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从小在戏班长大的小豆子,每天都要面对高难度的训练。教他唱戏的老师极为严格,常常因为一句台词,就把学徒们打得鲜血直流。
有一次,小豆子和同伴因难以忍受这样的生活,偷偷跑了出来。但是在逃跑的路上,他们却意外遇到了当时最厉害的“名角”。看着那万人空巷的震撼场面,同伴痛哭流涕的感叹道:“他们怎么成的角儿啊,得挨多少打啊……”
或许是名角的光芒,唤起了内心的坚持与热爱。从那天起,小豆子便暗下决心,选择重回戏班刻苦练习。很多年后,吃尽苦头的小豆子摇身一变,成为了京城第一名角程蝶衣。当他站在戏台上,享受着万人拥簇的无限风光时,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路走来到底经历了多少艰辛与坎坷,又倾注了多少血与汗。就像戏班老师所说的:要想人前显贵,必定人后受罪。
海阔天空的人生是一步一步用脚印丈量,一点一滴用汗水和血泪浸染出来的,而不是说了太多,站着不动,想得很美。
有一次,他看到广东有个秀才写的诗:“彩蝶双起舞,婵虫树上鸣。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 他看了前两句,点头称赞;看到第三、四句时,不觉发笑:明月怎么会叫?黄犬又怎会卧在花心上呢?
于是,他便大笔一挥,把后两句诗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 直到后来,他被辞去职务之后,游历南方。
他到南方时才发现,原来南方有一种鸟叫“明月”,叫声婉转动听;有一种昆虫叫“黄犬”,常卧在花心里睡觉。
王安石恍然大悟,原来那两句诗是对的,自己反倒给人家改错了。现在的世界,要让人相信,真的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部分人只愿相信跟自己价值观相同的人,而把其他一切看作虚伪。
他们也只会看到自己能到达的地方,而把不可抵达的远方,想象得危险丛生。
而见识越多的人,越是相信这世上有人过着与众不同的人生,从而不轻易下判断做定论,不把“怎么可能?”挂在嘴边。
《论语》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看清一个人,要看他面对利益时,是否唯利是图,能不能抵挡住诱惑,坚守住底线,对得起良知。
冯骥才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自信是建立在底线上的。一个人只有守住底线,才能获得成功的自我与成功的人生。”
在利益面前,底线会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观,也会决定他今后的人生高度。
坚守底线的人,才会守住心安,路也会越走越宽。
利,就是一块试金石。
“错的并不是我的身体,而是我对自己的人生设限,因而限制了我的视野,看不到生命的种种可能。”
人,总喜欢给自己设限。
拆掉心里的墙,打破心里的设限,我们才会发现更多的可能。
人,还爱用年龄给自己设限。
很认同一句话: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人生,永远不要说太晚,因为今天,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
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在42岁时,宣布辞职,离开了工作18年的央视。
她说:“42岁虽然没有了25岁的优势,可是再不开始就43了。
如今张泉灵转型做互联网的投资人,一路所向披靡,也许未来某一天她的成就会远远超过主持人这个角色。
人不是慢慢变老的,而是一瞬变老的。
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心态变老那一刻开始。
内心永远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勇于去探索新的领域,青春便永远不会逝去。
可是事与愿违,他的五个孩子都不成气候,于是他便写下了《责子》一诗: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大儿子懒惰,二儿子不爱学习,三儿子和四儿子连数字都搞不清楚,小儿子九岁了,可全部精力都用来找吃的。
这里与其说是责备,不如说是调侃:
“上天送给了我五个这样的儿子,那我有什么办法呢?还是喝酒吧。”
他对这五个儿子,也是一如既往地爱。陶渊明这种潇洒的自嘲,是一种最高境界的幽默。
面对生活炮火的狂轰乱炸,不妨学习一下陶渊明这种“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的轻松心态,让生活也变得更有滋味。
生活本就乏味,若没有幽默的元素,岂不是更加无趣?
敢于自嘲,体现的是在面对“不称意”时自我疏解的绝妙的生活之道,蕴含的是深厚的人生哲理。
学会在幽默中调整心态,在调侃中化解困难,智者的“自嘲“之道便是如此。
丰子恺先生说:
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净心;既然没能如愿,不如释然。
既然改变不了世界,不如试着强大自己的内心。
林语堂说:“只有人能把自己的境界提高一个层次,才不会因为近期的抑郁而伤怀。”
公元1082年春,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苏轼与朋友相约春游,途中风雨骤至,附近无可避雨之处,众人都狼狈不已。
苏轼却淡然处之,漫步在雨中,有所感悟,片刻之后,写下了千古名篇《定风坡》:“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内心若足够强大,便能从最低处的生活里,活出最高级的优雅。
声明:本文素材及图片源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