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驼山石窟,历经 1400 余年沧桑,宛如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它坐落于古老的大地之上,见证了岁月的流转与变迁。石窟始凿于北周末年,其后历经隋唐等朝代,不断雕琢完善。这里的造像风格各异,或庄严宏大,或细腻婉约。唐代的造像,主尊与菩萨造型精美,尽显大唐盛世的雍容华贵;隋代造像独具韵味,主尊、胁侍菩萨和力士像各具特色,展现出那个时代的独特艺术魅力。
千寻驼岭 驼岭千寻
驼山石窟中,一号窟是最具审美趣味的作品。此窟经过两次开凿,在武则天时期重新塑造了主佛像。
驼山石窟一号窟正面主佛像
主佛像顶髻很高。光背为圆形线刻,双手做禅定印,她的衣料薄似烟罗,袈裟紧贴身体,衣纹清晰流畅 。造像者还为佛像戴上了精美的项圈。项圈分为内外四层。最外一层由大片的莲瓣状的金箔组成。裸露的右臂上,还带有一只金质臂钏。这尊佛,也就成了驼山石窟中最富有、最华贵的一位。
主佛像身后侍立着释迦牟尼的弟子伽叶和阿难,伽叶表现出迟暮高龄和饱经风霜,阿难则是美男子形象,他们分别在佛教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门口处的菩萨像亭亭玉立,不再是庄严神圣,而是娇媚俏丽,是武则天时期风行一时的美女形象,至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颈下佩饰着极为复杂的缨络项圈,手臂佩钏,上身袒露,头梳螺旋式发髻,手持一朵鲜花,腰间裹一袜肚,肩上的佩帛飘然下垂,下身如蝉翼般的长裙紧贴肢体,勾勒出女性所独有的优美曲线,恰似出水芙蓉,专家将这种风格称之为“曹衣出水”。曹衣出水”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一种绘画风格。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大画家叫曹仲达,他笔下的人物,衣褶多用细笔勾画,似身披薄纱,又像刚从水中出来。第一窟的菩萨像就是“曹衣出水”在石雕上的具体体现,代表中国佛雕造像的最高艺术水平。同时被许多前来观赏的艺术家称为“东方维纳斯”。
驼山石窟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它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创造力,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其保存完整,得益于宗教文化的深远影响、天然的地理位置以及当地百姓的悉心守护。如今,它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让人们得以领略古代艺术的无穷魅力,感受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
探寻历史
微信号 :qingzhouyunmenshan
联系方式:
0536-3276728
0536-3278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