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小平小道陈列馆:提升南昌红色文化显示度、亲和力、氛围感,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注入新动力

文摘   2025-01-22 18:35   江西  

点击关注

中共南昌市委宣传部官方微信




南昌是一座拥有丰富红色资源和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寒假来临,这座城市也掀起了一股红色“打卡”热潮。其中,南昌市小平小道陈列馆凭借特色的原创展览和生动的“红色课堂”,成为众多游客的首选目的地

去年以来,南昌市小平小道陈列馆多措并举用好丰厚的红色资源,以红色研学、全新展览、“大思政课”等丰富样式,擦亮“天下英雄城”金字招牌,进一步提升南昌红色文化显示度、亲和力与氛围感。






让红色历史有新的“打开方式”

“改革有召唤,青年有担当”“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1月17日,在小平小道陈列馆,两位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学生写下了自己的参观感受。馆内游人如织,游客或参观展厅,或重走小道,他们时而驻足凝视,时而拍照,追寻伟人足迹,探访红色故事。 
“网红南昌”带来的巨大流量,让南昌红色旅游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来自四川的大学生吴栾成到南昌游玩的第一站就选择了小平小道陈列馆。他表示:“前段时间看了电影《邓小平小道》,很受感动,特意来这里感受邓小平同志的家国情怀,走一走这条延伸出了改革开放康庄大道的乡间小道。”

南昌市小平小道陈列馆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已经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平台。结合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小平小道陈列馆加强旧址和文物保护工作,依托原创展览和研学项目建设形成基本陈列展厅、邓小平劳动车间、小平小道、锻造车间、金工车间、小剧场等现场教学点,持续推动陈列馆成为一间间“红色教室”,使红色资源焕发时代新活力。数据显示,小平小道陈列馆全年接待参观人次50余万,尤其是青年群体,已成为红色旅游的主角。
“踏上新征程,南昌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中承担重大使命,更加需要把红色文化发扬光大,从中汲取精神伟力。”南昌市小平小道陈列馆负责人孟欣表示,对于红色主题展馆来说,需要传递好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不断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用红色基因“补钙壮骨”,弘扬社会正能量。
去年以来,小平小道陈列馆推出“共产党要有纪律——邓小平关于纪律建设重要论述展”等一批全新原创临展,并积极“走出去”巡展,不断拓展育人的空间和阵地。其中,“共产党要有纪律——邓小平关于纪律建设重要论述展”线上线下参观量超150万,在新疆多地巡展22次。《改革开放从这里走来》专题展览首次交流借展,受众12万人次。各类原创展览巡展17次,同比增长88.9%,送展受众20.83万人次,同比增长55.7%。同时,还开通网上“云游”展览,吸引了百万网友“围观”实现线下有人气,线上有流量,让红色展览活起来、动起来,进一步唱响“小道传薪火”流动展品牌。



深挖红色文化天然“教科书”

202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2024年8月22日,一场主题为“改革的力量”的红色教育系列活动在陈列馆展开。“这张斑驳的钳工台,就是邓小平同志曾经使用过的钳工台……”在金工车间的文物前,讲解员以“历史故事讲述+情景演绎”的形式,行进式再现了邓小平同志的工作、生活,邓小平同志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考,让观众一起沉浸在历史的回响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召唤中。“知晓来时路,方能行更远。”观众吴梦娜认为,“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这种全新的参观和讲述形式,进一步激发了我们青年投身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内生动力。” 
去年以来,小平小道陈列馆举办了主题新书及纪念邮票首发仪式、《邓小平小道》电影复映等系列活动。在陈列馆多功能厅,定期为学生公益放映电影《邓小平小道》,讲述邓小平同志在南昌新建工作生活的故事。小平小道陈列馆还策划推出“启航·春天的故事”——江西首创红色场馆沉浸式实景互动剧场。该剧场以20世纪80年代背景为原创故事演绎切入点,以小见大,展示改革开放时代大背景下的变革故事,对工厂食堂、旧址车间等实景区域进行影视剧场打造,立体多维开展“多线剧情”趣味互动,让观众在不一样的任务体验中,找到相通的爱国共鸣,成为党性教育的“抢手课”,真正使文物旧址“活”起来。
优秀的红色文创,不仅是理解红色历史的一扇窗,也是建立情感连接的一座桥。在小平小道主题邮局,不仅有免费盖邮戳服务,还有一批特色的书籍、邮票、文创可以选择,延伸出文创与红色历史有效融合的新路径。其中,小平小道拼图盖章打卡套盒是陈列馆最新设计的原创产品,借助年轻人喜欢的打卡盖章拼图为载体,让参观者把记忆留下,把纪念带回家。孟欣表示:“年轻人愿意买红色文创,背后是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和深切的自豪感。我们努力探索文化传承、艺术传播、思政教育、群众参与的有效路径,让红色故事有全新的打开方式。希望能让更多人走进南昌,在小平小道感受‘改革的力量’。” 



馆校协同扩大“朋友圈”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40多年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地位带来的巨大提升,以及方方面面的显著进步,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去年5月以来,一堂堂在陈列馆进行的“春泥计划”——大思政课走红网络。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教具不再是PPT里的视频、教科书上的图片。现场不仅有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同上一堂课,还有讲解员现场解读、行业优秀代表参与。展厅内,快闪演员深情演绎,向观众讲述那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故事。展厅外的旧址区域,由洪都航空、江铃汽车、交通枢纽等各个行业的优秀代表参与的“双师同堂”社会大课堂集锦互动教学中,那些历史故事再现于学生眼前,让思政知识“入脑入心”。“春泥计划”——大思政课直播观看人数超172万人次,后续课程50堂,惠及学生9万人次。 
“照本宣科”不能体现思政课的魅力,将思政课堂“搬到”红色主题展馆,让文化载体赋予思政课更强的生命力,对展馆和学校来说,是创新,也是改变。“‘春泥计划——小平小道大思政课’教育项目通过探索场馆思政育人新模式,设计出集学、听、思、悟于一体的多元化思政教育体系,以‘沉浸式大思政课教学+社会大课堂’双师同堂模式,将文物故事、历史文化、时代发展历程等转化成生动、有说服力的教程。”孟欣介绍,“红色文化是天然的‘教科书’。我们希望借此项目,尝试与大中小学合作开展思政课,着力构建馆校合作育人长效机制,把陈列馆里的‘大思政课’办出特色、办成精品、形成品牌,为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多高水平的‘金课’”。   
面对“大思政课”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小平小道陈列馆开展“追寻红色足迹 点燃理想之光——小平小道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主题活动,以“大手牵小手”思政课一体化方式,把行走研学、改革开放主题思政课、有奖知识问答有机结合,打响多元融合、因材施教、共建共享“组合拳”,探索创新青少年思政教育实践新模式。
共建“大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让家门口的红色资源更好发挥育人作用,离不开各方协力。小平小道陈列馆积极用好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纳入更多中小学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重要学习内容,把红色教育融入中小学日常教学。同时,持续培养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红色教师”队伍,针对思政课要求,精准设计红色研学活动,根据观众反馈及时优化调整研学内容,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红色故事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和时代价值讲出来,打造“行走中的思政课”。2024年,南昌市小平小道陈列馆作为全省唯一上榜单位,入选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活动项目资金支持基地
2025年,小平小道陈列馆将拓展活动地域与领域,推动“春泥计划”第二季走进高校、企业,打造全新原创展览、持续开展寻道讲堂、“唯实”课堂活动,组建小平小道宣讲团在全国宣讲,深入阐释红色文化的内涵特征和时代价值,使“大思政课”惠及更广泛人群,为新时代思政教育注入新动力。

源:南昌日报/图文、南昌市小平小道陈列馆/图


南昌宣传
南昌宣传,宣传南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