量综合排名全省第三位;全州48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全州土壤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坚持治污长效让绿色 “擦亮”幸福生活

凉山,这片蕴藏着丰富矿产资源的土地,曾是矿产开采的热点地区。然而,矿产资源的开采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面对这一情况,全州上下积极行动,将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作为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部分,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

在会理市绿水镇,就有这样一个生动的事例。曾经由于矿产开采而变得生态环境恶劣的绿水镇,如今已经变成了蓝天白云、绿树成荫、鲜花常开的美丽小镇,而这一转变正是由于拉拉铜矿的生态修复。

2012年,会理市拉拉铜矿对已闭库的尾矿库和排土场进行植被恢复和生态重建,绿化矿区面积1.2万平方米,营建绿色环保矿区和绿色宜居家园,全力打造“花园式矿山小镇”,呈现了一幅“矿在绿中、路在林中、花在丛中、人在画中”的美好画面,不仅改善了矿区的生态环境,还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我们印发实施《凉山州矿山生态修复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制定‘一矿一策’整改方案,从日常监管、专项检查、登记核查、动态监测等4个方面系统发力,督促指导矿山企业从严落实矿山生态修复保护主体责任。”州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边开采、边修复”要求,2023年以来,我州已督促390家矿山企业投入资金1.2亿元,修复采矿损毁面积390.95公顷。

通过系统实施矿山生态修复,曾经裸露的山体如今已被绿树青草所覆盖,矿山及非法开采点实现了从荒芜到葱郁的转变。

除了生态效益外,矿山生态修复还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雷波县渡口镇关村露天砂石开采点在2020年完成矿区生态修复后,复垦修复面积2.74公顷。2022年起,该点位种植了脐橙,亩均产量约5000斤,亩均产值达2万元。




凉山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江滢

@


报料电话、微信同号:15196160000


长按图片  关注我们


掌上凉山
凉山州广播电视台是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成立的广播、电视宣传机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