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日是第37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社会共治,终结艾滋,共享健康”,旨在号召政府、部门、单位、个人等各方行动起来,共同担起防艾责任,昂首迈向 2030年终结艾滋病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形成强大合力,共建健康中国,共享健康成果。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入侵人体后引起的严重传染病。该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潜伏期短至数月,长达数年让人逐渐丧失抵御疾病的能力,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或肿瘤而死亡。
输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共用注射器吸毒,使用未经消毒或消毒不严的各种医疗器械及能够刺破皮肤的工具等均可传播艾滋病病毒。
男女或男男之间无保护性行为可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性越大。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在妊娠、分娩和哺乳时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在性方面,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避免高危行为。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性观念,保持健康、单一的性伴侣关系,在性行为中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这是预防艾滋病性传播的关键“防线”。
要远离毒品,坚决杜绝共用针头注射毒品等危险行为,不接受来源不明的血液制品或输血。
在个人卫生习惯上,不与他人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如剃须刀、牙刷。
发生高危性行为后,尽早到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咨询,在24小时以内,不超过72小时,使用艾滋病阻断药物。
发生高危性行为3周后,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进行艾滋病检测。也可采用HIV 自我检测试剂进行检测,自检结果阳性或可疑,要尽快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再次检测。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后,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未来栋梁与希望之星,在防“艾”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不能有丝毫懈怠。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用知识武装头脑,以行动践行预防,在青春的赛道上,远离艾滋病的阴霾,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也为构建一个无“艾”的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转载于“西安航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