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新型国防动员学科体系

文摘   2024-11-20 17:10   北京  


“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出现在雷鸣之前一样。”今天,我们推动国防动员高质量发展,思想理论的指导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国防动员体制改革落地后,国防动员站到新的起点上,一些从业人员对国防动员思想理论的渴求,犹如“大旱之望云霓”。从实际情况看,目前国防动员思想理论的输出,不同程度地存在“零敲碎打的多、系统阐述的少,回顾战争年代故事多、探索现实新鲜经验少,普通教员多、知名专家少”等现象。加快构建新型国防动员学科体系、提高国防动员思想理论供给能力,显得尤为紧迫。

学科,是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比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一项工作或事业,只有构建起或者融入一门、几门学科,才能确保科学性规范性,获得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国防动员学科建设,是国防动员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是国防动员思想理论创新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国防动员学科建设持续发展,但专业领域分散、育才质量不高、理论成果转化不够的问题仍然存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代国防动员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举纲持领,事无不定。”加快构建新型国防动员学科体系,首先要加强顶层谋划。应在领率机关、权威部门指导下,把学科建设纳入国防动员规划编制,明确发展目标、建设任务和方法举措,抓好对国防动员学科教学、育才、科研工作的统筹设计。区分各类院校和科研院所重点研究方向、优势专业和特色领域,统筹调配国防动员学科建设资源。
结合现代战争形态演变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关高级院校应及时完成国防动员学科体系调整升级;推动军队院校国防动员学和国民经济动员学、人民武装动员学等传统学科丰富内涵、充实内容;加强联合作战国防动员、新兴领域国防动员、联合作战后备力量动员运用等专业学科建设;推动国防动员学与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为挖掘社会优质资源服务部队、保障打赢提供理论支撑、探索实现路径。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句话,在国防动员学科建设中同样适用。教学实践中,有的人把国防动员的地位作用讲偏了、讲轻了、讲小了,与基础理论研究不扎实不深入密切相关。应通过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构建国防动员学科基础知识体系,研究透、阐述好国防动员基本任务、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根本问题,防止和避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
其间,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战争观和方法论,动态学习掌握党的军事创新理论,使基础理论研究始终保持正确方向。坚持传承红色动员基因,赓续红色动员血脉,充分吸收人民战争理论营养,使基础理论研究既有创新又不变调。坚持借鉴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经验做法,服务新时代国防动员准备。在此基础上,集中理论功底深厚、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编写《国防动员理论读本》,形成规范统一、可学可鉴、实用管用的国防动员工作指南。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实践的发展推动理论创新。相关院校和国防动员系统应围绕国防动员中长期规划编制、军事需求对接、重点任务落实、潜力转化运用等实践活动,收集典型事例,开展前瞻性、针对性研究,并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为解决国防动员面临的现实矛盾问题提供“金点子”、丰富“工具箱”。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建强学科师资队伍十分重要。国防动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操作性,应遵循“实践出真知”的规律,拓宽教员来源渠道。就部队而言,可遴选国防动员系统的优秀干部,实施定向教官培养,探索建立院校专家、教员与国防动员系统干部交叉任职的机制;就地方而言,可发动一批涉及军工研发、国防特色鲜明的院校,分领域分专业建立教员队伍,共同搭建国防动员学科体系,源源不断为各级各地培养国防动员明白人。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应以服务备战打仗为导向,指导相关院校、专业研究机构明确国防动员学科建设评价标准,完善理论教材、学术文章、咨询报告、教学成果等评价方法,不断推动国防动员学科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带动国防动员思想理论水平实现大幅度提升。(■程  荣)
(作者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人才研究中心)





军易融
传播国防军工文化,宣贯民参军政策法规,解读准入资质申报流程和方法,推广优势技术和产品,开展军地供需对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