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教师参加第七届京津冀翻译教育论坛

教育   2025-01-08 23:26   天津  

近日,第七届京津冀翻译教育论坛在中国民航大学举办。此次论坛共吸引京津冀地区30余所院校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中国民航大学副校长杨新湦,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全国翻译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黄友义,天津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论坛发起人王铭玉教授,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宁琦教授,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央文献翻译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李晶教授等出席论坛。



王铭玉教授以“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为题作主旨发言。他指出,2035年中国教育要率先实现教育强国的目标,需深入剖析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他详细分析了近现代大学发展历程、科技革命演进历程与变革趋势、中国科技创新现状、大国博弈实力对比、国家哲学文化影响、世界优秀学科发展经验、数智“三化”融合趋势,以及人的“四重关系”构建等20个关键要素。他表示,教育要应变、求变,蓄势发力,乘势而上。


李晶以“党史对外译介与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构”为题,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中央文献的对外译介在国际传播与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中共党史的对外译介,更在符号层面深刻影响着党的国际形象。她聚焦形象建构视角,深入探讨了党史对外译介、《中国共产党简史》英译与党的国际形象建构的关系,并提出了“双轨”译介模式,强调应以增强目的语读者对党的形象认知、增进其认同与理解为目标,致力于构建良好的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



在院校代表圆桌会议上,各位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在翻译团队建设、学科建设及科研与行业服务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分享了在外语学科特色发展、翻译专业硕士(MTI)培养体系建设、翻译专业博士(DTI)申报、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宝贵经验。与会专家宁琦、王铭玉、黄玉龙在听取各院校汇报后,对翻译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建议,呼吁各院校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特色,积极拥抱技术变革,探索“技术+语言”的融合发展新路径,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快翻译实践基地建设步伐,为翻译教育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天外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华云鹏和教师代表朱华在院校代表圆桌论坛上发言。天外教务处处长王济军、通识教育学院教师袁鑫教授,以及智能语言服务产业学院教师潘莹娜参加了本次论坛。

京津冀翻译教育论坛由天津外国语大学于2018年发起。其宗旨是促进京津冀地区翻译专业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进一步凝聚京津冀高校翻译教育力量和资源优势。本次论坛不仅展示了各院校在翻译教育领域的成就与经验,更彰显了对翻译教育发展的共同愿景。嘉宾们一致表示,在各院校的共同努力下,翻译教育将焕发新的生机,为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翻译人才,推动翻译学科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 | 高级翻译学院

通讯员 | 朱华 

编审 | 侯思瑶

内容审核 | 冯鹏 顾洋 郭芃



天津外国语大学
感谢您关注天津外国语大学官方微信平台!发布权威信息,展示校园生活,服务师生校友,让天外故事流动在网络,传播于指尖~自定义查询菜单2.0升级版全新上市,欢迎来“点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