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陶埙制作技艺:揉捏苍凉诗意,聆听远古回响

政务   2024-12-01 11:02   甘肃  

琳琅满目的陶埙工艺品。

传承人关振国在完成玉门陶埙的彩绘环节。

  它们曾经只是一团温厚的红土,一块坚硬如铁的原石,一种有着独特纹理的火成岩,但在非遗艺人的匠心传承之下,被赋予了工艺之美。玉门陶埙、嘉峪关石砚、酒泉夜光杯,每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每一手慧心巧手的绝活,都见证着非遗传统工艺的时光刻度:

  它们沉默,却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它们静止,却拥有澎湃的心跳……

  甘肃玉门陶埙制作技艺,记载和反映着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017年被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

  在玉门市文化馆陶埙制作工坊,我们看到了造型独特的乐器——陶埙。它的大小盈手可握,形状上尖下宽,平底空心,传统的陶埙多为卵形埙,现在则有葫芦埙、鸳鸯埙、子母埙、牛头埙、梨形埙等多种造型。

  工坊的工作人员用陶埙吹奏了一曲《阳关三叠》。

  在静谧的空间里,陶埙的音色显得幽深、哀婉,不绝如缕,感觉在众多民族乐器中,没有什么能比它更能穿透悠久的岁月。

  正如成书于北宋时期的《乐书》曾说:“埙之为器,立秋之音也”,它仿佛来自远古,带着泥土的味道,带着秋风的味道,让听者的身心受到一次彻底的洗礼。

  埙声古远、高绝,令人冷静,冷静到仿佛能感觉出自己灵魂的震颤;埙声神秘、缥缈,令人深思,深思得好像忆起了前世或将要窥见来生。

  为什么在玉门市,传承着陶埙这门古老乐器的手工技艺?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让玉门蜚声四海。在这里不仅有中国乐器史上著名的羌笛,而且还出土过距今3800多年的陶埙。

  早在1976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在玉门市清泉乡火烧沟遗址,便发现了古老的陶埙。

  这个距今已有3800多年历史的四坝时期文化遗址出土了众多文物,其中便有20多个陶埙,里面的9件器型较为完整,收藏于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的国家一级文物“扁圆鱼形三孔埙”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历经五代,传承百年

  扁圆鱼形三孔埙整体造型细腻、大方、朴实。

  它长9厘米,宽6.4厘米,厚2.3厘米,完整,夹砂红陶。整体呈鱼形,中空,头部开圆形小口,扁鼓腹,上腹部左右两边各有一孔,下腹部亦有一孔,尾部呈鱼鳍状,并有一穿孔用于系绳。腹部共有3孔,据说可以吹出4个音:“1、2、3、4”,构成简单的音阶和不同的调式。

  从火烧沟遗址出土的陶埙,大多置于逝者的腰际或胸前,更多的出土于儿童墓葬,这说明,远古的火烧沟先民成年男子外出打猎、放牧时,会将妇女儿童留在部落营地里,最早的陶埙是先民守护部落安全或遭遇突发情况时发出哨音,用来联络互通的实用工具,到后来逐渐变成了抒发情怀的乐器。

  经历了漫长阶段,四五千年前,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两个音孔,能吹三个音。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埙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玉门火烧沟出土的埙,有三个音孔,能吹四个音。到公元前1000多年的晚商时期,埙发展到五个音孔,能吹六个音。到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埙已有六个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了。

  陶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经历了3000多年的岁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陶埙时起时落,以它顽强的艺术生命力,代代相传。

  而玉门陶埙制作技艺在当地民间已历经五代,传承了100多年。

  据玉门陶埙的制作技艺传承人关振国介绍,玉门陶埙可分为三音孔、四音孔和五音孔,能吹出宫、商、角、徵、羽四个或五个乐音,音程包括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和六度,能构成简单的音阶和不同的调式。

  玉门陶埙的制作材料以当地红胶泥为主,其制作工序主要有寻土、晒土、碾磨、泡土、揉泥、接坯(拉坯)、彩绘、晾干、进窑、出窑等环节。

  寻土,是制造陶埙漫长旅程的起点。匠人行走在广袤的大地上,用敏锐的目光和丰富的经验,探寻着最适合制作埙的泥土。火烧沟遗址所在玉门市清泉乡,位于白杨河流域中游地带,由于大自然的恩赐,沉积了大量优质的红黏土,土质纯净而细腻,吸水性和可塑性都较好,为玉门陶埙制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红黏土,被手工艺人们小心翼翼地搬运回来,放置在阳光下晾晒。炽热的阳光逐渐带走泥土中的水分,让它变得更加紧实和纯净。

  晒好的红黏土被送进石碾中,工匠用力推动碾盘一圈又一圈转动,碾压之下,红黏土逐渐变得细腻如粉。

  碾好的土粉被放入水中浸泡,工匠用手轻轻搅拌,感受着水与土的交融,把握着恰到好处的比例。随后,便是对它的反复揉捏,这是人与泥土间的亲密对话。

  从民间来,到民间去

  在工匠充满力量与温柔的手中,最初的红黏土渐渐变得柔软而有韧性,仿佛有了生命。

  接下来,便是拉坯环节。匠人坐在转轮前,双脚踏动踏板,转轮开始缓缓转动。手中的泥土在旋转中逐渐成型,从一个不规则的团块,变成了埙的雏形。这是一场心手合一的表演,每一次的提拉、按压,都需要精准的力度和敏锐的直觉。

  初步成型的埙坯被放置在阴凉处晾干,这是一个缓慢而关键的过程。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都影响着埙的质地和稳定性。工匠需要时刻关注,确保埙坯在晾干过程中不会出现裂缝或变形。

  晾干后的埙坯迎来了彩绘的时刻。工匠要用画笔蘸取颜料,在它的表面勾勒出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或许是古老的图腾,或许是自然的风景,每一笔都承载着文化的传承和对美的追求。

  彩绘这个流程不仅为陶埙增添了艺术的魅力,更赋予了它灵魂的色彩。

  彩绘完成后,埙被送入窑中进行烧制。在熊熊烈火中,埙的质地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柔软的泥土变成了一件坚硬的陶瓷。

  然而,制作一件完美的埙,还远远没有结束。

  出窑后的调音,才是真正决定埙音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调音是最关键也是最具技术含量的环节,一只好的埙,仅调音阶段就可达半月之久。制作者用耳朵倾听,用手指触摸,细微地调整着埙上的音孔大小和位置。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敏锐的听力,一丝一毫的偏差都可能影响到埙音的和谐与美妙。

  当一只陶埙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它已不再是简单的泥土制品,而是凝聚了无数心血和智慧的艺术品。它那独特的音色,仿佛能穿透时光的迷雾,将我们带回到古老的岁月,让我们听到先民们的歌声,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体会到他们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

  玉门陶埙制作技艺,不仅仅是一种手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寄托。陶埙的声音,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传递着人们对美的不懈追求。

  关振国说,“希望能把陶埙制作和吹奏纳入当地学校美术课和音乐课程,让这门古老的文化永久传承。”从民间来,到民间去,玉门陶埙制作技艺便能获得生命力,在这片土地上长久地传承下去……


作者:兰州晨报记者 刘小雷
编辑:陈雪霞  /  责任编辑:徐桢

审核:白明端  /  监制:陈雪强

 往期推荐


玉门发布
发布主要包括玉门要闻、权威发布、便民提示、惠民实事、文化视点、玉门好人、玉门名人、玉门名品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