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网友的XP发展历程,就是中国互联网的变化史?

科技   2025-02-06 17:32   重庆  


文丨诗兰佩塔 审核丨菜包

排版丨菜包



前言:历史是螺旋上升的,就像你的性癖可能从欧内酱到欧尼酱再到欧巴酱。

就在前段时间,上海宣布其将作为中国放开国际互联网的试点,可以合法合规访问国外的平台




当然是真是假看看就好。根据解释,此举是为了促进数字贸易加强中外交流。不过要知道,此时距离谷歌搜索服务退出中国内地已经过去快15年。




然而这次回归的不只有谷歌,自2004年规定要求黄金时段(19:00—22:00)禁止播出境外影视剧后,2024年12月23日,湖南卫视时隔20年在晚8点黄金档播放美剧《列奥纳多·达·芬奇》,特别是制作组为达芬奇安排的男人与男人“针锋相对”的鸡奸罪线也原封不动地随着电视剧播出。


编剧史蒂·芬汤普森也是《神探夏洛克》的编剧,笔下的男人很难不是腐腐的


赶在《达芬奇》末尾,我忽悠起刷手机的老妈老爸跟我一起欣赏躺在男模床上的达芬奇,虽然不少人评价这次《列奥纳多·达·芬奇》是“带着任务”来湖南卫视,但是看着结尾那复古的辽艺片尾。



我超,这给我干哪一年来了


恍惚间,我感觉好像某个已经逝去的黄金时代,又要回来力。


 XPの原初时代


用某知名将军的话来形容,早年电视台对引进剧的选择,堪称人民窥视的资本主义上层社会一大窗口。


科幻美剧《从大西洋底来的人》引领80年代精神小伙儿最喜欢的潮流,蛤蟆镜配牛仔喇叭裤之外,笔者母亲当年带领一众姐妹硬走几里地去隔壁村借位,就为了能看一眼男主的胸肌大裤衩。



当然,据她回忆当年引进版应该是没出现过这么大的胸肌

随着日本泡沫经济繁荣,央视开始批量进口日本影视剧,除了轰动全国的《阿信》《排球女将》这样的励志剧,也少不了日本头号产业下的作品日漫。


自1980年12月中央电视台播出动画版的《铁臂阿童木》到2006年,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过百部日本经典动画在中国内地各大电视台播出(算上港澳地区那更多)。


充满磁性的精神力爆发的译制腔声音,丰富的题材上到流线型萝卜拳拳到肉的宇宙大战,下到充满性张力不停训练你XP的美少女动画,某种程度上不失为那个年代特有的滤镜。


就像当年放学后听到《圣少女》片头曲一响后,笔者就像巴普洛夫的狗一样——别误会,我只是像狗一样端坐在电视机前。每当女主羽丘芽美撕开校服露出那双漆黑油亮的过膝长筒靴,这时跟着显像管电视机同步屏闪的还有一双幼小瞳孔,跟随裙子抖动的总有我尚未成型的喉结。


直到多年后,当我搜索记录里出现"反光pu革""90cm加长版"等关键词时,才惊觉当年对着动画片痴迷的自己,早已在灵魂深处签下了与恶魔的契约——我的靴子XP。



或许我的粥吧基因就是在那时诞生的


是的,我的XP系统就是在“新世纪天鹰战士”下的环境下磨练出来的,信息不流通的时代搞XP就像玩单机,我将其称为XPの原初时代——什么都好像才刚开始,什么都好像还没结束。


 XPの混沌时代


随着新政策的实施,当引进剧从传统媒体从大众视野中消失后,仍然记得它们身影的人们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于是各大论坛网站开始兴起。



见证了互联网兴衰的长寿ACG论坛之一


知名动画导演羊廷牧羊导在一次采访时聊到,中国动画历经四次大规模断代,在商业资本离开后,过高的论坛门槛并没有阻止国内二次元萌芽。民间汉化组接手各大电视台继续翻译日本放送的动画,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转向参与式创作。弹幕文化、鬼畜视频如此,同人二创更是如此。




也正是这种历史转向,混沌时代的二次元文化都有个很醒目的特点:反叛。


在这里,羁绊是反叛的,因为love and peace是二次元的密码;建构是反叛的,因为不受待见文化之间水火不容;甚至戏仿也是反叛的,因为404代码是无法对抗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正是多亏反叛,混沌时期的XP我们称其为“脱缰的野马”。彼时网友的XP可谓无其不大无其不有,非常的朋克,突出一股野性的美。



(比起噱头,内容反而很平庸)

(相比起“中华娘”,她有另外一个正式称呼)


如果说现在中文互联网的解构建立在“抽象”上,那么混沌时代的解构恰是建立在“反叛”上。


 XPの繁荣时代


互联网普及后,商业化进步很大程度上让“二次元”褪去亚文化的符号: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海外版权方与国内代理合作,越来越多IP以正规渠道引入,让此前一直处于“灰色”地带的二次元文化“转正”加入主流文化队列。


另一方面,早期二次元爱好者出生年代可以从上世纪80年代追溯到千禧年早期,社会转型期间,大量的独生子女亦或是跟随父母调动不得不接触陌生环境的孩子,缺少同龄人的情感支持/更期待同龄文化的精神慰藉。


二次元社区则承担起这份重任,在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这里,有着相似年龄,相同的文化趣味甚至是一样的现实困境的一群爱好者,由此生成非常具有时代性的情感纽带“羁绊”。


从抗争到价值重新建构,最大变化就是XP从“小范围单机模式”升级成“联机狂欢”,本土化后的二次元肩负起复兴实体经济,同时承担起了文化输出的重任。




玩家的XP也跟随着时代的变化,不再具有古早的朦胧和早年的反叛,以往让玩家为爱掏钱的技法也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推陈出新。




哦不好意思是下面这张。



 写在最后


变来变去的XP,本质是互联网的“变形记”,虽然他的内核随着时代不同被赋予不一样的意义,但从始至终它的功能并没有变化:


以前是一部分人在讨论,后面是一网站的人在讨论,现在是大伙全都在讨论。


不说了,我急着上号去传承非遗。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情报姬 获得更多一手资讯

也欢迎大佬找姬投稿哦~ 投稿邮箱:crsq477@163.com

点击这里,给我好看



宝藏姬
真正的宝藏女孩,互联网资源分享达人,浑身是宝,哪哪都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