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万网友围观!莫言分享“不被大风吹倒”的人生态度

时事   2024-11-19 21:14   上海  

11月18日,莫言新书《不被大风吹倒》正式上市并与读者见面。新闻晨报记者当晚9点18分在网上下单,19日上午10点多就收到了新书,物流配送非常高效且快捷。


11月18日,莫言新书《不被大风吹倒》正式上市


记者翻阅新书后发现,这本书收录了莫言的40篇散文,包含他全新创作的8篇文章。全书围绕“不被大风吹倒”这一主题,分为六个章节,从莫言的成长故事、他与余华、史铁生等人的让人又哭又笑的友谊,到他年近古稀对文学、人生、人性、世界的种种理解,还有他写给年轻读者的全新内容。有人因此认为,这本书是莫言给当下年轻人的治愈之作,包括写给那些刚刚迈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


在《不被大风吹倒》里,莫言用自己的亲生经历和年近70岁的生活态度与人生智慧,传达了一种很有力量的心态——在这个大风飞扬的时代,并不是只有奋勇前进才算胜利,踏实扎根在生活的原地,不后退、堕落、下沉,不被大风吹倒,本身就是一种前进了。


而这本书的书名来源于2022年莫言在五四青年节前夕给全国青年朋友们写了一封特别回信——《不被大风吹倒》。在信中,莫言分享了自己小时候和爷爷抵御大风的故事。记者注意到,在该书的第一章,也就是书中的第2页到第5页,刊发了“不被大风吹倒——致年轻朋友的一封信”。


该书的书名来源莫言在2022年给全国青年朋友们写了一封特别回信


“不被大风吹倒——致年轻朋友的一封信”(书中P2)


11月18日当晚还举行了新书首发直播,莫言在直播间和北大教授林小英、凤凰网读书主编魏冰心畅聊。2012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对于作家来说,这无疑是一项非常大的荣誉。随之而来的有赞美,也有各种各样质疑的声音。


主持人魏冰心问莫言,这些不同的声音是不是也是新书当中提到大风的一种?


莫言对此回应,这些声音还是挺大的风:“虽然不是龙卷风,也是8级以上的大风了。我记得自己获得诺奖之后,首先变成舆论的焦点,确实说什么的都有。”


莫言解释说,这里面也有文学表达的原因:


“有的时候是开玩笑,有的时候是利用调侃的方式来写文章,在80年代初的时候,作家们这种自嘲、自我贬低的黑色幽默是很多的。


那时候,我们在一些演讲和座谈当中为了活跃气氛,就故意说一些夸张的话,这种情况是比比皆是,但是一旦脱离了当时的环境,整理成文字之后,那就含义不一样了。所以当时各种各样的言论确实是很多的,后来我就总结了八个字,也把它写出来了,就是心若巨石、八风不动。这次散文集里面也提到了这八个字。这个话至今我认为还是应该成为我的座右铭。”


11月18日当晚新书首发直播,莫言与嘉宾对谈


莫言介绍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曾亲眼看到过两次龙卷风,而第一次看到龙卷风是跟他爷爷在一起割草时:


“我就看到在西边的天际上有一个很整齐的云的截面,然后在云的下面有一个弯弯曲曲的像龙的尾巴一样的……你看可以看到它的旋转的,当时我想,如果下面是河流或者是湖泊的话,水都会给旋上去了。有时候下雨院子里突然会随着雨水掉下一条鱼来,这就是这种龙卷风把这个池塘里的鱼,或者把河里的鱼、海里的鱼给卷上去了。


记得有一年邻居家这个突然掉下一条鲅鱼,这是一条海里的鱼,是不是淡水鱼。后来我们懂物理的小学老师认为,这就是龙卷风从海里卷上来的鱼,所以生活当中这种龙卷风是也是挺多的啊。”


莫言新书《不被大风吹倒》内页


对于自然界的风,莫言认为:“我想这个自然界如果没有风的话,这是很恐怖的,因为有了风,我们才有了空气的流动。空气流动不就变成风嘛,”


而人在风当中可以获得一种格外的洗礼。有一年去日本,莫言在北海道去了一个名叫襟裳岬的地方。襟裳岬是日高山脉襟裳国定公园的核心地区,也是知名的观光地,以强风而闻名。尤其是在冬天的时候,气温降到零下三十度左右。莫言特意站在山口上把厚重的羽绒服解开,在那又蹦又唱,让不好的情绪全被风一吹而去。


去年,莫言看到余华写了一篇关于风的文章《山谷微风》,在莫言的微信公众号转载之后成了一篇爆款文章,莫言还为这篇文章手写了一篇按语《妙哉此风》。


“没有风,这个世界是没有活力的,没有风,没有人类,我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风也没有万物的繁茂。”在直播当中,莫言这样总结风的作用。


相关数据显示,11月18日当晚有183.2万人次的网友通过抖音的端口观看了这场直播,新书销售方面,记者向出版方询问,具体数据目前尚未统计。

来源 | 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 严山山

编辑 | 罗霜

新闻晨报
关注热点 贴近民生 新鲜有料 尽在晨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