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同时也是中华戏曲的宝库,从古至今都是戏曲文化的繁盛之地。在中国戏曲肇始的宋元时期,山西就是中国戏曲最重要的发源地,戏曲的“先声”诸宫调诞生于北宋山西泽州人孔三传之手。现存最完整的诸宫调剧本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则是不折不扣的山西故事,也是王实甫《西厢记》的摹本,是研究中国戏曲史的重要资料。元曲四大家山西独占其三——关汉卿、白朴、郑光祖,他们与乔吉、石君宝等众多杂剧作家一道构成了“山西作家群”,留下了众多经典之作。晚至明末,中国戏曲史上一件改天换地的大事又在山西发生——山陕梆子诞生于山陕交界处,以风靡之势流布全国,形成了如今蔚为壮观的梆子腔大系统。在清代,山西商业繁盛,晋商称雄全国。商路即戏路,山西梆子在晋商的支持下班社林立,名家辈出,流布全国,对现在许多剧种的成型都有重要影响。而晋商,则在异地他乡通过乡音排解寂寞,增强凝聚。现存遍布全国的晋商会馆、山陕会馆中最精美、最重要的建筑一定是戏台,彼时的山西梆子便是山西商人除了关公之外的第二信仰。
从上到下左起依次为郑光祖、关汉卿、白朴、乔吉的画像“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座谈会上的发言,站在整个人类文明的高度,对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作出了精妙的解读。对于所有的传统文化和技艺来说,都绕不开“传承”与“发展”,戏曲同样如是。传承意味着留下来,而发展则意味着活下去。两者是一种包含的关系,发展的前提是传承,而传承的目标应该是发展,也就是说要让戏曲永远“活态”地生存。“传承”顾名思义,就是要承下来,传下去。这里有两个重要的角色,即传道者与承接者。传道者是指成熟的艺术家、戏曲教师,而承接者则代表着青年一代的戏曲人。所以说传承的核心是人,只有以人为本才能做好传承这件大事。具体来说,要认识到“老一辈艺术家艺术、人生记录的紧迫性”,“青年演员推介的重要性”,以及“中生代承上启下的中介性”。山西戏曲底蕴的深厚体现在方方面面,但最为直观的,也是最重要的,便是有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艺术家的艺在口,在身,在心,它不是纸面的,固态化的,当一个艺术家年华不在甚至与世长辞,这些技艺很容易就跟着烟消云散。传承的首要任务就是“承下来”,尽可能地让艺术精华不走样,不流失。从这点上说,对于老艺术家的保护尤为重要。我来山西后所推动的第一个大型项目,便是策划录制了《梨园记忆》,用两年多的时间采访记录了山西百位名家的艺术人生。采访的第一位名家是山西京剧的开创者之一京剧大家陈云超先生。接受采访时的陈先生已过百岁,语言表达能力退化严重,讲述过程由老人的儿子代劳。但有个细节令我记忆深刻: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过程中,老人家一直紧握着我的手,虽口不能言,但灼灼的目光喷涌的是一种急切的表达欲望。我感受着老人粗粝手掌的温热和目光的热切,除了感动还有一种迟到的懊悔。同样记忆深刻的还有蒲剧大家王秀兰,那天,在结束一上午三个多小时的采访后,年逾九旬的老人一直将我们送到门口。转头回望老人时,只见她倚着门框,颇有点不好意思地开口询问:“你们下午还能来吗?我还有些话没说完。”一位艺术家,一辈子的艺术积累,怎是一期节目可以记录的?只要有人愿意听,老人便可以一直讲下去。或许就是愿意闻道者太少,老人才有了这令人心酸的一问。在节目录制过程中,面对这些老艺术家,同样的感动、心酸太多太多。他们都是山西戏曲辉煌的缔造者与亲历者,肚里有戏,身上有技,心中有史。他们的存在是传承之源,记录好每一位老艺术家的艺术人生就是护源,但现在做得还远远不够。《梨园记忆》只能记录下这些老艺术家丰满一生的浮光掠影,但总归是一个开端。对老艺术家的保护,对他们技艺、人生的记录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一个系统的计划和统筹。年轻演员是传承的接受主体,是未来戏曲的希望。但在山西,我看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年轻演员推介的缺位。目前山西戏曲的后备“领军”是青黄不接的,一个剧种如果没有领军人才,前途是迷茫的。不仅青年“领军”存在断层,青年演员的整体知名度和生存状况都令人担忧。发掘推介优秀青年演员一直是我的工作重心。在近年的节目中,我发掘了很多山西的优秀青年演员。比如晋剧的郝文龙、张军波、刘红霞、翟丽美、任舒静,蒲剧的南征、赵振、吴敏丽,上党梆子的申晓东、李樊,北路梆子的李剑锋,豫剧的岳静静,眉户的杨丽等等,这至少说明山西戏曲的人才培养本身问题不大。问题在于人才的推介和后续支持。有些优秀青年演员在外获得荣誉返回山西、回到剧团后的艺术生涯依然充满荆棘,不受重视乃至被边缘化的现象令人震惊。优秀青年演员非但不能得到支持保护,甚至还遭受打压,比如说拖延奖项申报、职称申报等情况。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这句话尤其适用于戏曲演员。戏曲演员真正好的时候其实并不很久。“台上一见,台下十年”是人们熟知的,“台下十年,台上十年”就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在山西戏曲环境好的时候,也就是当下中生代领军们年轻之时都是早早为观众熟知。蒲剧的郭泽民、任跟心1983年获得第一届梅花奖时一个23岁,一个不满20岁;晋剧的孙红丽虽然没有拿过全国演员大奖,但戏迷送号“十六红”;其他当下名角在崭露头角时也大多是二十出头。1980年代,在当时山西省文化厅老厅长曲润海的主持下,举办了晋剧青训班,培养了一批青年新秀,他们成为当下晋剧的顶梁柱,其中有栗桂莲、苗洁、陈转英、郑强、张智、崔建华等等。青训班还为年轻演员们量身打造了《富贵图》《日月图》、新版《打金枝》等剧目。《富贵图》还被十几个剧种移植改编,获得了“文华奖”,久演不衰。曾经的山西是全国戏曲界重视年轻人、培养年轻人、推介年轻人的典范,而四十年后的今天,曾经受益的年轻演员早已功成名就,站在高处,是否应该对后继者们多点提携之意,助力之行?除了老艺术家、青年演员,在传承的链条上,中生代的演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大多艺术至臻成熟,有的还担任着院团、学校、剧协等领导职务,是承上启下、打通关节的关键所在。居于这个位置的演员久立聚光灯之下,必然充满着对舞台的迷恋。但想要戏曲有良性的发展,后继有人,有序传承,适度的让台是必须的。让台需要有博大的情怀,对一个演员来说是一种艰难的选择,却也是必由之路。毋庸讳言,在山西“霸台”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好的领军能带领剧种走向繁荣,反之不好的“领军”也能严重破坏剧团乃至剧种生态。中生代的演员,尤其是担任领导职务者,不能只顾自己的艺术理想,更要有“中介”的自觉,承担起承上启下的义务。有三晋第一刀马之称的晋剧名家苗洁,可以说是中生代演员中做好承上启下工作的优秀代表。苗洁在“还当红”之时毅然转身,入职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成为一名优秀戏曲教师,而促成她转型的正是学生们对于舞台的殷殷期盼。苗洁的让台并没有让她远离戏曲,她在学校中编写教材,培养团队,排演新戏,为戏曲后继人才培养付出了更多的心力。戏曲之存,存于代代传承,而中生代演员的“中介性”便是这代际之间的纽带。中介通则戏曲兴,中介堵则不仅会荒废一代之才,更“全面导致”演员、观众和编创上的断层,给戏曲复兴平添巨大障碍。戏曲不仅要传承,更要发展。戏曲不能总以“遗产”自居,必须有当代的生产,必须重视市场与传播。山西戏曲的城市市场培育,从目前看,仍旧不完善。据调查,山西城市观众购票看戏的意愿仍旧不高。从观众对票价的接受程度来看,可接受票价在10~30元的占比达到50%以上,而能接受票价在50元以上的占比只有3%左右,更有超过20%的观众希望免费看戏。一场演出如果是商业行为,三五十元的票价是无法覆盖演出成本的,演一场赔一场是山西城市演出的常态。这种情况短时间内很难改变。首先地区居民收入不支持高票价,2023年山西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9万元,其中城镇居民41327元,平均每月三千出头,让老百姓每个月花五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收入去看戏不切实际。其次传播普及不到位,人们对于戏曲演出兴趣不高。在戏剧商演较好的城市,观众的主力是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以上统计是针对山西籍大学生群体的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对于戏曲的态度相当分裂。在观念上是支持的,在行动上是消极甚至抵触的。不由想问,这么多年的戏曲进校园活动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效?目前很多戏曲进校园活动只是走过场,“为进而进”地完任务,根本不能让人体味到戏曲之美。这对戏曲不是普及宣传,反而是一种伤害。如果连大学生群体都在很大程度上抵触戏曲,那么戏曲的“城市化”就会道阻且长。城市化正在不断加深,戏曲想生存得好就必须占稳城市市场。当下在山西,还是需要政府主导的惠民演出吸引观众入场,辅助配合商业演出。但要尽量避免大量赠送票、人情票,以改变看戏不用掏钱的观念。另外需要以各种手段宣传、推介戏曲,尤其需要高质量的戏曲进校园活动。戏曲抓住年轻的心脏,才有希望和未来。5月20号,在邢台学院体育馆举办了“太行情韵·全国戏曲名家演唱会”戏曲进校园活动。邢台学院四千人的体育馆座无虚席,活动得到了学生们的热情参与和很好的反馈。此外通过全网48家媒体的同步直播,收获到4214.99万人次的关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场活动不仅有戏曲,还邀请了美猴王扮演者“六小龄童”,爆火的国乐大家方锦龙,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幺红助阵,参与的戏曲名家也都是全国顶尖艺术家——通过这种综合的方式把学生引进来,再给他们看最顶尖的戏曲艺术,把他们留下来。高质量的戏曲进校园才是有效的,有意义的。学生是未来城市戏曲的消费主体,城市戏曲市场的培育重心也应该在校园。山西戏曲农村市场,仍表现出持久的繁荣。戏曲从古至今都不单单是可供欣赏的艺术品,它还是中国人人生仪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神沟通的重要方式,是礼乐文化的后代延续。山西人爱戏,每逢年节、寿诞都有唱戏的传统。山西农村村村建庙,庙庙有戏台,丰富的民间宗教活动也是戏曲的重要台口资源。神灵诞生成神的日子,重要的宗教节日,各种庙会都少不了戏曲的参与。在城市戏曲市场尚未培育完善之时,必须对农村市场有足够的重视和保护。而农村市场的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过度破坏当地的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移风易俗要适当,对于民间传统信仰和习俗要给予足够的尊重,要把民俗活动和封建迷信区分开,不能过度干预。甚至一些有特色的活动要当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这些民俗活动和民间习惯一旦断绝便很难再恢复了。戏聚长治 唱响盛世——非常梨园直播周第一季 白燕升和尚长荣戏聚长治 唱响盛世——非常梨园直播周第二季 白燕升和裴艳玲戏聚长治 唱响盛世——非常梨园直播周第一季 白燕升(中)和于魁智、李胜素(左)戏聚长治 唱响盛世——非常梨园直播周第一季 白燕升演唱《相约长治》除了培育城市市场,保护农村市场,戏曲还要顺应时代发展,赋予新的价值,开发新的市场,打造新的传播方式。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探索出一条“戏曲直播+文旅”的路子,将戏曲节目、戏曲故事与当地的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戏曲搭台,文旅唱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在当今的网络时代,流量转化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创造方式。以去年举办的“戏聚长治·唱响盛世——非常梨园直播周”为例,七天直播的观众总数达到1.75亿人次,这说明戏曲仍旧有着超乎想象的观众基础。节目不仅为当地拍摄了制作精良的城市宣传片在直播中反复播放,还在此过程中有机地加入了当地美食品鉴、非遗推广等特色环节,让全国数亿观众了解了长治,从而走近了长治。当年暑期长治旅游的火爆,应该说有“戏聚长治”的一份功劳。以戏曲引动城市流量,让流量创造经济价值便是给戏曲赋能,也是为戏曲拓路。2024年7月21日至27日,“戏聚长治·唱响盛世——非常梨园直播周(第二季)”鼓板再起,弦歌盛奏,来自全国24个剧种、艺术门类的150多位名家和青年领军再聚长治,以“戏曲+文旅+全网直播”的模式,为全网观众奉献了7场不同主题的精彩戏曲晚会,同时还全方位推介了长治文化旅游。7天直播在线观众总数达2.16亿人次,比第一季增长了23.4%。每晚都有约3000万人次的观众在线观看,一个可容纳一千人的剧场,天天满座,要连演82年才能达到这个传播量。这就是新的传播方式的巨大赋能。观众们在直播间一边欣赏精彩的节目,一边为艺术家点赞、为长治点赞。一些到过长治的观众分享着自己的见闻,没到过的观众则表达着对长治的向往。这样的互动效果,体现了“戏曲+文旅+全网直播”的长远意义所在,它不仅仅是在这7天里把戏曲、把长治传播出去,更在广大观众心中种下了一粒种子,将吸引更多的观众和游客在未来某天走进剧场、走进长治。这是真正的一举多得、美美与共。戏曲发展的另一个重点是出新戏,出精品。近年山西新创大戏,特别是外出参加大赛,拿奖的剧目几乎全部是外请团队制作。这不仅仅是山西的问题,是一种全国性质的通病。不过,引进外来人才,学习先进经验固然是好事,但不能忽视自己本土团队的培养。近年山西新编的大戏几乎都投入了巨大资金,也取得了诸多奖项,却只能在城市大剧场演出,少有能下沉到乡村舞台者。究其原因,一是基层观众不买账,二来本就是为大剧场设计,装台复杂,乐队庞大,所需人员众多,想要下乡演出必须简化改编,效果不一定好。这些戏往往只能充门面而无法成为剧团的吃饭戏,甚至拿到奖项或基金后,巡演几场就草草封箱。到如今各大院团除了传统剧目以外,新编或改编的吃饭戏还是山西本土作家和导演的作品居多,比如省晋剧院的《大脚皇后》由省内剧作家梁波编剧。《富贵图》是曲润海厅长根据蒲剧老戏《少华山》改编,“点子导演”温明轩执导。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最常演的《齐王拉马》是省内编剧齐陶、赵威龙创作,导演是戴占寿。还有为人熟知的戏曲作曲大家刘和仁的离开也应该让我们认识到培养本土编创人才的紧迫性。刘和仁的作曲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极具时代感,成就了许多艺术家。但在刘老师离开以后,谁又能挑起山西戏曲作曲这根大梁呢?过度依赖外请团队一是开销巨大,二是有容易造成剧种失去特色的风险。放眼全国的新编剧目,很多都存在这个问题,妆造舞美越剧化,唱念做舞京昆化,整体审美话剧化。除了整体风气的影响,共用团队,缺少本土编创人才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山西戏曲的总体情况是家底丰厚,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病症。作为一个“新山西人”,为山西说实话,办实事是我所愿。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做好戏曲传承发展的工作,为中华文脉的源远流长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应有的贡献。我将尽我所能助推山西戏曲有序传承、健康发展,将山西丰厚的戏曲资源转化为切实的文化软实力,让山西不仅仅是戏曲大省,更成为戏曲强省。通往辉煌的路注定崎岖,但因为还有热爱,所以希望永在。好消息!著名红色歌剧《赤叶河》的上党梆子剧本终于找到了
深秋到!一起领略三个一号旅游公路绝美风光
新书试读:元好问为何要“回避”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