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冢记忆【9】| —西夏法律及儒学教育

旅行   2025-01-08 10:20   宁夏  

西

感受中华历史博大精深

党项早期“无法令”,西夏立国后,建立起一套适应封建统治的法律制度。西夏中后期,法律制度日趋完备,其编撰思想、内容及体例借鉴或继承中原王朝的法典。目前已发现的西夏法律文献有《天盛改旧定新律令》《新法》《贞观玉镜统》等。

《天盛改旧定新律令》编纂于(1149—1169 年),是仁孝皇帝组织人员参照诸新旧律典,编纂而成。全书共20卷, 150门,门下列条文共1463条。是西夏法律中篇幅最长、记载最详细、保存最完好的一部法典,为我们研究中国法律史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感受中华历史博大精深

宋代以道养生、以佛养心,以儒治国,西夏统治者大力发展儒学。从元昊时自制番书后就开始翻译《论语》《孝经》等儒学著作。西夏教育制度在崇儒敬佛的文教方针指导下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完善,学校教育系统不断完备。西夏的教育机构有官学教育、私人书院教育和寺院教育。乾顺时期,国学招生3000人左右。

学堂中学生有党项族,也有汉族,既有男孩也有女孩,反映了西夏在教育上民族平等的观念。学堂前面这位老师明显是汉族,墙上悬挂有被尊称为“至圣文宣帝”的孔子画像,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尊孔为帝”,也是西夏对中国传统儒学文化高度认同、继承和发展的体现。

西夏诸帝,尤其是仁宗对于汉学特别重视。当然,儒学在填补西夏文化层面的空白之外也导致了党项人武力的退化,这是任何一个游牧王朝都无法回避的命题,西夏也不可避免。和辽国一样,西夏的民族成分也相当复杂,所以西夏本质上是一种多元文化,儒学并没有取得独尊的地位。

西夏统治者主张儒佛并重,在利用佛教净化民众思想的同时,也大力汲取中原民族的儒家文化,如三纲五常、圣人名教等,以维护统治。西夏第二位皇帝谅祚(1048年—1068年在位)执政后,广泛推行以儒学为主的汉学,开始向宋朝求赐大批经、史书籍。西夏对儒家典籍的重视,实际上是对中原传统文化认同的一种体现。这种文化认同,是中国之所以成为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在底蕴。尤其是在民族政权对峙时期,西夏还有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所表现出的这种文化认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后来的元朝实现统一的中国创造了条件。


王志斌 | 终审

  王永飞 徐   鹏 | 审核

孙梦玮 | 责编

梁一鹤 | 编辑



优惠政策:

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3米以下(含1.3米)儿童享受免景区参观门票优惠;

60周岁(含60周岁)老年人享受免景区参观门票优惠;

持本人有效残疾证、记者证、军官证等享受免景区参观门票优惠;

18周岁以下(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在校学生享受景区参观门票半价优惠。


公交路线:

 市民、游客可乘坐公交708路游一路、银川火车站东广场至西夏陵定制专线,在西夏陵站下车。


驾车路线

(点击下方即可导航)





西夏陵景区
西夏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园,位于宁夏银川市西郊约3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中段。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列入首批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