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艺术史学史的发展是构筑在东西文化交流与学科互融共建基础上的,随着现当代艺术史研究的转型与深化,近代艺术史学史研究也在此进程中产生了新的议题。为推动新时代艺术学研究的发展、加强近代艺术史学史的研究与多元探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曾于2023年6月举办了第一届“近代艺术史学史研究”学术论坛,就20世纪中国艺术通史撰写的发展和特征、走向全球化的艺术史学等议题展开了交流与讨论,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学术成果!
为继续拓深近代艺术史学史的研究,我们将于2024年11月9日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继续举办第二届“近代艺术史学史”学术论坛,就近代艺术史学的研究方法、中西对比与学科互融,以及当代转型与阐释等艺术史学史研究的前沿议题与新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以期推动艺术史学科的繁荣与发展。
主办单位: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承办单位:
同济大学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研究所
同济大学艺术与文化产业系
协办单位:
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
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
《艺术百家》杂志社
2024年11月9日 8:30-17:30
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云通楼四楼报告厅
主 持 人:
王菡薇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长聘教授
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研究所所长
致 辞 人:
解学芳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
长聘特聘教授
沈语冰
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
特聘教授
合 影
第 一 场
艺术学与科学图谱的多样化研究视角
(9:00-10:35)
主持人:王菡薇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评议人:万书元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9:00-9:15
夏燕靖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
报告题目:中国现当代艺术学的百年路径与研究方法生成
9:15-9:30
沈语冰 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授
报告题目:欧美现代艺术史学管窥:以塞尚研究为例
9:30-9:45
何心鹏 (Volker Heubel)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德国学者、副教授
报告题目:中日茶道作为生活之道
9:45-10:00
郭亮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
报告题目:艺术中的科学图谱:科学家与艺术家的宇宙及世界
10:00-10:20
评议、互动
10:20-10:35
茶歇
第 二 场
艺术史研究与跨文化视野的多方面探讨
(10:35-12:00)
主持人:邓菲 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
评议人:夏燕靖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
10:35-10:50
顾平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教授
报告题目:“视觉”美术史学:基于俞剑华美术史研究的观察
10:50-11:05
杭春晓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报告题目:跨文化中的“潮汐效应”——1920年代中国语境中的“世界性”与“现代艺术”
11:05-11:20
王文娟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报告题目:徐悲鸿的中国美术史观及100年来徐悲鸿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11:20-11:35
王晨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博士研究生
报告题目:比较视野下霍去病墓上石迹与汉代雕刻艺术研究的接力与检视——以谢阁兰、滕固石刻研究为中心
11:35-11:55
评议、互动
午 餐
第 三 场
中国艺术史个案研究与多维度探索
(13:30-15:00)
主持人:李晨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评议人:顾平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
13:30-13:45
邓菲 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
报告题目:从“妙艺”到“术画”--唐宋时期图像感通观念的转变
13:45-14:00
韦昊昱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讲师
报告题目:中介意义与汉学传承——《唐宋画论》与近代中国艺术史学史叙事模式的构建
14:00-14:15
陈波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
报告题目:元史学界的元代书画研究述评
14:15-14:30
陈晗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报告题目:钱慧安人物画与杨柳青年画的关系再探——兼论中央美术学院藏钱慧安、钱颂椒《人物故事册页》的功用
14:30-14:50
评议、互动
14:50-15:00
茶 歇
第 四 场
艺术史书写和艺术体系范式
的现代形态构建
(15:00-17:00)
主持人:张超 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
评议人:陶小军 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
15:00-15:15
施錡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史论研究所教授
报告题目: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西方视野中的中日绘画
15:15-15:30
姚宇亮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
报告题目:日本近现代书学述略
15:30-15:45
张慨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
报告题目:“整体流动”和中国抗战艺术史书写的思考
15:45-16:00
许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
报告题目:王国维“美术”概念和艺术体系范式的现代形态构建
16:00-16:15
杨祖望 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报告题目:“一艺之微”见“我之高下”:王国维书画鉴赏的批评标准
16:15-16:35
评议、互动
16:35-17:00
大会闭幕式
会议总结:
王菡薇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长聘教授、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研究所所长
致辞人:
谷继明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晚 餐(同济大学三好坞)
第二届“近代艺术史学史研究”汇报议题、与会学者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的百年路径,即围绕着20世纪历史进程展开,涉及艺术学在中国的传播、形成与发展的演进历程。重点围绕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的重要历史节点,依据历史文献展开有针对性的问题探讨,进而揭示艺术学由“潜学科”走向“显学科”,并获得人文学科的全面支撑,成为20世纪乃至21世纪最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可以说,迄今为止,在为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所作撰述中,本议题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献为佐证,有助于进一步厘清这一史脉。尤其是针对新时期以来我国艺术学史的发展,明确构成了追寻中国现当代艺术学史百年线路的完整篇章。
沈语冰:
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艺术哲学系主任
报告题目:
欧美现代艺术史学管窥——以塞尚研究为例
摘 要:
本文尝试以塞尚研究为个案,较为细致地探索和剖析欧美现代艺术史学的历程。英美塞尚研究大体经历了从罗杰·弗莱至艾尔·洛兰的第一代(20世纪初-20年代末);从雷华德到泰奥多·雷夫的第二代(20世纪30年代-60年代);从夏皮罗到TJ克拉克的第三代(20世纪60年代-至今)。这是一个从初创到成熟,从阔略粗放到精密沉深的过程,值得中国艺术史研究借鉴。
邓 菲:
复旦大学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英国牛津大学东方学系博士
报告题目:
从“妙艺”到“术画”——唐宋时期图像感通观念的转变
摘 要:
似真、逼真、乱真、夺真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绘画理论中赞美画作的常见说法。这种品评背后富含了人们对于绘画与真实之间关系的思考,也与艺术的感通神灵观关系紧密。图像感通观念在唐宋之际处于由兴盛到没落的起伏过程,牵涉到整个中国绘画在中晚唐之后发展的转向。本报告将从钱钟书《管锥编》中的相关研究出发,籍由绘画理论、图像观念与实践的不同角度对于该转变进行剖析与思考,以此一窥绘画艺术的唐宋之变。
顾 平: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报告题目:
“视觉”美术史学——基于俞剑华美术史研究的观察
摘 要:
传统美术史学一直重视学科本质属性的“视觉”与“感觉”,却常常被诟病为游离了“科学”。俞剑华批判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美术史学对“视觉性”的重视,形成了属于他的“视觉”美术史学理论,将美术史研究与画论、鉴评以及创作联系思考,出发点不仅在于历代流传的美术品,同时还以“视觉”的理念阅读与运用材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显现出强力的学科特征。杭春晓: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
报告题目:
跨文化中的“潮汐效应”——1920年代中国语境中的“世界性”与“现代艺术”
摘 要:
罗杰·弗莱在建构现代艺术理论时,接触到宾扬、韦利等汉学家关于中国画的认知,并基于某种误读形成“西方现代”与“中国传统”相互兼容的思考模式。这种看法,因一战后全球化知识流动而回传中国,影响了中国对自身传统与西方现代之关系的判断。蔡元培的1921年访欧,正是其中的重要事件之一。基于访欧获得的新认知,刘海粟、林风眠、林文铮等一批倾向于现代艺术的年轻力量,得到了蔡元培的支持,并成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美术界的有生力量。他们以“世界性”概念为导向,消解“现代”与“传统”的二元对立,并认为两者不仅不矛盾,甚至还存在全新的“路径”——中国传统即西方现代。
郭 亮: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伟长学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报告题目:
艺术中的科学图谱——科学家与艺术家的宇宙及世界
摘 要:
宇宙形态观念与神话在几个世纪和不同文化中同时受到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关注,无论想象力有多广阔,即使是最卓越的思维也会受到肉眼的限制。及至文艺复兴之后的历史时期,科学与艺术同时关注世界的形状,在他们各自的领域讨论、研究和绘制万物图像。本研究将从艺术家、作品和手稿入手,考察艺术与科学之间密切与微妙的联系,重新观察与讨论以往艺术史发展中不易察觉的轨迹。
王文娟: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报告题目:
徐悲鸿的中国美术史观及100年来徐悲鸿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摘 要:
徐悲鸿以“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待东西方传统,在写实主义的倡导中,想重建现代中国美术,不免时代与个人局限,引发数次争论,但他的中国美术史观突破了20世纪狭义的中国画学概念,是考古学兴起之后现代美术史的眼光,难能可贵。100年来徐悲鸿研究的方法论意识从模糊不清到不充分的理性自觉,值得总结。从已有的研究方法中足可见之,对西方艺术史学史方法的有益借鉴与中国知识的共享共生中深入徐悲鸿研究,方法多元共振,讲好中国故事,应是徐悲鸿研究也当然是中国现代美术史研究的心之所向。
施 錡: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史论研究所教授、斯坦福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
报告题目:
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西方视野中的中日绘画
摘 要:
十九至二十世纪前期,日本绘画受到国际关注,塑造了本国的文化形象。二战中日本在西方眼中的美好形象未能得到持续。本文试图梳理出这一时期西方学术视野中的中日绘画,关注文化重塑的史实,并从中获得启示。
姚宇亮: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中外书写文化与美术交流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报告题目:日本近现代书学述略
摘 要:
日本在明治时代以后完成了学术的近代化转型,以追随模仿为主的传统汉学转向了将中国文化作为一种文本而进行实证客观研究的“中国学”。日本近现代书学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其研究群体不乏从事书法实践而又见解深刻的书法家。但伴随着书法创作与研究的分离倾向,研究者逐渐转变以从事文史研究的学者为主。以京都学派为代表的研究者,一面继承了中国乾嘉学派的实证考据精神,另一面也吸收了欧美的史学理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日本近现代书学研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此次发表略述不同领域学者在书法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以一些主要问题为例展开简要分析。
张 慨: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上海大学艺术地理研究所所长
报告题目:“整体流动”和中国抗战艺术史书写的思考
摘 要:
既有的抗战艺术史书写有两种范式:一种是基于时间逻辑的抗战艺术年谱长编,另一种是基于空间分野的地方抗战艺术史和“三分天下”的空间想象式书写。事实上,抗战时期艺术家整体上处于一种流动的状态。抗战艺术史就是抗战时期中国艺术家从“整体流动状态”到“整体艺术形态”的演进过程,抗战艺术的整体形态是在抗战艺术家的整体流动状态中形成的,其目的是激发民族抗战意志,建立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同。艺术家从城市到乡村,从街头到战地,从内地到边疆,从东部到西部、南部,从海外到中国,面对受众的区域差异,艺术的展开方式在跨地流动过程中完成了抗战艺术世界的大众化、民族化过程。
何心鹏(Volker Heubel):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哲学博士
报告题目:
中日茶道作为生活之道
摘 要:
茶道作为东方的重要艺术的展现方式,同时体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本论文从三个角度讨论此关联,即林语堂、冈仓天心和久松真一。
陈 波: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历史系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边疆学博士
报告题目:
元史学界的元代书画研究述评
摘 要:
元史学界学者很早就注意到元代书画作为材料之于元代族群以及社会文化史研究的重要意义,大陆地区以陈高华先生《元代画家史料(增补本)》为代表;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中国元史协会秘书处依托单位)为代表的元史学人,自高荣盛先生起,因关注元代海运与滨海地域,自然延伸至对元代书画的关切,这一传统延续至今。台湾学者萧启庆的研究揭橥元代中期以后士人族际互动以及构成的密切人际网络。总体而言,元史学界特别是青年学者对于书画研究成果较少,实不利于元史研究的社会文化转向。但近年元史学界的江南区域研究升温,兼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民族工作主线以后,元代族群交融的话题也受到重大关切,可望与地域美术史研究同频共振,共同促进元史学者与艺术史研究者的跨学科交流与对话。
许 俊: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
报告题目:
王国维“美术”概念和艺术体系范式的现代形态构建
摘 要:
“美术”一词是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知识产物。关于“美术”概念传入中国的时间和传译者,学术界多有讨论。王国维是近代较早译介“美术”概念并加以理论阐发的学者,他在1901年翻译立花铣三郎《教育学》时已经出现“美术”一词,并非1902年翻译元良勇次郎的《伦理学》。1904-1907年四年间他在《教育世界》杂志撰写多篇与“美术”“艺术”相关的文章,并对两个概念进行集中、具体的阐释,同时也建构了早期中国现代形态艺术体系的学术分类框架。“美术”“艺术”概念是承载中国现代艺术观念转型的重要核心词语,对于重新梳理清季民初“美术”“艺术”作为一个现代学术概念的观念史过程,以及近现代美术理论范畴和体系研究具有重要的原型学术价值。
韦昊昱:
首都师范大学艺术与美育研究院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报告题目:
中介意义与汉学传承——《唐宋画论》与近代中国艺术史学史叙事模式的构建
摘 要:
1932年,滕固先生在德国柏林大学哲学学院以提交的德文博士论文《唐宋画论》(Chinesische Malkunsttheorie in der T'ang und Sungzeit)通过答辩,成为第一位在西方大学获得艺术史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为中国新派学者赢得了一定程度的学术影响与国际声誉。学界至今对这部中国人首篇在海外撰写出版的西文艺术史博士论文止步于翻译阶段,缺乏对其作学理层面的细致解读与汉学文献价值的讨论。本文考察该文写作的问题意识、内容亮点、现实关切与学术影响,将其放置在20世纪上半叶西方东亚艺术史研究困境之中加以定位把握,揭示滕固在近代中国艺术史学史叙事书写中勾连中西的中介作用与汉学传承。
王 晨: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博士研究生
报告题目:
比较视野下霍去病墓上石迹与汉代雕刻艺术研究的接力与检视——以谢阁兰、滕固石刻研究为中心
摘 要:
霍去病墓上石迹是汉代雕塑艺术史上极具个性的主题叙事性作品,谢阁兰与滕固先生以学术旅行的形式所展开的石刻艺术勘察与研究是相关学术史的滥觞。滕固造访霍去病墓具体史实需要厘清,《金陵学报》第4卷第2期的出版时间虽标注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实际刊载时间却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滕固年谱信息亦需据之订正。谢阁兰与滕固二人在石刻基本议题的学术研究与艺术接力中形成了“他我之见”,霍去病墓上石迹相关的艺术特质与精神风貌、文物保护与艺术书写的具体内容构筑起涉及文物、艺术丰富面向的“多相之维”。在面对国际学坛外来影响说日炽之时,滕氏区分外来影响与内在发展二说的具体含义与适用范围并予以积极与谨慎的回应,体现了审慎而批判的学术态度。陈 晗: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博士生、“王式廓吴咸奖学金”一等奖获得者
报告题目:
钱慧安人物画与杨柳青年画的关系再探——兼论中央美术学院藏钱慧安、钱颂椒《人物故事册页》的功用
摘 要:
钱慧安、钱颂椒《人物故事册页》目前藏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创作于1879年-1896年之间。本文主要关注此套册页的功用问题,实则是再探钱慧安人物画稿与印刷技术(石印、木刻)的关系问题,借助这套册页可以为我们认识钱慧安的创作方式、钱派的承袭模式提供新的材料与视角。本文通过对《东山丝竹》《十二旬全图》《钟馗嫁妹》几件杨柳青年画个案进行细读,发现钱慧安风格影响杨柳青的三种方式:一是杨柳青画店直接利用钱氏画稿“按稿制图”;二是杨柳青画店利用零散的钱氏画稿进行自由拼贴组合;三是杨柳青画店仿照钱氏风格自行创作,署名钱慧安,实非钱氏所作。钱氏风格影响了光绪时期杨柳青年画的面貌,推测与这一时期上海、天津的密切交流及海派画家作品随大量石印画谱的流通、传播相关。
杨祖望:
南开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报告题目:
“一艺之微”见“我之高下”:王国维书画鉴赏的批评标准
摘 要:
王国维的书画鉴赏论著来源较为多样,他以“超然于利害”的理念为立场,倡导在鉴赏中收获无功利的体验,因而偏爱易使人“达于无欲”的淡远幽雅之风格。他善于在书画作品中探寻创作者蕴含之“我”,将“我”之表达作为评判高下的准绳,据此发掘胸襟、心性、气象流露之“我”,品味精神意境呈现之“我”。他还标举“使笔使墨”所体现的“第二形式之美”,关注笔墨可以形成的“体”“势”,及其可以通于“造化”“天工”的消融变化。王国维书画鉴赏的批评标准,蕴藏着中西文化结缘的思想积淀,是其文艺观念与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致辞嘉宾
解学芳: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谷继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会议召集人
王菡薇: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长聘教授、同济大学艺术史与艺术哲学研究所所长
会议主持人、评议人
万书元: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第一届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指导委员会委员
张超: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艺术百家》杂志主编
陶小军:上海交通大学文创学院长聘教授
李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学系博士
其他参会人员
毛秋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助理教授
赵晋超: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助理教授
本次会议图文设计:李文佳
本次会议秘书处设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云通楼四楼报告厅
邮编:200092
会议电子邮箱:21048@tongji.edu.cn
秘书处电话:15802191918;18963649893
会务组秘书:陈子明
本平台为公益性质,主要支持设计学、美术与书法、设计、艺术学等学科和专业的国家政策发布、科研理论、讲座论坛、招生讯息、院校展示等资讯,各大科研院所的相关讯息可以免费发布。联系合作投稿微信:view64127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