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协作情 产业来见证
——脱贫地区帮扶产业可持续发展经验全国交流
帮扶产业发展,关系到脱贫群众持续增收,关系到脱贫地区长远发展。
2024年11月13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帮扶产业发展暨项目资产管理工作推进会。我市在会上以《“四个一批”强产增效 整市探索建设帮扶产业可持续发展引领区》为题作交流发言,系统展示了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取得的先进经验和累累硕果。
近年来,我市以“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以下简称“四个一批”)为抓手,大力推动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整市探索建设帮扶产业可持续发展引领区,带动农民增收,有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一幅携手实干、富民兴农的锦绣画卷正在广元大地铺开。
旺苍县木门镇亭子茶园
“四个一批”
加快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
摸清底数“一张单”、精准分类“一把尺”、制定“一类一方案”……聚焦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我市全面梳理、分类推动帮扶产业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全力促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
红心猕猴桃加工
“四新同建”
建设产业可持续发展引领区
在广元市天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无菌生产车间,一条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分选水果、蒸馏基酒、成品打包,这是昭化区稳步推进食品加工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2024年,昭化区食品产业实现产值27.77亿元。
我市着力打造全链融合“新样板”,建设国省市级现代农(林)园区149个,建成全国最大的红心猕猴桃、黄茶基地,全省最大的高山露地蔬菜、核桃全链融合基地。成功创建猕猴桃和核桃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获授中国食品产业名城。发展乡村民宿,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让3.2万余脱贫户吃上“旅游饭”。
在打造绿色发展“新典范”方面,我市已选育培优新品种32个,创建省级以上名优品牌58个,绿色标准化基地认证面积和有机农产品认证证书数量均居全省第二,获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在打造合作经营“新标杆”方面,组建产业化联合体40个,组织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小农户分工合作、抱团发展;主动融入成渝“双圈”、持续深耕杭广协作,大力推动“广供成都”“广供杭州”,2024年在两地销售农产品17.77亿元。在打造创新驱动“新高地”方面,着力破解规模经营、标准生产、加工流通、科技创新、优质优价、降本增效等难题,帮扶产业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
羊肚菌种植
“四大平台”
带动群众立足产业稳定增收
湖羊养殖
“三大实招”
夯实帮扶产业发展保障支撑
昭化区深入实施“周末工程师”柔性引才计划和“剪刀干部”培育行动,创新组建“葭萌英才”产业服务团队,创新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不断提高猕猴桃品质。
广元三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周俊英是返乡创业大潮中的一员。她探索的“公司+专合社+农场+农户”订单农业发展模式,带动3100余户群众种植2万余亩蔬菜,年亩均增收达到4000元以上。
我市大力回引下乡返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剪刀干部”,推进专业技术人才进村兴农。深化土地托管服务试点,全市托管服务面积达400万亩次。加大财政金融扶持,近两年,市县各级财政投入帮扶产业发展资金达35亿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来源:《广元日报》
供图: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