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华为举办2025智能光伏十大趋势发布会。华为将十大趋势分为1个核心、3个关键支撑与6个技术应用趋势。华为认为,1个核心是“光风储发电机”,该技术将加速光伏成为主力能源。3个关键支撑包括全场景构网、从芯到网储能安全、全生命周期智能化。
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光伏产品线总裁周涛发布“十大趋势”
总体来看,十大趋势中的技术类趋势体现出多种能源交叉融合的态势,并且AI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将大幅增加。商业模式类趋势则侧重于“新能源微网”“能源社区共享”这类区域性新能源电网的崛起。
技术趋势:融合发展、善用AI
“光风储发电机”为何是十大趋势中的核心?
华为数字能源智能光伏产品线总裁周涛分析,随着风光新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电力系统平衡和安全问题更加突出。这给电网稳定运行带来挑战,是全球新能源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
为应对这一挑战,“光风储发电机”应运而生。它通过模拟同步机的电压源、主动惯量与频率支撑特性,有效改善传统新能源系统低惯量和弱支撑的问题,提升电网的韧性。“光风储发电机”目前已完成从理论研究、产品开发示范测试到规模应用的实践。
华为数字能源“力推”风光储发电机
周涛介绍,在位于沙特红海的全球最大新能源微网项目中,光风储发电机为红海新城提供100%新能源供电,至今已稳定运行超过一年,提供绿电超过10亿度。“实践证明,光风储发电机正加速光伏从‘补充电’走向‘主力电’。”周涛说。
将“光风储发电机”列为第一大趋势,体现出华为对这一技术路线的“押宝”。紧随其后的“3个关键支撑”也都指向了新的技术趋势。
“全场景构网”指储能将“无处不在”,在新型电力系统发输配用各个环节都起到关键作用;构网也将“无处不在”,以支撑新型电力系统长久稳定。
“从芯到网储能安全”强调从电芯级到电网级的储能安全保障,实现储能设备从起火不扩散到冒烟不燃爆,储能系统从电网故障自隔离到系统故障自恢复,保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可靠。
“全生命周期智能化”则意在推动新能源电站走向“自动驾驶”。未来超过GW级别的大电站将持续涌现,规模庞大、环境恶劣、运营复杂是大电站管理的突出挑战。可以通过发挥5G、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管理。
此外,技术类趋势还包括“高频高密化”,指第三代半导体叠加数字化技术,持续提升电力电子变换器功率密度,推动光储系统提质增效。“高压高可靠”,指通过高电压持续降低光储系统度电成本,并持续提升系统的可用度。
记者发现,AI成为技术类趋势中频频被提及的有力工具,在新能源系统建设中有不少用武之地。
比如,在电站规划建设阶段,以往工程质量管理主要靠人工抽检,无法精细化核查工程指标。而借助高精度实景建模,可以进行现场及时纠偏。电站并网进入运行阶段后,海量组件和设备的巡检工作量巨大,可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形成以数据驱动的智能运维,构建1:1的数字孪生电站,实现故障有位置、人员有定位、消缺作业路径最优。此外,机器人技术不断成熟,成本不断降低,由机器人巡检、清洗组件已成为运维效率提升的首选。
AI还有助于提升电力市场交易的收益率。新能源现货交易比例将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气象和功率预测精准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借助大模型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学习,提升预测准确度。同时可借助AI模拟市场运行,深度挖掘电力市场的数据规律,实现电价预测,辅助竞价决策,减少交易风险,提升电站的收益。
使新能源电站走向“智能驾驶”
商业模式趋势:区域性新能源电网有望崛起
除了六个技术类趋势外,十大趋势中还有四项趋势描绘了智能光伏的商业图景。这四项趋势包括100%新能源微网、光储充用协同、能源社区共享以及全商业模式灵活适配。
周涛分析,新能源微网经济性与稳定性兼备,成为全球无电、缺电区首选。在经济性上,光储结合已实现度电成本0.4元—0.8元,大幅低于油机的2.5元—3元。在稳定性方面,新能源微网已从过去的间接性断网迭代到24小时不间断运行。“100%的新能源微网已成为现实。”周涛说。
“光储充用协同”将提升配电网灵活性,加速行业绿电部署。目前,分布式光伏与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都对电网构成冲击。未来通过光储充用协同管理,可提升发电与负荷预测的确定性,发挥分布式光伏和可调充电负荷的互补效应,同时提升配网的平衡力,实现电网电力电量就地平衡、就近平衡、跨区域平衡。
“能源社区共享”则描绘了社区之间共享绿电的未来。家庭内安装的光储系统将实现“产销一体化”。随着家庭能源智能管理的普及,发电侧与用电侧智能化的协同,用户的自发自用率与用电体验将得到提升。未来在家庭用电之余,能源将从单个家庭走向社区化聚合,在社区内实现电力共享,实现区域能源的独立管理。社区间的电力也可以参与虚拟电厂的电力交易,实现能量循环,互惠互利。
最后,趋势十“全商业模式灵活适配”为新能源的未来商业模式“留白”。新型储能的商业模式还在不断演化之中,这要求储能系统要有更高的灵活性。周涛表示,未来储能系统应具备灵活的架构设计,在一套硬件配置之上,通过软硬件高度融合,支撑灵活扩容,最终打造一个全商业模式灵活适配的储能系统。
作者:王玉晴