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
草药大全
【中药名】香加皮
【别名】杠柳,北五加皮、羊奶子。
【类别】祛风湿强筋骨药。
【药用部位】以根皮入药。以条粗、皮厚、呈卷筒状、无木心、香气浓浊、味苦者为佳。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灌丛、道旁、沟边向阳处。药材主产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性味归经】温,辛、苦。有毒。归肝经、肾经、心经。
【功效】祛风湿,壮筋骨,利水消肿。
【主治】下肢浮肿尿少,心悸气短,风寒湿痹,腰膝酸软。
【成分药理】主要含苷类化合物成分。强心作用,生物活性。
【用法用量】3~6克煎汤,浸酒或入丸、散。
【使用禁忌】血热、肝阳上亢、阴虚火旺者慎服。不宜过量或长期服用。
【副作用】中毒症状恶心呕吐,头昏头晕,心动过缓,继则出现心律紊乱,心室纤颤,昏厥,抽搐、冷汗、瞳孔散大,终则循环衰竭。
【解救方法】
①甘草15g,绿豆30g,水煎服。
②心律失常时,干姜6g,附子12g,甘草6g,葱白2节,煎服。每2~4小时服1次。或肌注为逆针2mL,1日2次。
③心跳过缓时注射阿托品0.5~1mg,必要时重复注射。
④呼吸困难时,可用山梗菜碱、尼可刹未、樟脑磺酸钠等。
【文献】
①《陕甘宁青中草药选》:"祛风湿,壮筋骨,强腰膝。"
②《四川中药志》:"镇痛,除风湿。治风寒湿痹,脚膝拘挛,筋骨疼痛。"
【配伍选方】
①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拘挛疼痛:香加皮、穿山龙、白鲜皮各15克。用白酒泡24小时。每天服10毫升。(《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治水肿,小便不利:香加皮、陈皮、生姜皮、茯苓皮、大腹皮各9克。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③治筋骨软弱,脚痿行迟: 北五加皮、木瓜、牛膝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每日三次。(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④治皮肤、阴部湿痒:香加皮适量。煎汤外洗。(《青岛中草药手册》)
⑤治阴囊水肿:香加皮9克,仙人头30克。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⑥治水肿:香加皮一钱五分至三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香加皮与五加皮的区别】五加皮和香加皮同为治疗风湿痹痛的中药,在日常使用时,人们往往当作同药材使用。2005年版《药典》将其列为两种药材,香加皮属有毒药材,其用量和五加皮也不同,故在使用管理中,应严加区别。
五加皮:来源于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夏秋两季采挖,剥取根皮,晒干。药材性状:呈长筒状,多为双卷,少数为片状,筒径0.3~1cm,厚约0.2cm;外表面灰褐色,有纵向稍扭曲的竖沟及横向长圆形皮孔,内表面淡灰黄色或灰黄色;质轻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淡灰白色;气微香,味微辛而苦。功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主治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用量4.5~9.0g。
香加皮:来源于萝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春秋二季采挖,剥去根皮,晒干。药材性状:呈卷筒状或槽状,少数呈不规则的块片状,直径1~2cm;外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栓皮松软常呈鳞片状,易剥落,内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较平滑,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黄白色;有特异香气,味苦。本品有毒,功能祛风湿,强筋骨。主治风寒湿痹,腰膝酸软,心悸气短,下肢浮肿。用量3~6g。
五加皮和香加皮鉴别要点:
气味不同,香加皮有特异香气,而五加皮无。
香加皮按有毒药材管理。
草药查询微信:482770398
免责声明:本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和临床使用
买正品药材加微信:3128823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