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绵绵汉硕路
26汉硕考研备战群:288232184
25汉硕考研备战及福利总群QQ群号:182480295
各大院校 25 汉硕QQ群:
中国海洋大学:548265945
安徽大学:559237923
哈尔滨师范大学:431921703
西安外国语大学:577598178
黑龙江大学:782615106
国际中文教育证书考试及求职交流群1:874670147 (已满,请加 2 群)
国际中文教育证书考试及求职交流群2:630343960
国际中文教师外派志愿者千人QQ群1:376667625(已满 2000 人,请加 2 群)
国际中文教师外派志愿者QQ群2: 698352134
︎︎汉硕考研第 6 年,跟着绵绵汉硕路,高效自律备考!
推进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延绵5000多年从未中断、历史悠久、文渊文脉生生不息的文明国家。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同域外民族开展交往和文化交流;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通古今之变、融中外文明”是现代文明的中国形态的基本特性。
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意义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回望历史,自汉朝把河西走廊纳入版图后,这条长达两千余里的走廊也就成为极具多元文化特色的华夏文明滋长的长廊,时时刻刻闪烁着文明交流互鉴的光芒。
唐宋之后,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中西方交往的重心逐渐从陆上丝绸之路转向海上丝绸之路。
往事数千年,横看成岭侧成峰。
从张骞到郑和、从陆路到海洋,这些官方和民间的政治、外交、经贸往来涉及制度、文化、物质、精神等诸多层面的交流与碰撞,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代以来,西方率先开启工业革命,打破了低水平发展状态,建立起以其为主导的全球化体系,并不断向世界输出其价值观与模式。
中国现代国家转型进程也是从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有效经验开始,但中国的现代化完全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发展模式,而是开启了具有特殊性与普遍性特征的另一种制度安排;中华文明始终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保持着开放性的发展,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过去70多年,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不断奋起直追,创造了中国速度、取得了非凡成就。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深刻影响到全球化和人类历史进程,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和文明交流互鉴带来了好势头;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时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中国式现代化登上人类历史舞台,这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能够不断创造新质生产力的现代化,是弘扬进步与正义双重价值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资本逻辑”现代化的超越,是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蕴含“中国之骨”且融合国外文明的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提升中文国际传播效能
是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胸怀天下,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将为人类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其中基于强大经济基础上的中国精神、中国思想更为重要。
文明交流互鉴是中国与世界交往中所秉持的平等、包容、共生、中道精神的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刻阐述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指出“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世界文明朝着平衡、积极、向善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正确指引。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汉字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而且是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跨越时空的中文是中华民族凝聚和团结的根基和身份认同的一种标志,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传承,更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文化基因。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目前“中文热”持续升温,全球已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学,81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正在学习中文的人超过3000万。
中文作为我国国际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中文国际传播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能力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融进去”的转变,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而且有利于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共情力,彰显中国的公信力、温润度和责任感,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推进从语言传播转向文明交流
中文国际传播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立足于中国实践,还要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长远需求;既要尊重不同国家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差异,也要呈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既要“借船出海”,更要“造船远航”。
一是以中国国际合作理念为指导,坚持合作共赢、尊重互敬、宽容共存和与时俱进原则调整中文国际传播的愿景目标和战略定位,推进从语言传播转向文明交流、从中文教育转向中文应用。
首先是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战略布局,确立中文国际传播的“核心圈—边缘圈—外围圈—薄弱圈”;其次是紧扣不同圈层的文化和宗教态势,因地制宜地选择传播模式,实现精准对接对象国的语言政策。
二是强化管理机构、平台及渠道建设,促进从语言竞争转向语言竞合、从中文全球化转向中文本土化。
首先,合理选择中文国际传播的管理机构,特别是要减少隶属于政府的机构来直接负责中文国际传播的做法,降低中文国际传播的阻力。
其次,加强汉语桥工程、汉学计划、语言合作与文化交流等平台及渠道建设。比如深化汉语桥夏令营、加强中外合作培养博士项目、举办国际中文教育大会、开展语言助教互换等。
三是积极打造“中文+”复合型人才。
中文国际传播要扎根当地就需要大量既具有国家眼光又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
对此,需把中文国际传播与不同领域有效结合,加强“中文+职业技能”“中文+国别”“中文+专业”等方面的人才培养。
当前以“鲁班工坊”“中文工坊”为代表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新模式为海外企业提供大量的人才培训,今后还应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和优化职业中文能力标准和课程研发等内容,不断拓展“中文+职业技能”综合发展空间。
四是优化国际传播的内容和方式。
目前中国媒体机构在海外YouTube、Facebook、X三大社交平台上运营的媒体账号超过了1000个,其中订阅号超百万级的有170多个;同时,中国出海的社交、短视频、微短剧、游戏等数字平台也在不断丰富。
中文国际传播首先是在依托这些跨国数字平台的基础上,不断挖掘中国主题和故事,并充分利用5G、VR、人工智能等数字手段,使数字技术与艺术、文化相融合,生产出更多贴近个体特性、身份认同和日常生活的传播内容。
其次是通过更柔和、更富有情感的语言和符号创造出时空一体的沉浸式学习体验,引领中文学习者从“乐”出发,在“乐”中学,不断提升他们的能力和获得感,不断推动中文国际传播从现实空间转向虚拟场景、从线性传播转向社会网络传播、从显性传播转向隐性传播。
久久为功,以真诚之心、坚守之志,在日积月累、润物细无声中不断提升中文国际传播能力;彰显中华文明“天下为公”的中国情怀和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气派,展现“历史中国、开放中国、发展中国、文明中国和多彩中国”形象,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20VGQ005)、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建设研究”(BDA240062)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研究员)
关于汉硕热点的相关内容,在一些考试中也偶尔出现,备考的绵家军要记得经常关注!
为帮助绵家军顺利通过考试,前往自己心仪的地区教授中文,我们精心设计了相关课程,全面提高你的教学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技巧。从教育时政到综合面试再到外语面试,还有心理测试,一站式课程助你顺利通关哦!
2025年孔子学院志愿者+普通志愿者课程设计
一、综合面试(20mins)
1.拼音—写句子 一节课
2.成语—注重笔顺 一节课
3.(附思路)近义词辨析 两节课
4.(附思路)偏误分析 一节课
5.(附模板)说课 一节课
6.(附模板)语言点/声调/生词/找不出语言点怎么办的操练方法/导入方法/如何设计活动
8节课左右(基本设计面试的9种类型)
7.(附模板)课堂管理类问答 一节课
8.(附模板)跨文化交际类问答 一节课
9.时政类问答 一节课
10.(附模板)文化活动 一节课
10.才艺展示
二、外语面试
1.中英文自我介绍 一节课
2.简答题 两节课
3.论述题 三节课
三、心理测试
30分钟机测
来源 | 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辑 | 和其正
审核 | 绵绵学姐
绵绵课程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咨询更多汉硕考研相关信息
欢迎添加绵绵学姐微信:
Fancy5206133
我知道,你“在看”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了解绵绵汉硕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