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和赛是一个“90”后,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少年时,父亲大病一场,让并不富裕的家庭举步维艰。本该继续读完高中的她只有中断学业帮衬家里。
“没读到书,也没什么文化,只有做些简单的工作。”晏和赛说,结婚后有了孩子,为减轻家庭负担,就在超市找了份工作。但由于家中无人看管孩子,自己只有带着孩子去超市上班。
采访过程中,晏和赛提起过去的困难时总是带着微笑。她不仅热衷于参加各种技能培训,还积极参与社区的各项工作。在金秋社区居委会团支部书记李小壹看来,晏和赛是一个热心,充满正能量的人。(图/郭立)
“超市老板得知我的情况后也十分理解,也同意我带着孩子上班。虽然孩子不吵不闹,但工作时始终要分心看着她。”回忆起过去一边带孩子一边上班的困难情景,晏和赛脸上更多的是笑容。后来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考虑到夫妻二人都要外出工作,家中又无人接送,晏和赛便辞掉超市工作,并在孩子就读的幼儿园当起了保育员。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后,晏和赛松了口气。几年后,晏和赛有了第二个孩子。不一样的是,在二宝的成长路上,晏和赛并没有像此前那般操劳。2018年,晏和赛从盘州市乌蒙镇搬迁到离盘州市中心不远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金秋社区。金秋社区青年乡村振兴夜校让她的生活发生改变。
孩子们在希望小课堂上的绘画作品(图/郭立)
孩子们在希望小课堂上做的手工。(图/郭立)
“夜校里有‘希望小课堂’,社区请来了大学生志愿者,带着孩子们画画、做手工、玩游戏。二宝幼儿园放学了,我把他接到这里后,还能再回到摊位上继续卖包子馒头。”晏和赛说,把孩子送去希望小课堂,不只是为了让孩子得到临时照看,她更希望孩子在志愿者的影响下,能培养出热爱学习的好习惯。“毕竟没文化的亏不能让孩子再吃一遍。”
金秋社区乡村振兴夜校派驻2名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建强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同步配套建设了总面积300平方米,集图书室、“希望小课堂”、“青年夜校活动中心”等3个功能室为一体的服务中心,完善团支部培训、服务群众的阵地保障。图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吴亦秀带孩子们在“希望小课堂”上做手工。(图/郭立)聊到摊位,晏和赛继续说道:“我对烹饪很感兴趣。先前听说夜校要请老师来教大家做菜,我立马就报名了。现在包包子、做馒头的手艺就是从夜校这里学会的,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200多元。”在课程设置中,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走访征求意见等方式,了解居民对夜校课程的需求和期望,尽量让课程内容与居民需求相匹配。李小壹介绍,生活小妙招、就业信息等,是居民点单频率较高的内容。图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安娜在给居民分享生活小妙招。(图/李小壹)
除了烹饪,晏和赛还积极参加夜校开展的家政、普通话等技能培训,以及社区居民“点单”频率较高的生活小妙招和就业信息分享。用她的话来说,“多懂一些知识,多了解一些信息总是好的。”青年乡村振兴夜校是共青团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阵地。晏和赛生活改变的背后,是共青团六盘水市委聚焦青年乡村振兴夜校建设,不断丰富夜校课程内容,推动夜校升级转型的生动实践。目前六盘水市共有35所青年乡村振兴夜校,像晏和赛这样因夜校而受益的人,超过75000名。夜校的光不仅照进他们的生活,更照亮乡村振兴的路。
扫码关注“凉都青年”
监制:曾 丹
三审:陈雯雯
二审:杨春燕
一审:刘二雄
编辑:施辉浪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点“赞”点“在看”的你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