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社区调研之前,我们可以先问自己几个问题。社区调研就是跟居民聊天吗?是否一定要发放问卷或者入户访谈?是否一次就能大功告成?如何避免形式化的社区调研?接下来将为你进行解答。
第一步
界定问题与需求
在调研开始之前,我们首先要避免两个误区:
01
开门见山问需求
不要一开始就问服务对象需要什么服务或着需求是什么?大部分人可能不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或者不知如何表述。特别是在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服务对象往往给出的是大而泛的需求或者是个人私利,所以给出的信息是“想要”,而非“需要”。
02
“需求”与“问题”混为一谈
在社区服务中,一不小心就容易将“需求”与“问题”混为一谈,所以我们要弄清楚“需求”与“问题”的关系。“问题”不一定是“需求”,但“问题”背后隐藏着“需求”,所以调研的首要目的就是把“问题”搞清楚。
那么“问题”从何而来?可以从日常的聊天、服务中的观察、入户资料的搜集等,要从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与需求。
LUCKY
第二步
选择恰当的调研方法收集数据
在社区调研中,主要有五种常用的调研方法:
#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是指在搜集文稿与整理研究领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研究之后形成新的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做到全面且客观。
在社区中主要能查阅的文献资料包括:人口普查数据、地方志或者政府相关资源、居委会/社区机构原始记录资料、媒体报道和评论等。
#参与式观察法
参与式观察法,即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
在社区中,可直接进入社区直接参与和观察,可以到街心公园、社区活动室等公共空间,通过与居民交流,近距离观察其行为方式,了解真实的社区生活状态。不仅能了解社区真实需求,也能为之后开展社区工作奠定良好的关系。
#访问法
访问法,是通过访员与调查对象接触,收集有关资料的社会调查方法,包括面访和电话访谈。
通过面对面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交流,能比较深入的了解社区需求,且很容易与被访者建立关系。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比较费时间,且需要大的样本量,若访谈对象过少,则代表性不足,所得信息参考价值低,一般用来做问卷法的补充。
#问卷法
问卷法,是通过由一系列问题构成的调查表收集资料以测量人的行为和态度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问卷是社区调研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大范围的搜集服务对象的信息,了解居民的诉求。
#社区普查法
社区普查法,是通过问卷或访问的形式对社区中的每一户进行调查,了解居民对社区的需求。
一般在人口普查时会用到,能够比较系统且全面的了解居民对社区的要求与期望,精准把握社区居民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在社区调研中选择哪种调研方法,或者多种调研方法并举,都要让居民能够参与进来,而不是仅仅只是社工的“任务”/需要。只有让居民意识到,调研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落实到居民行动,才能真正为社区带来改变。
LUCKY
第三步
分析问题成因,找到介入策略
社区调研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找到社区需求,从而对症下药,解决社区问题。
获得数据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数据分析。
比较常见的分析方法,一是比较分析,即通过与国家或当地的相应标准进行比较,也可以与相邻社区情况进行比较;
二是趋势分析,就所得的数据与该社区往年数据做对比,能论证问题的严重程度。
在得出问题成因后,就可以运用社区工作专业方法进行介入,整合社区资源,动员多方力量,共同解决社区需求。
LUCKY
社区调研,是深入居民实际生活的重要一步,更是我们开展社区工作的方向指引。小编希望大家能参考以上内容,或提出更好的方法,不断实现与居民的“零距离”,助力基层社区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