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佛教典籍与艺术研究中心
项 目:印度古典梵语文艺学重要文献翻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时 间:2024年11月12日 14:00
地 点:北京大学外院新楼406室(同步在线直播)
腾讯会议号:990-805-381
会议密码:241112
讲座提要
从公元五世纪到十四世纪,位于中国西北的莫高窟蕴藏了丰富的信息,描绘了欧亚大陆各种文化的流动与互动。施主画像尤其提供了大量关于施主的族群、区域间关系、政治以及社会与宗教地位的数据。在莫高窟墙壁上绘制的数千幅施主画像中,特别突出的是莫高窟第98窟中尉迟僧乌波(李聖天)的画像,他是于阗国王(约公元912至966年在位)及敦煌统治精英的盟友。学者们通常认为他的王室服饰完全具有中国风格,且国王是佛教王国的代表。然而,详细分析这幅画像显示情况并非如此。相反,他的服饰和相关的符号展示了一个高度一致的图像和饰物网络,主要源于伊朗,带有萨珊风格,突出“神圣荣耀”(xwarrah)这一王权核心概念。通过雕塑、印章、金属器物和来自伊朗与中亚的货币证据等各种视觉和物质资源,本讲座首次提出对尉迟僧乌波画像的全面修正分析。我展示了王室服饰和相关的装饰图案如何属于一种帝国合法性共享的视觉文化,以广泛的加冕符号为基础,跨越了巨大的地理和时间范围,且在10世纪的中国背景中仍具有权威性。鉴于我们对于阗非佛教方面的了解有限,这幅画像及其神圣图像对于重新审视于阗王国的主权概念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同时,这项详细研究确立了一个稳固的框架,帮助理解从克什米尔优陀婆罗王朝(公元855-1003年)毗湿奴雕像到日本平安时代(794-1185年)的兜跋毘沙門天像等不同现象如何借用这一源自萨珊伊朗的圣概念及王权视觉文化,显示了一个共享的“权力宇宙”。
史瀚文 Neil Schmid
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自2018年以来,担任敦煌研究院信息与敦煌学中心、丝绸之路与敦煌比较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时也是德国波鸿鲁尔大学“佛教之路”项目(BuddhistRoad Project)的合作伙伴。曾在维也纳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杜克大学等美国多所大学任教。
研究领域包括敦煌研究和丝绸之路研究,涵盖了佛教文献在仪式和艺术中的角色、中世纪的经济发展、密教、莫高窟的壁画以及建筑空间中的仪式美学等多个主题。目前进行的研究项目为“11世纪于阗与敦煌关系的调査”,以及“萨珊王朝的神圣王权观念在于阗文化中的影响”。
线上听讲须知:
为方便不能到场的听众,我们将通过腾讯会议,对本场活动进行线上直播。请各位听众进入腾讯会议等待室后,将本人名称修改为“姓名+单位”,修改完成后方可进入主会场。线上观众应尊重北京大学佛教典籍与艺术研究中心及主讲人对本场活动音像内容拥有的版权,请勿录音、录屏或以任何形式在未经许可的媒介传播,侵权必究。
腾讯会议二维码:
设计学理论
声明: 本平台为公益性质,主要支持设计学、美术与书法、设计、艺术学等学科和专业的国家政策发布、科研理论、讲座论坛、招生讯息、院校展示等资讯,各大科研院所的相关讯息可以免费发布。联系合作投稿微信:view64127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